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4日訊(記者 沈吟)2021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浙江第一部政協題材微電影《媽媽的手機》上線,引來不少關注。
新媒體時代,如何創新開展政協宣傳工作,一直是十二屆省政協思考的問題。本屆省政協熱情擁抱網際網路,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創新搭建「同心」系列宣傳平臺,講好政協故事,凝聚社會共識。而拍攝微電影,是省政協主辦的《聯誼報》首次試水。
政協委員為何履職?如何履職?履職有何成果?短片中,媽媽林溪是一位小學老師,也是一位政協委員。繁忙的本職工作和履職活動,讓她常常無法陪伴女兒,引起女兒的不滿。直到在一場關愛留守兒童的「請你來協商」活動中,母女倆不期而遇,女兒才終於明白媽媽為什麼忙、忙出了什麼成果。遠遠地相視一笑,兩人都溼了眼眶……
影片中像「林溪」這樣的政協委員,在浙江有2萬多名。片中林溪的扮演者姜樂樂,正是安吉縣的一名政協委員,今年是她履職的第4個年頭。巧的是,她的本職工作也是教師,平時工作中也經常接觸留守兒童。導演團隊因此很快「相中」了她。
姜樂樂告訴記者,在拍攝過程中,好像就是在演自己。「在林溪身上,我們很多政協委員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做好本職工作,同時還肩負重要責任。」姜樂樂說,這次出演讓她對政協委員的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履好職。
走近委員、走到現場、走進會場、講好故事——這部微電影不長,但12分鐘時間裡,不僅帶著觀眾走近政協委員群體、走近委員履職現場,還將省政協「委員會客廳」「請你來協商」兩大創新平臺元素有機融入,引來眾多點讚。
這背後,離不開拍攝團隊的努力。
「在醞釀這部微電影時,我們就想拍一部短片,獻給忙碌了一年的浙江各級政協委員,展現政協的履職亮點,讓更多的人了解政協和政協委員。」《聯誼報》總編陳江英告訴記者,既要呈現好委員的履職故事,又要體現政協的創新工作,這個劇本數易其稿、反覆打磨,歷時一個多月才定型。
這部微電影凝聚了眾多委員的履職體驗。片中的演員們,都由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本色出演。
短片中的夏委員,就是省政協委員夏賽麗。她長期關心特殊兒童,2019年曾為武義縣新宅鎮中心小學的200多名留守兒童送去校服和文具。在短片中,夏賽麗不僅本色出演,還提供了委員會客廳的場地,拍攝了委員們為關愛留守兒童建言獻策的一幕。
自己演繹自己的故事,片中的一言一行很有代入感,這尤其觸動很多委員的心,省政協委員顏瑤卿就是其中之一。看到片中「手機是你女兒,還是我是你女兒」這句話時,顏瑤卿百感交集。「我也是一名教師委員,我也有一個女兒。」她說,教師工作比較忙碌,加上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真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家人。慶幸先生和女兒非常理解,讓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委員履職上。顏瑤卿還記得,女兒曾在18歲成年禮給家長的信中說的話——「媽媽雖然很少照顧我,但媽媽是我最好的榜樣!」這讓她非常欣慰。
小小的手機,大大的愛,頻繁響起的鈴聲……這部微電影以小見大,展現了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
看完這部浙江政協的「賀歲片」,不少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百感交集。「用新理念、新方式講好政協故事,這是新媒體時代的一次成功嘗試。」省政協委員趙依芳表示。《媽媽的手機》也感動了不少「圈外人」,有學生家長給姜樂樂打來電話說,有機會也想一起為留守兒童群體做些事。
這部短片製作歷時兩個月,安吉縣政協作為聯合出品方,短片中「請你來協商」活動等不少場景取材於當地。安吉縣政協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更是全省各級政協委員的履職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