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版「生命大百科全書」投入編撰

2020-11-28 搜狐網

  一部囊括全球目前所有已知生物的「生命大百科全書」已經著手編撰。幾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將於明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宣布這項宏偉計劃,並展示部分已經製作好的網頁。

  3億頁面

  這個名為「生命大百科全書」的開創性工程將由哈佛大學、美國史密森協會、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澳大利亞生物地圖社等多個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領導。

其基本構想是設立「生命大百科全書網站」,搜集全球已知180萬種生物物種的信息。網站將免費開放。每個物種將包含基本描述、圖片、分布圖、聲音、視頻、業餘愛好者觀測,另有全部基因圖譜、相關專業論文的連結,組成一個多媒體的資料庫。建成後的「生命大百科全書」將包含3億個頁面,如果首尾相連,長度達8.3萬多公裡,可繞地球2圈。整個編撰工程將耗時10年。

  互動設計

  「生命大百科全書」網站的內容可以由讀者調整。該計劃的執行理事詹姆斯·愛德華茲說,「生命大百科全書」就像一個互動式的動物園。作為一個開放性的網站,「生命大百科全書」鼓勵普通人也參與到編撰過程中來,從而變被動的角色為積極的參與者。普通人最基本的參與方式是可以為某一個物種添加自己的觀測視頻、錄製的叫聲等資料。這些添加的資料和說明將由專家進行編輯和修改。普通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站向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提供他們的線索和資料。

  夢想成真

  彙編全球所有已知物種是生物學家們的一個夢想。科學家曾試圖做一個簡單的全球已知生物的列表。但由於工作量浩繁、耗資巨大而失敗。而「生命大百科全書」因為網絡科技的發展而變得可能。它將利用類似於谷歌所用的搜索技術,搜尋網上相關資料,「粉碎」後由專家按「生命大百科全書」的要求重新編排。駐美記者沈月明(本報洛杉磯5月8日電)

相關焦點

  • 網絡版生命大百科全書投入編撰
    囊括全球所有已知物種 鼓勵讀者添加資料說明  一部囊括全球目前所有已知生物的「生命大百科全書」已經著手編撰。幾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將於明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宣布這項宏偉計劃,並展示部分已經製作好的網頁。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科學技術史卷編撰全面啟動
    此次會議主要有兩項議題:一是全面啟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科學技術史卷編撰項目;二是召開第一次編委會工作會議,討論部署科學技術史卷編撰工作。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龔莉出席會議,並作《新時代、新百科》的主題發言,回顧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第二版的編撰歷程,闡釋第三版的編撰目的、重要意義以及總體設計等。
  • 《中國大百科全書》網絡版亦將「有如蒼穹」
    2011年11月,由國務院立項,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承擔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編纂工作正式啟動。與前兩版不同的是,為了應對數字時代的挑戰,第三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將同時編輯網絡版和紙質版,網絡版將先於紙質版面世,紙質版擬待各學科捲成熟完善後,再正式出版。由純紙版向網紙互補形態的編纂出版轉變,標誌著《中國大百科全書》迎來重大歷史轉折。
  • 從《不列顛百科全書》到《中國大百科全書》
    二、我對「百科全書」的認識    雖然我投入百科全書工作已有十餘年,但我對編纂百科全書,所知仍然甚少,認識仍然膚淺。過去我雖然做過幾十年的編輯,但我沒有做過百科全書的編輯。不過我和《中國大百科全書》還是緣分不淺。《中國大百科全書》(二版)在立項之前,我和百科社的有關同志到國務院秘書局去商量立項的事,這是第一次。
  • 官方版維基百科:《中國大百科全書》計劃明年上線
    PingWest 品玩 5 月 2 日報導,《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出版項目,兩萬多名來自全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正在參與它的編撰工作。同時《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網絡版計劃在明年上線。《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首期目標位 30 萬餘條內容,每條約 1000 字,是《大英百科全書》的兩倍,規模堪比中文版維基百科。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40周年:百年夢想一部書
    至此,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成為舉全國之力、動員知識界廣泛參與的國家級文化工程。據統計,在歷時15年的第一版編纂過程中,參加撰稿的作者達2萬餘人,編輯人員超過1000人。中國科學院84%的學部委員,社會科學領域眾多的學科帶頭人,各領域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都參加了該書的編撰工作。15年裡,中央在資金極為緊張的情況下投入了8000多萬元用於這項文化工程。
  • 楊牧之 |從《不列顛百科全書》到《中國大百科全書》
    二、我對「百科全書」的認識雖然我投入百科全書工作已有十餘年,但我對編纂百科全書,所知仍然甚少,認識仍然膚淺。過去我雖然做過幾十年的編輯,但我沒有做過百科全書的編輯。不過我和《中國大百科全書》還是緣分不淺。《中國大百科全書》(二版)在立項之前,我和百科社的有關同志到國務院秘書局去商量立項的事,這是第一次。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理工學科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
    4月11日上午,《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理工學科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總編委會副主任、化學主編白春禮,《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總主編楊牧之出席,40多位學科主編、副主編、分支主編、學科秘書等專家學者參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副總主編劉國輝主持座談會。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理工學科工作座談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院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總編委會副主任、化學主編白春禮,《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總主編楊牧之,40多位學科主編、副主編、分支主編、學科秘書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副總主編劉國輝主持會議。
  • 你知道《中國大百科全書》這座知識寶庫是如何誕生的嗎?
    為此,專門成立了由著名科學家、學術大家等組成的總編輯委員會,並動員、協調全國學術界、各部委和各高校的力量,同時,還成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及上海分社,專職承擔《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纂出版工作。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纂過程中,鄧小平同志親自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題寫社名,親自審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一些重要條目。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這部書裡,你想知道的知識都有
    視覺中國 圖  近日,有媒體報導,《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將會採用在線百科的形式於明年上線。一直以來,百科全書都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大學」,它的歷史就是人類掌握和積累知識的歷史,也是把已有的知識系統地寫進書本的歷史,這條歷史長河已經流淌了2300多年。而今,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百科全書也在數字出版的浪潮中求新求變。
  • 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國內首部會動的動物百科
    《中國兒童動物百科》  2014年5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國內第一部會  《中國兒童動物百科》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全力打造的一本會「動」的百科書,這不僅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一次大膽嘗試,也是國內第一本可以掃的百科全書。書中大量珍貴的獨家視頻,全部精選自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熱播20餘年的國外引進紀錄片鑽石品牌欄目《傳奇》。
  • 為何網絡版的風險分析軟體更受當今客戶青睞?
    網絡版軟體VS單機版軟體目前企業使用的安全風險分析軟體有兩種——單機版和網絡版。從目前的市場反響來看,相比於傳統的單機版安全風險分析軟體,網絡版安全風險分析軟體因其維護、升級便捷,投入成本較小、數據安全、實時傳輸、支持協同辦公等特性,更受當今客戶青睞。
  • 水利部全面啟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纂工作
    近日,水利部在京召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委會第一次會議,全面啟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纂工作。水利部部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水利學科編委會主任陳雷主持會議並講話。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海洋卷編委會專家審稿會召開
    編委會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編委會副主編、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編委會副主編、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孫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三版內容中心主任徐世新等出席會議。編委會常務副主編、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院長管長龍主持會議。  管華詩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標杆。
  • 《捕魚達人網絡版》王炮戰船乘風破浪
    捕魚達人網絡版《深海狩獵》全新推出終極深海武器,王炮戰船全副武裝,帶你乘風破浪,馳騁深海!一起來看看神秘深海武器吧!從外形到功能都相當霸氣的戰船  戰船配金屬海王大炮是不是夠威武霸氣的吧?不再是固定單一的炮臺,有了「蝙蝠戰船」和「紅色戰艦」, 捕魚達人們可以追隨魚群的動向「四海為家」啦!
  • Softmax經典之作《創世紀傳》開發網絡版
    9月10日,Softmax公司的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正在把旗下經典之作《創世紀傳》開發成網絡版。網絡版《創世紀傳》計劃在明年年末進行內測。 今年5月,Softmax獲得了遊戲中心文化產業專門公司的4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236萬元)的投資後,把網絡版《創世紀傳》開發項目命名為《Code G》,並在開發中。
  • 捕魚達人IOS網絡版 海島通關大揭密
    捕魚達人IOS網絡版 海島通關大揭密 2012-04-25 10:05 | 作者:SORA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生態學卷第四次編委會會議在京召開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生態學卷第四次編委會會議在京召開 2018-02-06 植物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1月31日,《中國大百科全書
  • 林超地理博物館(網絡版)2013年學術年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2013年12月26日,由中國地理學會、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林超地理博物館(網絡版)2013年學術年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召開。會議參加人員包括中國科學院童慶禧院士、劉昌明院士、郭華東院士、傅伯傑院士,北京大學劉闖教授、王恩湧教授、秦其明教授等領導和專家100餘人應邀出席。大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