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馬努金,給世界留下了璀璨的瑰寶?

2020-12-04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

我沒有遵循大學裡的常規課程,但我正在為自己開闢一條新的道路。1913年1月,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在一封信中,向備受尊敬的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這樣介紹自己。拉馬努金於1887年出生在一個距離馬德拉斯(現在的金奈)約400公裡的小村莊裡,很早的時候,他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15歲時,他已經常能解決一些遠遠超出同齡人正試圖處理的數學問題。例如,他發明了自己獨有的求解四次方程的方法,甚至嘗試過求解五次方程(當然結果雖然失敗了,因為一般五次方程是不可解的)。拉馬努金忽視了數學以外的所有其他學科,他從未上過大學,只能獨自一人在貧困中繼續鑽研數學。

拉馬努金在32歲的時候去世,並留下了三本寫滿了公式的筆記本。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在組合學、數論和特殊函數領域發表了30篇論文。在給劍橋大學的哈代寫信時,他正在印度的一家港務局工作。接下來發生的則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一個未經訓練的天才成為了他的時代中最偉大的數學天才之一。

在哈代的邀請之下,拉馬努金於1914年3月17日啟航前往英國劍橋,開始了數學史上最迷人的一段合作。數學家(也是一部關於拉馬努金的電影《知無涯者》的顧問兼副製片人)Ken Ono說:「拉馬努金是可能性的榜樣。(他的故事證明)你可以從極其困難的條件或環境中走出來,成為一個重要的人。但他需要幫助,他需要哈代。而哈代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導師,他是個脾氣乖戾的人,他不喜歡別人。但在他的幫助下,這一切發生了。」

電影《知無涯者》講述了拉馬努金和哈代之間的故事。拉馬努金在抵達劍橋後,他和哈代一起研究了一系列的數學問題。起初,由於拉馬努金並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訓練,因此他有著一套其他數學家從未見過的數學寫作方法。在劍橋期間,拉馬努金很快學習了很多正規的數學,從一個業餘愛好者到寫出了世界級的數學論文。

Ono說:「拉馬努金沒有使用世界上其他人都在用的符號。剛到英國時,他對現代數學一無所知,總是在犯錯。很快,在一兩年內,他就接受了正式的訓練。他很聰明,所以能很快趕上來。他在英國寫的論文,按各種專業標準來看,都是世界級的論文。這也證明了他是多麼有天賦。」

在拉馬努金與哈代合寫的論文中,其中有一篇震驚了整個數學界,這篇論文為困擾了數學家幾個世紀的整數分拆,提供了一種可靠的計算方法。正是因為這篇論文,拉馬努金才被提名為皇家學會會員。(對於任何科學家來說,能夠當選皇家學會會員都是至高的榮譽。)當時,一些偉大的數學家都籤署了他的提名,包括J. E. LittlewoodAlfred Whitehead、哈代以及很多其他人。1918年5月2日,年僅30歲的拉馬努金被評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之一。

拉馬努金被提名為皇家學會會員的證明。分拆數的概念非常簡單。你可以把任何自然數寫成自然數之和。例如,3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寫成自然數之和:

數字4可以用五種不同的方式寫成自然數之和:

分拆數P(n)是數字n可被寫成自然數之和的方式的數量(不考慮它們相加的順序)。正如我們剛才看到的:P(3)=3,P(4)=5。

看起來,將一個數字n寫成自然數之和,然後再數一數共有多少種方式,似乎是很簡單的事。但事實上,隨著n的變大,情況很快就無法掌控。也許你可以自己算出 P(5)=7,P(6) =11,但是再往下,你很快就會用光所有的草稿紙。下面的表格顯示了直到 P(10)=42 的分拆數,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大了。

可以看出,隨著n從1增加到10,分拆數P(n)隨n的增加呈指數增長。

這使數學家們不禁想知道,是否存在一種無需將每一種n寫成自然數之和的方式都一一列舉,就能計算分拆數P(n)的方法。在研究這個問題時,哈代、拉馬努金與被譽為「人類計算器」的Percy MacMahon一起工作,MacMahon計算了許多數字的分拆數的表格。

儘管乍看之下,這些表格似乎毫無規律和道理,但拉馬努金注意到了其中的有趣模式。他發現並證明了,對4、9、14… 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為n=5k+4的數字,它們的分拆數總是能被5整除。類似地,任何形式為n=7k+5的數字的分拆數都能被7整除;任何形式為n=11k+6的數字的分拆數都能被11整除。現在,這些模式被稱為拉馬努金同餘式(Ramanujan's congruences)。

幫助拉馬努金獲得皇家學會獎學金的是他與哈代共同發現的分拆數的漸近式。這個公式不能給出分拆數P(n)的精確值,但是非常接近。隨著n增大,P(n)和漸近式之間的差異會變得任意小。這個公式是:

哈代和拉馬努金將公式右邊給出的w(n)值與MacMahon計算出的P(n)值進行比較:

從結果看來這個公式是與預期相符的。Ono說:「它適用於所有的n,你只需要將n代入公式就能得到答案。能找出這樣一條捷徑使得我們無需再一個個數的人,必定是極致聰明的。」Ono說:「當時,這被認為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我相當肯定的是,正是這個公式很大程度地決定了他的當選。但毫無疑問,這個公式現在只是拉馬努金的數學遺產的很小一部分。」

這份數學遺產確實值得驚嘆:與拉馬努金的工作相關的有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物理,當然還有數學等各個領域。Ono表示,拉馬努金的公式掀開了一些他自己無法構建出的理論的一角。那是些不被需要的理論——直到被人們需要。例如,一些關於黑洞的研究就用到了拉馬努金的一些數學。但拉馬努金在世時,人們甚至不知道黑洞的存在。但他已經發展了一些最初的可以用來解釋黑洞性質的公式。令人驚嘆的是,類似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比如,拉馬努金的工作還影響了弦理論、月光、拓撲不變量的發展等等)。

Ono說他不是一個輕易使用「天才」這個詞的人,但他認為拉馬努金就是一個天才:「如果你寫下一些你認為美麗而重要的公式,直到幾十年後才有人知道這些公式為什麼重要 …… 這是相當精神性的東西。」

2018年10月15-16日,皇家學會在倫敦舉辦了一場科學研討會,以紀念拉馬努金當選學會會員100周年。他們邀請了眾多傑出的科學家來介紹拉馬努金的數學成就,以及這些結果對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數學和物理等許多領域的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烏鴉少年/原理/principia1687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拉馬努金:與世隔絕的天才給世界留下了什麼遺產
    自從拉馬努金1887年在印度南部庫姆巴科納姆的一座小城中誕生,時間已經過去了100年(編註:該文發表於1987年)。在他去世32年後,人們發現了他留下的一份奇特而原創的遺產:寫在三本筆記本和一些草稿紙上的大約4000條公式。拉馬努金數學筆記中的兩頁拉馬努金在數學方面的能力與獨創性,有些在他生前便為人所了解。
  • 給人類留下3900多個成果!主流科學界為何排斥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然而,在印度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未來穿越者」的天才數學家,他的名字叫拉馬努金。儘管他給人類留下了3900多個成果,但他卻被主流科學界所排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作為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數學遺產。他給人類留下了3900多個非常神秘的成果。
  • 給人類留下3900多個成果!主流科學界為何排斥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然而,在印度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未來穿越者」的天才數學家,他的名字叫拉馬努金。儘管他給人類留下了3900多個成果,但他卻被主流科學界所排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作為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數學遺產。他給人類留下了3900多個非常神秘的成果。到了1997年,拉馬努金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數據在天文學、AI人工智慧、量子物理、計算機科學、密碼學等很多領域廣泛運用,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拉馬努金所在的20世紀一二十年代,這些領域是非常超前的科學理念,當時的人們聞所未聞。
  • 印度拉馬努金:32年短暫生命,留下3900個公式,「遺產」深不可測
    沒有人知道他一天天對著那些數字進行研究是什麼感受,也不想走進他的世界。這時肯定有人著急了:這樣上進又努力的孩子,為什麼要叫人家學渣呢?明明就是學習中的"戰鬥機"呀。嗯,如果拉馬努金的課程只有一門數學,那他確實是學霸當中的"戰鬥機",可人家不是還有其他功課嗎?至於其他功課對拉馬努金意味著什麼,那就不是一般的痛苦了。
  • 印度拉馬努金:32年短暫生命,留下3900個公式,「遺產」深不可測
    我們不會理解,當拉馬努金想這些枯燥的數字公式時,是不是會感覺到肚子餓呢?沒有人知道他一天天對著那些數字進行研究是什麼感受,也不想走進他的世界。這時肯定有人著急了:這樣上進又努力的孩子,為什麼要叫人家學渣呢?明明就是學習中的&34;呀。嗯,如果拉馬努金的課程只有一門數學,那他確實是學霸當中的&34;,可人家不是還有其他功課嗎?
  • 印度鬼才拉馬努金,10歲才開始上學,活到32歲留下3000條公式
    若是沒了解過數學,那麼大部分中國人對拉馬努金是陌生的,但很多人應該聽過一個名字華羅庚,他是中國著名數學家之一,在人類數學史上也留下不少輝煌,華羅庚與哈代學自同一老師,按輩分來說,華羅庚應該是哈代的師弟。
  • 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一)
    這些都是確實無疑的困難,但是我想我們會發現其中有些難處不像看起來那麼可怕,而就我來說,最大的困難與拉馬努金數學生涯的明顯悖謬無關。我的真正困難在於,某種意義上,拉馬努金是我的發現。我沒有發明他——像一切偉人一樣,他發明了自己——但在有幸看到他的某些工作的人中,我是第一個夠資格的人。我立刻就看出我發現了一塊怎樣的瑰寶,至今回想此事,我仍對自己感到非常滿意。
  • 印度鬼才拉馬努金,10歲才開始上學,活了32歲留下上千條公式
    了解數學的對拉馬努金是不會陌生的,有很多人認為拉馬努金有這麼高的天賦,肯定是家庭條件很好,小時候就受數學方面的知識薰陶,但恰恰相反,從小家庭條件就很差。七歲的時候,是拉馬努金第一次接觸與數學有關知識,自此他就迷上數學這一課。也是因為家庭生活的拮据,拉馬努金到十歲才去上學,在他十一歲的時候他從家裡房客那學完了大學的數學知識。
  • 印度天才——拉馬努金
    這正好符合拉馬努金的胃口,他把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而且還對其中一些進行推廣。這花去了他大約5年的時間,留下了幾百頁的數學筆記。他證明了其中的一些方程,而以後他研究的基礎卻受益於這本書。拉馬努金在貢伯戈納姆讀高中,畢業時各項成績突出,被校長形容為「用滿分也不足以說明他如此出色」。
  • 拉馬努金: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一個被神靈附身的絕世天才
    ,尤其是他留下的數千條未經證明的公式,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數學家們。從此拉馬努金一發不可收拾。該書收錄了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的五千多個方程,但並沒有給出詳細的證明。這反而激起了拉馬努金對數學的狂熱之心,他將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用自己的方法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花了整整5年,留下了長達幾百頁的運算手稿與筆記。
  • 拉馬努金: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一個被神靈附身的絕世天才
    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1887-1920 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散發出了無與倫比的燦爛光輝,尤其是他留下的數千條未經證明的公式 從此拉馬努金一發不可收拾。 該書收錄了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的五千多個方程,但並沒有給出詳細的證明。 這反而激起了拉馬努金對數學的狂熱之心,他將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用自己的方法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花了整整5年,留下了長達幾百頁的運算手稿與筆記。
  • 拉馬努金這個傢伙真的不是民科
    於是拉馬努金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數學家說了句「呵呵」。科技樹的不匹配,先發明的弦論研究工具,然後科學界才發明弦論。他沒受過正規的高等數學教育,沉迷數論,尤愛牽涉π、質數等數學常數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數分拆。慣以直覺(或者是跳步)導出公式,不喜作證明(事後往往證明他是對的)。他留下的那些沒有證明的公式,引發了後來的大量研究。
  • 神級數學家拉馬努金,靈感竟來源於夢境
    而這一年,拉馬努金已經去世95年了。1887年12月22日這天,拉馬努金出生於印度一個沒落的婆羅門家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卻從小就對數學顯示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機緣巧合之下拉馬努金遇到了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一個貴人——印度數學協會的創始人耶爾。耶爾為拉馬努金安排了稅務部門工作的機會,這讓拉馬努金第一次可以填飽肚子研究數學。這期間,拉馬努金的數學成就斐然,提出了包括無窮級數在內的多個公式和定律。後來在耶爾的幫助下,拉馬努金結識了其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數學家並與其共事了多年。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格佛雷哈代。
  • 一個證明「神」真正存在的阿「三哥」——數學家「拉馬努金」
    今天我們來聊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偉大數學家,拉馬努金。拉馬努金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數學家,是因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多達三千九百個非常神秘的數學公式及命題。這些公式及命題一度就像是一個未被發掘的神秘寶藏一樣,被塵封在拉馬努金的筆記中。
  • 印度著名數學家拉馬努金因偏科曾被多次開除
    15歲的時候,拉馬努金得到了一本書,英國數學家卡爾的《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概要》。這本書裡包含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的5000多個方程,拉馬努金得到了自己的寶藏,他開始研究這些方程式,並且自己進行證明和推廣。
  • 最神秘的數學家拉馬努金你認識嗎?一個信仰神的無神論者(上)
    你聽過拉馬努金嗎?今天想要和大家介紹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偉大數學家—拉馬努金。他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數學家,是因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多達三千九百多個非常神秘的數學公式及命題。
  • 拉馬努金:傳奇數學天才,僅憑「直覺」發現了世上最美的數學公式
    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中,拉馬努金髮現自己對於數學有著謎一樣的狂熱,常常沉醉於數學的世界。他當時最大的奢望就是可以完全投入到數學中而不用做其他工作。幾乎從來沒有上過學的他,自學數學,懇請當時數學屆有影響力的印度人給予他輔導和推薦,還成功在印度數學期刊上發表了一些小論文。
  • 神一般的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大數學家的小奇遇1913年,一個平凡的冬日清晨,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內,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世界最頂尖的數學家哈代像往常一樣坐在大廳裡邊吃早飯。往常,他的飯桌上都會放著一份泰晤士報,但是今天,在報紙的上面,還擱著一個很大的信封。哈代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發現信的封面貼著印度的郵票,上面寫著「馬德拉斯,1913年1月16日」。
  • 拉馬努金憑靈感寫公式!稱夢中女神啟示!
    天才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試圖發現天才的秘密,或者說發現他過人的本領,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奮鬥目標。那麼頂級數學家的世界又是怎樣的?今天要介紹的是出生在印度的拉馬努金,他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高等數學教育,但沉迷數論,尤其喜愛整數拆分和質數等數學常數求和。
  • 印度超級天才拉馬努金,如果沒有早逝,會是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在世界數學史上有一位近乎天才級別的印度數學家,但又英年早逝讓數學界扼腕嘆息,大家肯定猜到了,這就是被印度稱為一千年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 這一仔細差點改變了世界,信中陳述了作者對素數分布的研究,並列出了120多條公式,儘管大部分已經被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