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囊括全球目前所有已知生物的「生命大百科全書」已經著手編撰。幾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將於明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宣布這項宏偉計劃,並展示部分已經製作好的網頁。
3億頁面
這個名為「生命大百科全書」的開創性工程將由哈佛大學、美國史密森協會、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澳大利亞生物地圖社等多個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領導。
其基本構想是設立「生命大百科全書網站」,搜集全球已知180萬種生物物種的信息。網站將免費開放。每個物種將包含基本描述、圖片、分布圖、聲音、視頻、業餘愛好者觀測,另有全部基因圖譜、相關專業論文的連結,組成一個多媒體的資料庫。建成後的「生命大百科全書」將包含3億個頁面,如果首尾相連,長度達8.3萬多公裡,可繞地球2圈。整個編撰工程將耗時10年。
互動設計
「生命大百科全書」網站的內容可以由讀者調整。該計劃的執行理事詹姆斯·愛德華茲說,「生命大百科全書」就像一個互動式的動物園。作為一個開放性的網站,「生命大百科全書」鼓勵普通人也參與到編撰過程中來,從而變被動的角色為積極的參與者。普通人最基本的參與方式是可以為某一個物種添加自己的觀測視頻、錄製的叫聲等資料。這些添加的資料和說明將由專家進行編輯和修改。普通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站向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提供他們的線索和資料。
夢想成真
彙編全球所有已知物種是生物學家們的一個夢想。科學家曾試圖做一個簡單的全球已知生物的列表。但由於工作量浩繁、耗資巨大而失敗。而「生命大百科全書」因為網絡科技的發展而變得可能。它將利用類似於谷歌所用的搜索技術,搜尋網上相關資料,「粉碎」後由專家按「生命大百科全書」的要求重新編排。駐美記者沈月明(本報洛杉磯5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