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民有望上網查看PM2.5濃度值

2020-12-05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3月27日消息:「這個智能發布系統有空氣品質日報、預報功能,到時市民有望坐在家中就可以上網查看自己所在地的PM2.5濃度值,並且進行有效防範。」昨日,我市召開了ARRORA環境空氣品質智能發布系統研討會。會上,技術人員向人們展示了比利時、北京以及揚州三地合作研發的環境空氣品質智能發布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準確地實時監測揚州空氣品質狀況,做到空氣品質日報、預報。

比利時、北京、揚州三地合作智能發布系統,市民有望上網查看居住地空氣品質

去年12月,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公布其PM2.5的監測數據,其數據與環保部門發布的大氣質量檢測數據以及評價方法存在差異,引起社會極大反響。對公眾來說,PM2.5這樣一個專業術語突然闖入大家的視野,公眾開始質疑常規媒體播報的空氣品質數據,並通過各種渠道挖掘信息。

為了滿足市民對PM2.5的知情權,比利時法蘭德斯技術研究院、北京立博威拓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與揚州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AURORA環境空氣品質智能發布系統。

研討會上,技術人員蔣慧實際操作演示了這一智能發布系統,經介紹,今後當系統正式運行時,市民就可按照這些步驟,不用出門就可以上網查看自己居住地或者任何地點的空氣品質。

據蔣慧介紹,空氣品質日報系統是與揚州市監測站的自動監測系統資料庫相連的,通過實時讀取在線監測設備的數據,得到區域的汙染物濃度分布。「就拿今天為例,市民想知道幾點的空氣品質都可以。」蔣慧一邊作業系統一邊講解,由於這一智能發布系統採用了GIS系統,與谷歌地圖相結合,市民可以通過相應的功能條對結果顯示進行放大與縮小。當公眾對空氣品質日報結果進行瀏覽時,只需要放大到一定比例,就能針對其感興趣的區域,通過單擊滑鼠得到相應的汙染物濃度值,同時系統還會顯示這個區域在當時的所有濃度值曲線圖,通過對照相應的健康提示信息,指導市民的日常出行及生產生活。

【三問智能發布系統】系統有空氣品質日報和預報功能,多年監測顯示:揚州首要汙染物為PM10

一問:智能發布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蔣慧告訴記者,在這個項目中,研發單位主要針對兩個方面進行研究:空氣品質日報和空氣品質預報。在現有的空氣品質信息發布系統中,空氣品質日報使用的是獨立監測點數據,反映的是監測點所在位置的空氣品質狀況。「有限的監測點位數據只能代表有限區域的空氣品質。」蔣慧告訴記者,他們使用合理的數值計算模型,根據有限監測點的數據進行插值得到整個區域的汙染物濃度分布狀況,這在利用監測數據以及對監測數據的解讀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

二問:如何做到預報空氣品質像預報天氣一樣?

據蔣慧介紹,現有的預報技術主要是根據近期監測到的實際汙染數據,採用氣象預報得到的氣象數據,代入相對簡單的公式計算得到。「主要還是考慮趨勢以及氣象的影響,沒有考慮汙染源配方等相應因素。」蔣慧表示,智能發布系統預報模型採用中尺度的氣象數值預報模型,通過核心模板計算後得到未來幾天的空氣品質狀況。

三問:揚州目前哪種空氣汙染物比較多?

蔣慧利用智能發布系統調出了昨日的空氣品質狀況,從監測數據來看,昨天主導風向是南北方向,上午SO2從東往西逐漸移出揚州,但是下午SO2又慢慢呈增加狀態。

「我市早上的時候,PM10出現了峰值狀。」蔣慧表示,揚州地區每年4、5月份可能會受到北方沙塵暴的影響,每年6月到10月還可能出現燃燒秸稈的現象,根據多年的監測結果發現,揚州地區的首要汙染物為PM10。

蔣慧告訴記者,針對PM10,智能發布系統模擬結果和實際監測結果十分符合,因此,利用這一系統,當市民提前得知哪些地方汙染較重,就可以有預見性的進行防範,並且查看這一信息也不需費力。

【記者探訪】PM2.5怎麼監測?怎樣防護?

一問:PM2.5是怎樣監測出來的?

距離公布PM2.5監測值還有幾天時間,揚州將上交一個監測點的監測數據,到底監測點是如何運作,對PM2.5進行「抓捕」的呢?昨天下午,記者帶著很多市民的疑問,來到了市環保局,諮詢了市大氣自動監測室主任謝揚。

據謝揚介紹,揚州提交給省環保廳的數據是由揚州監測站監測所得,PM2.5監測儀器主要起作用的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切割頭,另一個是稱重器。

「相比而言,最重要的要屬切割頭。」謝揚告訴記者,監測儀器首先對外進行抽取空氣,切割頭將體積大於2.5的微粒「切」除,將小於2.5的微粒留下,落在儀器內的一張膜上。然後,儀器將這一過程反覆進行多次,這張膜上的PM2.5將會順著管子落到儀器底端的一個稱重器上,進行稱重。

謝揚表示,其實PM2.5和PM10監測的區別並不大,主要是切割頭不同,「PM2.5的切割頭是"切"走體積大於2.5的微粒,而PM10的切割頭是"切"走體積大於10的微粒」。

二問:PM2.5監測數值如何讀?

還有幾天,省環保廳官網將公布17個城市的PM2.5監測數據,每個城市出具的數據是否達標,是否超標,市民該如何讀這一「簡單」的數字呢?謝揚告訴記者,當市民在省環保廳官網上看到城市PM2.5數據時,可以到環保部官方網站下載最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對其中的國家二類標準給出的數據進行對比,只要PM2.5實際值比標準值高,就說明這個城市的PM2.5值超標了。

記者按照謝揚的指點,從環保部官網下載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在環境空氣汙染物基本項目濃度限值表格中看見,二氧化硫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二級為150,二氧化氮為80,一氧化碳為4,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為160,PM10為150,PM2.5為75。

三問:數值達到多少就是沙塵天氣?

當PM2.5數值達到多少時,揚州會形成沙塵暴天氣呢?謝揚糾正了這一說法,據他介紹,上周五揚州的空氣品質為「優」,而周六突然變成「良」,並且數據跨度比較大。這是不是受到沙塵暴影響?謝揚表示,通過對氣象的比對,可以判斷,沙塵量根本不至於讓空氣變得汙染。

四問:PM2.5高峰值時,市民怎樣防護?

最後,記者向謝揚請教,如果揚城的空氣中PM2.5值較高,市民該準備什麼防護措施才能自我保護。謝揚表示,市面上出售的任何一款口罩都抵擋不了PM2.5的「侵入」,「有專門的口罩可以抵擋住PM2.5,但是我不建議市民購買,因為價格十分高昂」。謝揚表示,如果城市空氣中PM2.5值較高,市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出門,呆在家中,因為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防護措施。

因此,當PM2.5監控數據較高或空氣品質較差的時候,市民應儘量減少在空氣品質較差的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在室內儘量關閉門窗,外出可以戴口罩,平時還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

【有此一說】植樹養花種草有助降低PM2.5

種樹對於降低PM2.5是否有用呢?有關專家表示,種樹有助於降低PM2.5,因為樹是有吸塵作用的。

那麼,樹木對減少PM2.5濃度的效果如何?據了解,去年,北京大學醫學部潘小川教授曾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招商局就PM2.5濃度進行10天監測評價。檢測結果顯示,森林公園PM2.5均值只有28g/m3,而招商局均值達174g/m3。數值出現如此大的差距,森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專家指出,當室內空氣中氧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釐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可以說,負氧離子具備主動出擊捕捉「PM2.5」的能力,而森林就是負氧離子的製造者。除了吸納灰塵,樹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同時產生氧氣、增加空氣溼度。

【有此疑問】9到11樓PM2.5密度最大?

近日,來自高校和社會的十餘名志願者走進武昌紫陽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參觀。在2月29日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公布後,這裡作為我市9個「國控點」之一,已經開始PM2.5監測工作。

有志願者問:「微博上把9到11樓稱作"黑色樓層",因為在這個高度上,PM2.5顆粒密度最大。是這樣嗎?」專家表示,監測點的選定需要根據區域人口密度、土地用途等情況綜合考量,而目前國家並沒有以高度來劃定監測範圍,單純以樓層來判定PM2.5指數肯定不夠科學。

推薦閱讀:

哈爾濱:PM2.5時代我們住哪裡?

廣州:PM2.5汙染無處可倖免 公園郊區嚴重過城區

東莞綠化最高PM2.5卻超標 環保局替松山湖「喊冤」

佛山市將新增3.43萬畝森林「對付」PM2.5

(來源:揚州時報)

相關焦點

  • 西安首次公布PM2.5數據 兩三年後或實現預報
    本報訊 昨日起西安市開始試報PM2.5監測數據,市民打開市環保局網站,均可查詢市區前一天的PM2.5數據。上午11點,西安市環保局網站首次公布了我市7個監測站的PM2.5濃度值,顯示我市6月30日的空氣品質為優。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知識點:學習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pm2.5傳感器也叫粉塵傳感器、灰塵傳感器,可以用來檢測我們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即PM2.5值大小。空氣動力學把直徑小於10μm能進入肺泡區的粉塵通常也稱為呼吸性粉塵。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pm2.5粉塵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據光的散射原理來開發的
  • PM2.5濃度嚴重超標 智能新風系統成「解藥」
    濃度嚴重超標。   根據有效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大氣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空氣汙染嚴重、灰霾天氣頻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汙染居高不下,機動車尾氣持續攀升…PM2.5濃度嚴重超標。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有時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
  • PM2.5值 「2+26」城市中濃度最低,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PM2.5年均濃度值連續兩年優於國家標準
    3月1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均為31微克每立方米,優於國家二級標準,濃度值為全省最低,實現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的連續兩年最好水平。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環保局正探索PM2.5預報 讓市民提前知道空氣品質
    環保局正探索PM2.5預報 讓市民提前知道空氣品質 2012年03月26日 09:36:51   浙江在線03月26日訊日前,記者從舟山市環保局了解到,從3月24日起,舟山市正式公布PM2.5日均值監測數據。
  • 出行用百度地圖查看霧霾地圖 PM2.5值早知道
    (原標題:出行用百度地圖查看霧霾地圖 PM2.5值早知道)
  • PM2.5值標準分三個階段 專業監測設備價格一百多萬
    「這些類似於『小喇叭』的採集器,每隔幾秒便會過濾空氣中的顆粒,傳送到樓下實驗室的監測儀器上進行自動分析,市民每隔一小時就能在環保局的網站上看到不同區域PM2.5質量。」邊指著樓頂的空氣採集儀,該站點空氣自動監測室的工程師千勇邊向記者講解著PM2.5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掀開這個類似微波爐形狀的監測儀器的前蓋,一對白色紙帶轉軸並列其中,紙帶上還緊密排列著一個個黑色圓點。
  • 個別地鐵站PM2.5高於室外 商場PM2.5數值與室外無差
    12月10日上午10時許,14號線將臺站,記者手持的儀器顯示,室外的PM2.5濃度在50到70之間,地鐵站臺上該數值為167,進入車廂內部,PM2.5濃度約為171,約為室外PM2.5數值的3倍。不過,當記者換乘6號線到達呼家樓站時,儀器顯示PM2.5濃度降為70到80之間。
  • 市民將可查詢家門口PM2.5
    開放日,市民試穿在空氣有毒區域作業的防護服。阿姨,你知道垃圾扔哪嗎? 在「世界環境日」活動現場,有小學生向市民演示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本欄圖片 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實習生 徐敏 攝信息時報訊 (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粵環宣) 昨日是世界環境日,珠三角9市62個監測站點在前一天剛剛全部發布了PM2.5和臭氧在內的6項監測數據。昨日,省環保廳和省環境監測中心舉行開放日活動。廣東省大氣環保首席專家、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鍾流舉介紹,目前珠三角尚無一市年均濃度能達標(即達到35微克/立方米)。
  • 吸菸導致室內「霧霾」 PM2.5值最高超出室外6倍
    現場  網吧   吸菸的室內與室外比,PM2.5值最高的超6倍  昨天下午2點多,天灰濛濛的,記者跟隨衛生監督工作人員來到位於大關苑路的天橋網吧。工作人員先在門口檢測了一下空氣品質,顯示PM2.5的均值為167ug/m3,作為與室內檢測值的對照用。  推開網吧玻璃門,一股暖流撲面而來,當然其間也夾雜了些煙味。這個網吧的面積不大,才100多平方米,記者掃視了一遍,現場並沒有人在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