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擁有一把趁手的兵器至關重要。古代常見的兵器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每一樣運用熟練了都可以發揮巨大的威力。刀劍由於方便攜帶,得到廣泛的使用。而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將軍們往往都是使用長槍。長槍的攻擊距離遠遠比刀劍等短兵器要長,非常適合在馬上使用。
在一些古代戰爭劇中,經常會看到兩將交鋒,一槍就能刺穿對手盔甲,挑落馬下。槍的威力如此之大,就是因為它有堅硬的槍桿和銳利的槍頭。在槍的使用中,槍桿是主要受力點,如果槍桿不夠堅硬,很可能會折斷。但是在一些戰爭記載中,很少有說在打鬥中槍桿折斷的。古代槍桿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不是鐵的,不是名門沒資格用。
很多人都認為,古代槍桿都是鐵做的,這樣才能夠保證它的堅硬。其實不然,只有最低劣的槍才使用鐵來打造槍桿。用鐵打造出來的槍桿雖然足夠堅硬,但是卻不利於使用,一方面是由於鐵比較重,使用和攜帶都不方便,揮舞不夠靈活,無法施展一些招式。
」柲「
一些名槍的槍桿都是用一種叫做柲的材料來製作,其製作過程相當的複雜。需要以優質的木桿為基礎,在外面裹上竹片,再紮上優質藤條,使整個槍桿變得異常堅硬。這種槍桿不但堅韌,而且比鐵質槍桿輕便的多,再配上鋒利的槍頭,就是一把殺人利器。
由於製作複雜,材料要求嚴格,價值昂貴,因此這種槍桿一般只有武術名門世家和武將才使用,一般的人是沒有機會使用這種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