德州5部信用題材微電影接連殺青大眾日報記者 賀瑩瑩
2020-11-17 20:51:52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繼國內首部信用題材電影短片《老楊的盛夏》正式上映,並獲得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獎(一等獎)後,德州市新近拍攝的5部信用題材電影短片近日連續殺青,標誌著德州市信用文化建設呈現加速度態勢,也標誌著德州市打造「全國信用文化高地」進入嶄新階段。
5月份,德州市委宣傳部、德州市文明辦、德州市發改委、德州市文旅局聯合開展了微電影微視頻劇本徵集活動,此次拍攝的5部電影短片均取材於徵集活動中的優秀作品,由德州市發改委分別聯合山東星感覺影業有限公司、山東龍泰影視有限公司拍攝製作。
5部微電影作品無一不是「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生動實踐和展現,如:影片《他是誰》中兩位推銷員以「誘人」的價格讓汽修廠經理產生疑問,在與「假冒偽劣」針鋒相對後,結局卻又出人意料;《回鍋肉》以一位餐廳經理為主角,講述了用料實在、誠信經營帶來的商機;《絕路》介紹的是企業老闆在面臨資金危機時,因為誠實守信而獲得的回報;《買賣人》則運用魔幻藝術手法,虛構出一家「信用租賃」商店,藉此普及信用的重要性;《在路上》講述的是百姓身邊的小故事,以小見大傳遞正能量。
據信用題材系列電影短片總策劃、總製片人、德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高洪玉介紹,這5部微電影作品是為廣泛宣傳10月1日正式實施的《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由德州專門創作拍攝的,以情景劇、故事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信用法規方面,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走在了全省16市前列,這在全國也十分鮮見。我們之所以集中力量創作拍攝一系列信用題材電影短片,主要是想通過充分發揮德州微電影、微視頻的產業優勢,用時下最流行的視覺呈現方式,以更加生動的語言、更加廣闊的視角、更加新穎的方法向全國講好德州信用故事。德州不缺故事,缺少的是發現、發掘、整理、傳播和推廣。同時,信用題材電影短片可助力推進「信用德州」建設,全面提升「信用德州」「文明德州」軟實力,提升全國城市信用評價排名中的位次,進而打造一流的信用環境、營商環境和社會環境。
高洪玉是德州市知名作家,曾先後兼任德州市青聯文學藝術界別委員會副主任、德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說集《狗葬》、系列小說《血性春秋》、報告文學集《雄關漫道》、長篇傳記文學《太氏藥譜》、電視劇本《黃河女兒》、小品劇本《大年初二》《搶鹽》等,作品多次獲獎並被轉載;與尹鐵錚合作有長篇小說《前身與後影》、電視劇本《悠悠寸草心》《走近清平》。電視劇《悠悠寸草心》由著名演員王馥荔主演,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在中央電視臺一臺、八臺和山東電視臺多次播出(2000年),獲得山東省第六屆精品工程獎、德州精品工程特別獎; 小品《大年初二》獲山東省反腐倡廉文藝展演優秀作品獎。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賀瑩瑩 通訊員 張璐璇 報導)
責任編輯: 籍雅文 籤審: 王菁華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