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衣」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2020-12-05 靜說歷史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殺傷力巨大的槍也不再是致命物,因為有了防彈衣,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片(剛玉、碳化硼、碳化矽、氧化鋁)、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構成單一或複合型防護結構。光看這些名詞,也似乎充滿了安全感,它們能夠消逝子彈的衝擊動能,但並不能說絕對安全,這是人類目前能夠做出的防護裝備。

古往今來,有武器,自然就有防護器具,防彈衣其實就是由古代鎧甲演變而來,歷朝歷代都有其特色鎧甲,比如外形和材料的改變,但作用都是一致的,為了保護戰士的身體。古代沒有針對特殊用處而研發的化學製品,他們用的都是冷兵器,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等,那麼將士所穿的盔甲又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呢?主要材質是皮革或鐵,這兩種材質的交叉點是在戰國時期。

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皮甲是戰爭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盔甲,從殷商使用到清朝。皮甲是從原始社會的動物皮上所得,大多是犀牛皮和象皮,一直到元朝時期,兩種動物數量變得稀少,這才開始採用牛皮,但這樣的材料其實很難保存下來,所以現在我們能夠看到完整保存下來的盔甲是很少的,出土的大部分也只是零碎甲片。

或許大家認為鐵甲比皮甲易於保存,但鐵製品其實也難以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完整保存,不過就防護性來說,鐵甲確實作用更大些。隨著冶金煉銅術的發展,甚至還有了金甲和銅甲,但軍隊更多的還是裝備鐵甲,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能夠滿足上身、髀部、脛部等形狀的盔甲。當然防護的部位越多,那麼盔甲也就越重,畢竟鐵本身也足夠重了,全身盔甲能夠到達二三十公斤。

盔甲的材料大概便是這兩種,但盔甲的形狀可就多種多樣了,西漢時期的鐵鎧經歷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先是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札)編成用於軀幹部分的「上旅」和用於足部的「下旅」,這被稱為「札甲」,後來便逐漸發展為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顧名思義,這種盔甲的外表就像是一層一層的魚鱗,排列規律,甚至每個鱗片還有一定的弧形,這樣便能夠與身體更好的貼合。

等到宋朝後,這會兒的盔甲又多了一種新的材料,棉花,因為棉花在宋朝傳入了中國,以鐵抵鐵自然可以,不過以棉抵鐵也未嘗不可,厚厚的棉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衝冷武器的衝勁,甚至還能夠抵擋早期的火藥彈丸。一般棉花都被縫到鐵甲的內部,作為內膽,雙重保障,不過也有全棉花做出的盔甲,在軍事作戰中自有其妙用。棉花作為看盔甲,這我們尚且能夠理解,那麼紙做成的盔甲呢?

歷史上還真的有關於「紙甲」的記載,紙甲第一次出現在《新唐書》中,唐懿宗在位期間,河中節度使徐商「置備徵軍,凡千人,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後來五代末時,淮南農民起義軍也曾使用過,到了宋朝,更是普遍。這裡的紙甲使用的紙可不一般,以楮樹皮或麻類為原料的粗纖維紙,與絹布間隔相疊,累至三寸,用釘釘實。這樣的紙甲其實對於水軍有大用,防水防火,有較大的靈活變化,比鐵甲有時候好用得多。

另外,秦始皇陵中還挖出了石甲,古代工匠竟然能夠將隨處可見的石頭做成了甲片,也難怪能創造世界奇蹟——秦始皇陵,而且專家還認為石甲還有一定的實戰價值。這批石甲採用青石材質,通過選材、切割、鑽孔、修整和編綴等工藝製作而成,當時流行的魚鱗甲和札甲也都有。對於沒有現代工藝的古人來說,一切天然之物都可以被拿來利用,比如青銅、藤、木、竹、骨、角,這些都能夠被製成盔甲,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相關焦點

  • 「防彈衣」居然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那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殺傷力巨大的槍也不再是致命物,因為有了防彈衣,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片(剛玉、碳化硼、碳化矽、氧化鋁)、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構成單一或複合型防護結構。
  • 知新科普:液體防彈衣是什麼?它真的能防彈嗎?
    多年來,人們在不斷的研發更強大和更先進的盔甲來抵禦日益複雜、先進的武器。隨著從冷兵器時代進入到火器時代,直至發展到現代武器,由皮革、金屬製成盔甲也演變成了複合材料製成的防彈衣。然而,儘管有了不少的改進,現代防彈衣仍然有一些與古代盔甲相同的缺點。無論盔甲是由金屬板、皮革還是織物層製成的,通常都很笨重。
  • 防彈衣新型「超級材料」問世
    防彈材料是製作性能優越的防彈裝備的基礎,從早期皮革裡鐵的甲冑時代到今天的合成材料時代,防彈材料歷經了3代的發展。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恐怖分子作戰武器的破壞力越來越強,警務人員對防護裝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提高產品防護性能,是一項技術上的考驗,為此,世界各國不斷研發各種優質防彈材料。
  • 防彈衣的迭代史:從絲綢到高分子化學纖維
    鋼鐵對鋼鐵,金屬防彈衣曇花一現 一戰爆發後,為了降低前線戰損,各國都嘗試了不同方案的防彈衣。但受困於當時的材料技術水平,這類防彈衣基本全部以金屬為主。它們與古代連體鎧甲相比幾無創新之處,完全可以用"傻大黑粗"四個字來形容。
  • 熱水袋裡裝點非牛頓流體,沒準能當防彈衣用
    因為它出色的防彈能力,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剛開始進口杜邦的產品的時候,美國政府甚至不允許杜邦公司把旗下凱夫拉品牌產品出口到中國,以防中國將這種優質的材料運用到裝甲防護領域。這種液體製作的防彈衣,一旦受到子彈射擊,原本流動的液體會突然硬化膨脹,但尚未受力的部分則還是可流動的液體,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分散子彈的衝力。
  • 適用於防彈衣的新型「超級材料」,兼顧防彈+隔熱
    《功能紡織》獲悉: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超級材料」,它不僅像凱夫拉縴維那樣耐衝擊,還可抵禦極端的高低溫,阻隔性能是其替代品的20倍。據悉,為打造這種耐衝擊性能媲美凱夫拉、但又具有超強隔熱性質的新材料,研究團隊開發出了長而結實又多孔的新型納米纖維,以提升散熱性能並減少擴散。傳統用纖維凱夫拉(Kevlar)和特瓦倫(Twaron)是著名的堅韌材料,其保護性能來自於它們的分子結構。
  • 泰國研製出蠶繭防彈衣 M16步槍無法打穿
    為了給軍警提供更好的防護裝備,當地有商企和大學合作,研發出由蠶繭製作的新型防彈衣。據泰國《民族報》報導,這件號稱全球獨一無二的防彈衣,由泰國東北部一個絲綢工藝品中心以及孔敬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師帕農功,花了兩年的時間研製而成。帕農功指出,蠶絲雖纖細,但卻令人難以置信地強韌和富有彈性,因此被選為防彈衣的材料。
  • 防彈衣真有用?哪怕防不住子彈,防彈衣再差也比沒有強百倍
    一些軍迷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為何明明許多武器都能貫穿防彈衣,但是美國軍隊卻要求每個士兵都裝備?為何我國也要花費大力氣和數億預算為士兵們裝備防彈衣呢?用這個錢去生產東風飛彈它不香嗎?Halo,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防彈衣的重要性。
  • 英發明液體防彈衣 僅有傳統防彈衣一半重
    英發明液體防彈衣 僅有傳統防彈衣一半重 2012-04-23 11:28:01 來源:網上輕紡城 在科幻電影《終結者2:審判日》中,一個未來機器人身體全部用液態金屬製成
  • 防彈衣的前世今生(圖)【4】
    原標題:防彈衣的前世今生 連結 隨著槍彈性能越來越先進,各國科學家也開發了一些特殊的防彈衣進行防範。 防電子防彈衣: 不僅能夠防彈,還能捕捉來襲炮彈發出的信號,並在幾微秒內處理產生幹擾信號,使炮彈引信受騙上當,在距離目標幾百米的地方提前爆炸。
  • 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今天就用幾個問答的形式,為大家解答關於防彈衣的常識性問題,首先是:防彈衣靠什麼防彈?防彈衣之所以能防彈,主要是靠特殊的防彈材料,根據防彈材料的抗彈原理大致可分為軟材料和硬材料兩大類。當槍彈或破片等投射物擊中這類軟制防彈材料時,投射物向內侵襲,這些用高強度纖維編織的防彈材料勢必會被拉伸,表層的纖維會逐層撕裂,但因為這些纖維的強度非常高,在拉伸、撕裂的過程中,對投射物的阻力非常大,消耗了大量動能,投射物也在不斷變形,變得扁平,與防彈材料的接觸面積越來越大,單位面積上對防彈材料的壓力也越來越小,最終在防彈纖維的層層攔截之下,投射物動能越來越低直至停止
  • 古代槍桿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不是鐵的,不是名門沒資格用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擁有一把趁手的兵器至關重要。古代常見的兵器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每一樣運用熟練了都可以發揮巨大的威力。刀劍由於方便攜帶,得到廣泛的使用。而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將軍們往往都是使用長槍。長槍的攻擊距離遠遠比刀劍等短兵器要長,非常適合在馬上使用。
  • 防彈衣可以防彈,為何不用其材料做頭盔?英專家說出真相
    聲稱防彈衣能夠防彈,而頭盔在戰場上並不能起到防彈作用,那麼為何不使用防彈衣材料做頭盔呢?那樣會不會比現有的頭盔防禦性更強呢?對此,在知名論壇上,英國專家做了詳細的分析。充分證明,如果使用防彈衣製造頭盔,那士兵更沒有活路。我們都知道,士兵之所以帶頭盔,真正意義上並不是為了防彈,而是為了防止戰場上被炸彈彈片波及。
  • 防護驚人且柔軟輕便:美軍納米液體盔甲曝光(圖)
    眾所周知,傳統的防彈衣根本無法保護軍人的許多關鍵部位,如手臂、頸部、腿部和肘部,因為這些部位需要經常活動和彎曲。如今的防彈衣,通常叫做防彈背心,不但厚重,而且硬邦邦的,不便用來製造需要彎曲摺疊的褲子和袖子,因此只能護住軀幹部分。
  • 防彈衣可以防得住子彈為啥防不住刀槍?
    當士兵們遂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為了延長自己的戰場上的生存能力,他們總是會穿著防彈衣,但是我們也從一些影視劇或者紀錄片中發現,防彈衣並不是什麼都能防的,正常能防住殺傷力不是很大的小口徑子彈與小塊彈片,但要說一些口徑較大的子彈,或者是一些炮彈爆炸後產生的大型彈片,還有匕首等刺刃武器。
  • 液體防彈衣 你見過嗎?
    面對著子彈的威脅,大多數人可能不會對他們身穿的防彈背心裡的材料給予過多的考慮,只要他們能在防彈衣所提供的保護中安然無恙就好了。如果是安全和風度兼具,還可以選擇美型的防彈西裝。但是日前Moratex這家專注於安全技術的研究所卻用一種不同尋常的物質來製造防彈衣——液體。
  • 美軍開始測試「蜘蛛俠」防彈衣 材料產自轉基因蠶
    原標題:美陸軍開始測試「蜘蛛俠」防彈衣 材料產自轉基因蠶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0日發表了題為《美國陸軍開始測試防彈「蜘蛛服」,其材料是比鋼更堅固的轉基因絲》的報導。    美國陸軍開始測試全新的「蜘蛛服」防彈衣。
  • 科技改變世界:石墨烯還能做防彈衣?
    據了解,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而根據這一特性,有人做了新的研究:石墨烯防彈衣。近期,紐約城市大學研發了一款既輕又柔軟的石墨烯防彈衣,據說能夠一改防彈衣笨重形象,用石墨烯防彈衣抵擋子彈。
  • 穿著防彈衣被子彈擊中,真實感受是什麼?現實和電影完全兩回事!
    防彈衣在現如今的戰場上隨處可見,幾乎成了士兵們人手必備的防護裝備。然而在很多人的觀點裡其實一直有一個誤區,認為只要穿著防彈衣,那麼在戰場上就什麼都不用怕了。就算是敵人的炮彈飛過來,防彈衣都能起到作用。殊不知這樣的觀點不僅是不現實的,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
  • 適用於防彈衣的新型「超級
    《功能紡織》獲悉: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超級材料」,它不僅像凱夫拉縴維那樣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