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一個地方在新造車船、道路、橋梁、大型建築物落成暨展覽會開幕式,都要舉行隆重的「剪彩」儀式。剪彩起源於何時,又因何而得名?這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剪彩起源於西歐。古時候,西歐的造船業比較發達,當一艘新船下水時,往往要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了防止人們擠向船體而發生意外,組織者就用繩索設置以隔開人群和船體的距離。當新船下水就緒後,組織者便剪斷換成了彩帶,就給他起了「剪彩」的名稱。
另一說法:剪彩起源於美國。這是有一件意外的事情引起的。據說,1912年的一天,美國一家大百貨商場準備開業,老闆為討個吉利,一大早便把大門打開,並在門前系一條布帶,以便引起人們的注意。不巧在正式開門前,老闆10歲的小女兒牽著哈巴狗出店的時候,無意中碰斷了布帶,顧客便蜂擁而入,爭相購貨,買賣甚是興隆,過了些時候。
這個老闆又開了一家新商店,同樣讓他小孩把帶子碰斷,也招來了好生意。於是,人們認為這種做法能交好運。便都來效仿,後來,人們用彩帶代替了布帶,用剪刀剪開彩帶代替了小孩碰斷布帶。久而久之,剪彩的習俗一直延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