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2020年7月31日,我國傳出一個好消息,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啟動,中國向全世界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目前,全球共有著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我國的北鬥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美國的GPS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由於經費或者技術實力等原因,導致其都無法為全球提供服務。
但我國的北鬥系統,在成功運行之後,就成為了繼美國的GPS系統後能夠為全球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但是顯然,我國的北鬥系統擁有著很大的後發優勢。
在北鬥系統宣布成功後,引來外國媒體的紛紛報導,英國《每日郵報》讚嘆道,北鬥系統是一項「非凡壯舉」,是中國為減少對外國技術依賴採取的舉措。俄羅斯《獨立報》也評論稱,在導航領域,中國今後不會再依賴美國,美國的導航技術也將不再是世界的「唯一」。誇讚的聲音是數不勝數,不過,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據環球時報8月1日報導,印度《印度斯坦時報》發表了評論:文章先是誇中國已經躋身空基(導航)系統的精英之列。但隨後,文章話鋒一轉,稱中國北鬥系統的正式開通,是在向美國的GPS發起挑戰。
一些美國媒體也是表示贊同《印度斯坦時報》的看法:北鬥或將最終與其他的導航系統開展競爭。
眾所周知,我國一直主張的是和平利用外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不過是更好的服務全人類。而對於某些媒體的說法,純粹就有點杞人憂天了。
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做出了回應。
7月31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了中方立場:「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宇宙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