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教授哈代說,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了天才拉馬努金

2020-10-03 裴多分

受西方思潮的影響,我們總提到一個詞——邏輯。然而有的人思考靠邏輯,有的人偏偏靠直覺,印度近代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短短32年的人生裡,竟然創造出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沒有過程,只有結論,完全憑藉自己對數學的超強直覺。正如他自己所說:

在夢中,娜瑪卡爾女神經常給我啟示。於是早晨醒來,我就能寫下不少數學公式和命題。

拉馬努金是虔誠的婆羅門教信徒,娜瑪卡爾女神是婆羅門教主神毗溼奴的妻子。

拉馬努金

印度有著嚴格的種姓制度,拉馬努金這個姓氏屬於最高階層婆羅門。只是他這個婆羅門早已沒落,不過這並沒有掩蓋他過人的才華。

拉馬努金從小就對數學有著極大的興趣,經常研究一些遠遠超出年齡範圍的數學問題。在老師和同學眼中,他是奇人,也是是怪人。大學期間他更是將全部精力投入數學,嚴重的偏科讓他的數學成績一枝獨秀,而其餘課程卻糟糕透頂,最後他被學校開除了。後來他又進入另外一所大學學習,可「惡習難改」,又被開除了。

為了維持生活,離開學校後的拉馬努金當起了家教。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對數學的熱愛,時常遊走於各大圖書館之間,筆記本上總是寫滿密密麻麻的數字。

轉眼間,拉馬努金22歲了。在家人的安排下,他結婚了。不過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妻子是一位只有9歲的小姑娘。不過這種事在當時的印度,其實很常見,尤其對於婆羅門階層,說得上是一種特權。

拉馬努金的妻子(影視形象)


婚後的拉馬努金多了一份責任,他不得不去找一份更為穩定的工作。可除了數學,他好像什麼別的特長了。最後,好友埃亞爾把他推薦給了一個叫拉奧的有錢人。拉奧跟拉馬努金一樣,也是一個數學謎。拉馬努金超凡的數學天賦讓拉奧欽佩不已,他決定每月發給拉馬努金一筆工資,但他不用幹別的,只要專心研究他的數學就可以了。拉馬努金內心對他充滿了感激,不只在於拉奧對他的重視,更在於對數學的重視。

兩年後,拉馬努金在《印度數學會會刊》上發表的一篇名為「關於伯努利數的一些性質」的論文,讓他正式進入了印度數學界,這也是他人生之中第一篇論文。不過可惜的是,當時印度的數學非常落後,以至於他的很多成果壓根兒沒人看得懂。關鍵時刻,又是好友埃亞爾。他堅定不移地鼓勵拉馬努金把論文寄給英國的數學家,一方面英國的數學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當時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然而事情並非如他所想一帆風順。第一封信石沉大海,第二封信依然杳無音訊,面對這個結果,拉馬努金難掩心中失落。事不過三,他鼓足勇氣寫下第三封信,寄給一位叫哈代的數學家。時間一天天的過,還是沒有什麼動靜,此時的拉馬努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哈代


遠在世界另一頭的哈代確實收到了拉馬努金的來信。面對信裡的120條公式,作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的他,很多也沒看懂。但他以自己敏銳的嗅覺,感受信件內容的不同凡響。因此他去諮詢了自己的老搭檔,數學家李特爾伍德。經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之後,他們發現正如所料,來信之人是一位他們比不了的數學天才。於是,哈代立刻向拉馬努金髮出了邀請。

三一學院牛頓的蘋果樹


收到回信的拉馬努金欣喜若狂,然而現實的難題擋在了他的面前。英國和印度相去萬裡之遙,而當時拉馬努金窮的連紙都買不起,更別說還有家庭等因素,因此他躊躇不已。哈代是一個惜才如金的人,他絕不允許一個不世出的數學天才在自己眼前埋沒。他不遺餘力的勸說拉馬努金,還為他申請到一筆可觀的獎學金。終於,在1914年拉馬努金來到了英國,開啟了自己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段歲月。

在見到了這位夢寐以求的天才後,哈代很快就意識到,坐在他對面的一個非常另類的人。他的另類,一方面來自他對當時歐洲數學的一無所知;另一方面來自他深奧且與眾不同的數學思維。

拉馬努金和哈代(影視形象)


於是哈代充當起了老師的角色,他盡力克服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向拉馬努金耐心地教授著歐洲數學方面的知識。同時,他們又合作從事著一些數學研究。在二人亦師亦友的五年裡,他們共同發表了28篇重要的論文。拉馬努金還因此當選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當時他才31歲,創造了印度的記錄。

可惜天妒英才,正值人生巔峰的拉馬努金患上了肺結核,俗稱癆病。這在當時,無疑是判了死刑。他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思鄉之情也日益迫切。可因為一戰的原因,回鄉之路久久不能成行,他因此抑鬱不堪,甚至試圖自殺。終於,在1919年4月闊別家鄉5年後,拉馬努金踏上了返鄉之路。然而回鄉只一年,他就病逝了,年僅33歲。

病中的拉馬努金(影視形象)

哈代教授曾說:

拉馬努金對代數公式的洞察力,對無窮級數變換的能力,實在是最令人羨慕的。在這方面,我從未見過可以與他旗鼓相當的人,只能拿他和歐拉和雅克比相提並論了……在他自己的領域內,當世無人能敵。

面對拉馬努金的英年早逝,這位伯樂痛心不已。他曾說:

我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了拉馬努金。和他一起共事,是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情。

拉馬努金死後留下了大量沒有證明的公式和命題,許多數學家窮其一生都在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有人還因此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他的很多理論逐漸得到廣泛應用,有的甚至跟黑洞有關,可當時人們根本還沒有發現黑洞。後來印度人把他和聖雄甘地、詩人泰戈爾一道,稱作「印度之子」,並將其誕辰之日定為「印度數學日」。

1991年,在拉馬努金逝世70年後,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羅伯特·卡尼蓋爾撰寫了《知無涯者:拉馬努金傳》,用文字記錄了這位天才短暫而傳奇的一生。

2016年由其改編而成的電影《知無涯者》在英國上映,由印度裔演員戴夫·帕特爾飾演拉馬努金。戴夫·帕特爾還主演過一部我們很熟悉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電影《知無涯者》

相關焦點

  • 哈代一生最得意的事:為中國和印度各培養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由於拉瑪努金這位天才數學家英年早逝,於1920年4月26日就去逝了,華羅庚到劍橋時是1938年,他們這一生是沒機會見面了。哈代發現拉瑪努金完全是一個偶然事件。1913年初的一天,英國數學大師哈代收到了一封奇特的信。信是這樣開頭的:「謹自我介紹如下:我是馬德拉斯港務信託處的一個職員,我未能按常規念完大學的正規課程,但我在開闢自己的路。
  • 拉馬努金:傳奇數學天才,僅憑「直覺」發現了世上最美的數學公式
    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中,拉馬努金髮現自己對於數學有著謎一樣的狂熱,常常沉醉於數學的世界。他當時最大的奢望就是可以完全投入到數學中而不用做其他工作。幾乎從來沒有上過學的他,自學數學,懇請當時數學屆有影響力的印度人給予他輔導和推薦,還成功在印度數學期刊上發表了一些小論文。
  • 哈代:數學家一生是少年
    哈代,圖源:維基百科和作家哈代一樣,數學家哈代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只不過他的故事不需要寫成小說,他自己就像一部小說的主人公:他是儀表堂堂的紳士,也是特立獨行的怪人,他從小就是數學天才,卻考慮過棄理從文,連希爾伯特都直言他是頂級數學家,他卻認為自己最大的貢獻是對其他數學家的幫助。哈代是一個複雜的人嗎?
  • 天才拉馬努金:擁有超強直覺,短短33年的人生,創造出3000多公式
    然而有的人思考靠邏輯,有的人偏偏靠直覺,印度近代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短短32年的人生裡,竟然創造出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沒有過程,只有結論,完全憑藉自己對數學的超強直覺。正如他自己所說:在夢中,娜瑪卡爾女神經常給我啟示。於是早晨醒來,我就能寫下不少數學公式和命題。
  • 天才拉馬努金:擁有超強直覺,短短33年的人生,創造出3000多公式
    面對信裡的120條公式,作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的他,很多也沒看懂。但他以自己敏銳的嗅覺,感受信件內容的不同凡響。因此他去諮詢了自己的老搭檔,數學家李特爾伍德。經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之後,他們發現正如所料,來信之人是一位他們比不了的數學天才。於是,哈代立刻向拉馬努金髮出了邀請。
  • 拉馬努金短暫輝煌的天才人生
    1913年1月28日,36歲的劍橋大學著名教授戈弗雷·哈代收到一封寫於1月16日的書信,作者是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來自印度金奈(舊稱馬德拉斯)的一位26歲的普通會計。他自稱沒有受過大學教育,卻隨信附上了11頁個人數學研究成果,上面寫有120個奇怪公式,卻沒有推導。比如他認為1+2+3+4……+8之和,應該是「- 」。
  • 神一般的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大數學家的小奇遇1913年,一個平凡的冬日清晨,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內,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世界最頂尖的數學家哈代像往常一樣坐在大廳裡邊吃早飯。往常,他的飯桌上都會放著一份泰晤士報,但是今天,在報紙的上面,還擱著一個很大的信封。哈代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發現信的封面貼著印度的郵票,上面寫著「馬德拉斯,1913年1月16日」。
  • 一位印度天才,一生提出3千多公式從不證明,成為黑洞數學開創者
    數學天才拉馬努金,被稱為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數學家,他一生當中僅憑藉自己的直覺,「創造」了無數的數學公式,至今他是如何發現那些數學公式的,仍然是個謎。他自認為是他的女神娜瑪吉利教給他的,與傳統數學需要嚴謹邏輯證明不同,他的數學天馬行空,但是最後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因此很多人懷疑他是穿越者,是變種人。
  • 印度小夥受到女神啟發,從小自學成為數學家,一生成就遠超常人
    他獨立發現了近三千九百個數學公式和命題,他就是拉馬努金,亞洲第一個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印度第一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拉馬努金無疑是史上直覺最強的數學家,這位印度大神習慣直接寫公式,他不需要推導,不需要演算,就在紙上直接寫下數學公式,而且他往往能被證明是正確的。大家都說印度人喜歡開掛,而拉馬努金就是一個數學界的外掛。
  • 印度超級天才拉馬努金,如果沒有早逝,會是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拉馬努金有哪些世界級的貢獻 1913年,就職於劍橋大學的頂尖數學家哈代收到了一封來自印度一位叫做拉馬努金給他的信件,他並不清楚寫這封信的是誰,而信中則列出一大堆已經被證明過公式,哈代本想隨手就丟棄,但當天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仔細的看了這封信的作者的證明過程!
  • 一飯一思丨拉馬努金是怎樣成為數學天才的?
    來源:盒飯財經《知無涯者:拉馬努金傳》展示了拉馬努金這位數學天才的短暫一生。從迷信落後的馬德拉斯小鎮和廟宇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主教宿舍和庭院,在場景的轉換中,作者羅伯特·卡尼格爾引領著讀者重走了拉馬努金從不被理解,到不被接受,最終獲得認可榮歸故裡的經歷。書中著重記錄了拉馬努金和他的「伯樂」英國數學家哈代的交往與合作,為我們再現了那段傳奇的生命。
  • 拉馬努金:與世隔絕的天才給世界留下了什麼遺產
    「在快要去世的那一年裡,他的工作相當於一個偉大數學家一生的工作。」威斯康星大學的理察·阿斯基(Richard Askey)說,他曾與安德魯斯合作,試圖理解拉馬努金的部分工作。「他的成就令人難以置信,」阿斯基博士說,「如果這在一部小說裡,沒人會相信。」
  • 「學渣」中的天才:只活了32歲,卻留下3900個公式
    即便如此,拉馬努金也並未放棄自己對數學事業的熱愛,他在工作之餘,依舊孜孜不倦的進行他的數學研究,他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有一天,有人能夠發現他的數學才華,為他提供一個專心研究數學的良好環境。但是,一個沒有經歷過系統教育的人,僅僅憑藉著天賦二字遠遠不能讓世人看到他的才華。
  • 拉馬努金,給世界留下了璀璨的瑰寶?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在組合學、數論和特殊函數領域發表了30篇論文。在給劍橋大學的哈代寫信時,他正在印度的一家港務局工作。接下來發生的則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一個未經訓練的天才成為了他的時代中最偉大的數學天才之一。在哈代的邀請之下,拉馬努金於1914年3月17日啟航前往英國劍橋,開始了數學史上最迷人的一段合作。
  • 天才數學家證明了神的真實存在
    1913年,一個冬日的清晨,劍橋大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世界最頂尖的數學家哈代像往常一樣坐在大廳裡邊吃早飯,在桌子上擱著一個貼著印度的郵票大信封。上面寫著「馬德拉斯。誰也想像不到,打開信封之後,哈代竟然發現了一個如神般的數學天才。
  • 「開掛」的印度神奇數學家:哪有什麼天才學霸,全都是厚積薄發
    在朋友的推薦下,他認識了拉奧,一個有錢的數學愛好者,他很賞識拉馬努金的數學才能,因此願意每個月給他一些錢,讓他在家專心從事數學研究。有一天一個朋友遇到他,就對他說:「人們稱讚你有數學的天才!」拉馬努金聽了笑了笑:「天才?你看看我的臂肘吧!」他的臂肘的皮膚顯得又黑又厚。
  • 被女神眷顧的拉馬努金,做夢和神溝通的數學家!電影推薦看一遍
    在拉馬努金上中學的時候,家裡來了兩個租客,他們是政府大學的大學生。當時的拉馬努金第一次接觸到數學,就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兩位大學生就成了他最好的數學啟蒙老師。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學高等數學的全部知識。這兩名大學生已經無法教授他更多,於是就給了他一本高等三角學。經過兩年的研究。在13歲的時候拉馬努金不僅全部掌握,而且還發現了更複雜的定理。
  • 主流科學界為何排斥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然而,在印度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未來穿越者」的天才數學家,他的名字叫拉馬努金。儘管他給人類留下了3900多個成果,但他卻被主流科學界所排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作為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數學遺產。他給人類留下了3900多個非常神秘的成果。
  • 主流科學界為何排斥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作者:軍事帥哥一直以來,古今中外的人們都在思考一道前所未有的哲學難題,或者說叫「宇宙難題」:「神」到底存在嗎?對於這一問題,擁有不同認知和思維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一般的科學家認為「神」不存在,部分唯物論哲學家也認為「神」不存在。而宗教卻認為「神」是存在的。然而,在印度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未來穿越者」的天才數學家,他的名字叫拉馬努金。
  • 拉馬努金: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一個被神靈附身的絕世天才
    ,並很快展現出了非凡的數學天賦:11歲時,他已經掌握了住在他家的房客的數學知識,他們是政府大學的學生。1913年,26歲的拉馬努金將自己得出的一部分複雜的定理,分別發給三個劍橋的學術界人士:貝克(H.F.Baker)、霍布森(E.W.Hobson)、哈代(Godfrey Har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