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向宇宙真空擴散呢?是什麼把宇宙的真空和地球的氧氣隔絕開了?

2021-01-07 易途

大氣層(atmosphere)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1%;氧氣佔20.9%;氬氣佔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裡的大氣層。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裡高空仍發現有稀薄大氣,有人認為,大氣層的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公裡左右。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氣溶膠及大粒度懸浮顆粒。由於地磁場的保護作用,使得大氣層在太陽風及宇宙高能射線流的刮蝕作用下得以保存。

那麼問題來了,是否有什麼把宇宙的真空環境和地球的氧氣隔絕開了?為什麼大氣層不會因外部宇宙的真空而擴散殆盡呢?

宇宙會把地球上的空氣颳走,這種現象稱之為大氣逃逸。大氣逃逸的程度主要由行星自身的引力和行星距離恆星的距離決定。因為引力的大小決定了行星是否能夠抓住氣體(如氧,氦等),而距離恆星的距離決定加熱大氣的能量,能否能加熱氣體使分子的熱運動超出行星的逃逸速度 - 氣體分子克服行星重力掌握所需的速度。其他也會造成大氣損耗的機制是太陽風,包括飛濺、撞擊侵蝕、天氣、和隱藏—"有時是指結冰"—進入風化層和極冠。

讓地球能保持穩定大氣,除了適合的引力和與太陽間合適的距離以外,還有地磁場的原因,地球的磁場協助阻擋了會使氫加速逃逸的太陽風,在過去的30億年,地球也許經由在極區的極光活動,損失了包括氧在內的2%大氣層。

不考慮電磁等其他作用的情況下,估算大氣逃逸速率時,我看到的一個貌似比較常見的算法是把高層大氣的氣體粒子速率分布視為符合麥克斯韋分布;如果氣體粒子要逃逸,那麼至少要滿足的條件是速率要大於第二宇宙速度。代數字算一算(其中溫度帶入高層大氣的溫度,多少我忘了),然後畫個麥克斯韋速率分布的圖像就可以看到,在分布圖上,大於第二宇宙速度的面積佔總面積的比重非常小。(這一項如何量化計算,目前似乎沒有精確答案。必須注意到的問題是,雖然變化率很小,但地球大氣存在的時間也已經很長了,水滴石穿嘛。)

大氣逃逸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宇宙粒子進入大氣圈後通過衝撞使大氣粒子獲得額外動能,或者太陽風等原因造成的外界磁場和大氣粒子產生了一些電磁反應而逸出。而地球的磁層比較強大,抵禦了大量這樣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火星大氣如此稀薄、地球大氣如此厚重的可能原因之一。

行星大氣逃逸速率現在還是一個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並沒有定論說地球大氣在人類有生之年就不會消散殆盡。似乎很多關注都放到了火星上,火星探測器也在不斷獲得關於火星大氣的數據。如果能弄明白為什麼火星大氣現在耗散到了這個地步,那對地球大氣的耗散問題會有啟發。

逃逸是肯定存在的,並且很多東西都在逃逸,但為什麼把宇宙的真空環境和地球的氧氣隔絕開了?為什麼大氣層不會因外部宇宙的真空而擴散殆盡呢?,就是因為在逃逸的同時地球自身也會捕獲物質,說淺顯一點,流星隕石之類的都是捕獲來的,捕獲的物質不止局限於固體,氣體也是會被地球捕獲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氣層不會向宇宙真空擴散呢?是什麼把宇宙的真空和地球的...
    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氣溶膠及大粒度懸浮顆粒。由於地磁場的保護作用,使得大氣層在太陽風及宇宙高能射線流的刮蝕作用下得以保存。那麼問題來了,是否有什麼把宇宙的真空環境和地球的氧氣隔絕開了?為什麼大氣層不會因外部宇宙的真空而擴散殆盡呢?
  • 強大的宇宙真空環境,為什麼地球上的空氣沒有被宇宙真空吸收掉?
    研究領域為黑洞、中子星、宇宙學和空間天文。天宮二號「天極」伽瑪射線暴偏振測量項目、「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項目以及若干大型國際合作空間天文項目首席科學家。入選國家傑青、長江教授、「千人計劃」。獲「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獎」、義大利Ferrara大學「哥白尼科學家獎」。強大的宇宙真空環境,為什麼地球上的空氣沒有被宇宙真空吸收掉?
  • 真空不導熱,太陽光卻能將熱量傳遞到地球?假如真空導熱呢?
    熱量傳遞模式我們知道有三種,分別是傳導、對流和輻射,在地球上大多數時候這幾種狀況會同時發生,因為存在熱量傳遞的介質,比如空氣、實體物質和,而輻射卻不需要介質,只要不檔著輻射源即可!當然以太說已經在1887年麥可遜-莫雷實驗中破產,真空不能導熱,剩下只有一個可能,也就是輻射!輻射傳遞的是熱量嗎?理論上的真空並不存在介質(實際中真空中會存在極其微量的物質,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它是無法傳遞熱量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太陽光曬到人身上會暖洋洋的呢?
  • 為什麼地球在真空的宇宙中不會掉下去?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地球在真空的宇宙中不會掉下去,反而是一直懸空的掛在哪裡!在這個真空的宇宙中,那些天體又為什麼會運動,它到底有沒有往下掉落呢?我們今天就為你揭曉答案。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天體力學,在牛頓老爺子還沒有發表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人們更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什麼會站在地球上,而不是掉入天空中去。人類以自己可以站在地球上習以為常,根本沒有想過這種問題。直到有一個蘋果砸在的祖師爺牛頓老爺子的頭上,宇宙中最重要的力,被發現了,它就是引力。
  • 真空不導熱,太陽光為什麼能將熱量傳到地球?假如真空能導熱呢?
    熱量傳遞模式我們知道有三種,分別是傳導、對流和輻射,在地球上大多數時候這幾種狀況會同時發生,因為存在熱量傳遞的介質,比如空氣、實體物質和,而輻射卻不需要介質,只要不檔著輻射源即可!所謂導熱的理解,我們一般是理解為傳導和對流,因為只有這兩種傳遞的才是熱量,也就是分子運動的傳遞,假如真空是一種可以用傳導的方式來傳遞熱量的話,也許會發生很多有趣的結果!
  • 外太空的真空是由什麼引起的呢?
    外太空的真空不是由宇宙膨脹引起的,而是由引力引起的。首先,當我們說外太空(行星和恆星大氣層外的空間)是「真空」或「空」時,我們是指外太空幾乎是空的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實際上,即使是最遙遠的外太空也有氣體、灰塵、輻射、引力以及其他物質。沒有真正的真空空間。
  • 進入真空:真空有多重?那裡有什麼?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時間與真空是彼此的對偶。對事件的衡量更確定,對能量的把握就更不確定,反之亦然。因此,真空區域的能量不可能為零,因為零是一個精確值。的確,雖然真空中的電場和磁場平均值為零,但它們的平方和——能量,不為零。這種能量有時被稱為零點能量,虛粒子,或量子漲落。理論上具有無限的密度。對大多數量子物理學來說,真空的能量不是大問題,只有能量物質發生了變化。
  • 宇宙揭秘: 真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但真空裡到底有什麼呢?
    如果原子的直徑和你胳膊展開的長度一樣,那麼電子就會一直在你胳膊圍成的空間裡跳舞,而原子核會在中心的位置,它的直徑要比一根頭髮的直徑還要小。所以說,構成你我還有那些宇宙中看起來是固態的原子,其實基本上都是空的,這種事實很讓人費解,但是更不可思議的是空無一物的地方其實並不空。夸克是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而夸克通過膠子相互作用。
  • 宇宙真空是什麼狀態?為什麼引力會讓宇宙更空曠?
    真空從我們正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一個空間裡什麼東西都不存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真空包裝、真空吸塵器,我們同時也知道我們太空是處於真空的。以前也有人告訴我們因為太空中沒有空氣,因此它是真空的。那麼真空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 「真空」究竟是什麼,裡面有什麼?
    我們能意識到的只有真空,也就是我們所了解的任何粒子或場的缺失。然而,真空是有能量的。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時間與真空是彼此的對偶。對事件的衡量更確定,對能量的把握就更不確定,反之亦然。因此,真空區域的能量不可能為零,因為零是一個精確值。    的確,雖然真空中的電場和磁場平均值為零,但它們的平方和——能量,不為零。
  • 神秘的宇宙太空為什麼是真空?
    真空概念何謂真空?普通人的理解,真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一點空氣的空間,是真正空了;理論上真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實物質的空間,並不是沒有空間和什麼也不是的意思,是真正的空間的意思;而在現代科學研究上認為真空並不空,真空裡面充滿了虛粒子和能量,也不是什麼也沒有的意思。
  • 空氣對真空有氣壓,而地球大氣層外的宇宙接近真空,那為啥空氣沒有...
    地球大氣層外的宇宙接近真空,為什麼空氣沒有飄散到太空中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主要只有一個,就是強大的地球引力。因為地球引力的存在,大氣層才被牢牢的吸附在地球周圍,成為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地球的引力給大氣層施加的壓力,還帶來了空氣的流動性,同地區的氣壓不同,地球上的風也是這樣形成的。這些都說明了正是地球的引力吸附了大氣,在厚達一百公裡的大氣層中,不同高度的氣壓又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們覺得大氣的壓力很大,但是隨著高度的增高,氣壓會越來越低,當到達大氣層的頂端的時候,那麼大氣的壓力也就不存在了。
  • 什麼是真空零點能?1立方釐米真空蘊藏的能量真比整個宇宙還多?
    其正式名稱大概應該叫射頻共振空腔推進器,是一種神奇的推進裝置,公然視動量守恆定律於不顧,在不噴射任何物質的情況下,可以產生推力,在真空中驅動飛船前進,因而被認為違背了科學原理,無法解釋。後來的實驗證明這種驅動裝置有可能只是因為實驗誤差或地球磁場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但科學家們仍在繼續研究中,希望找到其背後真正的原因,製造出革命性的飛行器,讓人類真正走向星際空間。
  • 什麼是真空零點能?1立方釐米真空蘊藏的能量真的比整個宇宙還多?
    其正式名稱大概應該叫射頻共振空腔推進器,是一種神奇的推進裝置,公然視動量守恆定律於不顧,在不噴射任何物質的情況下,可以產生推力,在真空中驅動飛船前進,因而被認為違背了科學原理,無法解釋。後來的實驗證明這種驅動裝置有可能只是因為實驗誤差或地球磁場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但科學家們仍在繼續研究中,希望找到其背後真正的原因,製造出革命性的飛行器,讓人類真正走向星際空間。
  • 真空衰變:魔鬼的釋放
    那麼如果真的存在一個真真空小泡,我們在地球上可以觀察到嗎?可惜的是,現階段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發生真空衰變的區域,到底會遵循著怎樣的物理定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所遵循的物理定律必然與今天的宇宙完全不同,如此一來,我們或許根本無法觀察發生真空衰變的區域。
  • 真空並不存在,暗能量的本質或許就是真空力
    ,這就不符合嚴格意義上的真空定義,所以我們只能將其定義為近似真空,那麼宇宙中真的不存在一塊不存在任何物質的區域嗎?或許有,但可能性基本為零,即使我們能夠找到一塊不存在物質的區域,但是我們也無法找到一個不存在能量的區域,因為能量分為很多種,機械能、內能、太陽能等等,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由奇點釋放的巨額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快速擴散到整個宇宙,如今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都可以檢測到137億年前那次猛烈大爆炸的餘溫,即宇宙微波輻射,所以從宇宙大爆炸的角度來說,也不存在一塊絕對真空的領域
  • 宇宙是否存在沒有物質和暗物質的絕對真空?宇宙外是絕對真空嗎?
    這是個網上提問,我們來回答一下:一,這要看「絕對真空」的概念是什麼。標題中關於「絕對真空」的概念――「即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絕對空間」顯然是錯誤的。笛卡爾他是這樣論證的:空間和廣延性是同一的,但廣延性是與物體相聯繫的,因此沒有物體的絕對空間是不存在的,亦即一無所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
  • 真空中有什麼?最後一種或能終結宇宙!
    很多時候,真空被認為是什麼東西都沒有,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一切事物。但事實上,真空並非完全虛空,其中還可能存在十分危險的東西。在宇宙中,只有太空才是最為接近真空的狀態。這種能量可以產生負壓效應,在宇宙大尺度下,它們能夠超越引力作用,推動宇宙加速膨脹。根據量子力學,真空中還存在著量子漲落,或者說狄拉克之海。狄拉克預言,真空中會隨機出現大量成對的虛粒子,例如,電子和正電子,它們很快就會互相碰撞,湮滅而消失。虛粒子對從真空中借走了能量,它們湮滅之後又會把能量還給真空。
  • 真空不空,為什麼不存在絕對真空呢?
    說到真空,大部分人可能覺得,「真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連空氣都沒有那還不是什麼都沒有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真空的理解也是在不斷的變化。廣袤的宇宙不存在絕對真空19世紀中期的時候,當時的物理學家對波動的理解主要來自於聲波和水波,因此認為波動是需要依賴於某種介質的
  • 為什麼太空是真空?
    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的空洞。但我們生活的空間卻並不空,地球引力是罪魁禍首。要真正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我們必須花點時間來理解真空到底是什麼--它不是什麼。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真正的真空呢?家用吸塵器可以有效地將地毯上的汙垢和灰塵吸出來。吸塵器使用差壓產生吸力。但太空的真空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