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技藝讓汽車都有不一樣的優點,消費者買車有了更多的選擇,在18.51萬價位購車如何抉擇?以代表車型大通G20和天籟為例,許多人也不知道怎樣選,今天將和各位分享《大通G20和天籟哪個級別高?對照後,差距很明顯》。
先看大通G20的外觀,說實話它的外觀一開始並沒有吸引我,感覺這款車屬於比較有內涵那種,越看越好看。就是把,車身有一點長,不過外觀還是相當好看的,親戚看到都說這個車很好看,心裡聽到老開心了。前大燈也可以清洗,啟動車輛時打開大燈開關,這個功能也可以在設置裡取消。輪圈構型動感,大大的視覺感受。再看天籟,外觀異常喜愛,夠新穎,車造得挺順眼,很耐看。外觀挺年輕的,感覺雖然沒什麼大的優點,但是看著滿意,線條也好。外觀倒是很滿意的,特別中意這個銳利的大燈。唯獨不太順心就是輪圈有點小,換個再大一號應該能再提升提升。
進入大通G20車內,內飾風格上就是標準的轎車感覺。還滿豪華的,就是那個屏幕些許國產車的感覺。除了塑料部分以外,都能接受,反正跟搪塑不好比,更不要說皮了。裝束完美,就是亮片容易留指紋。在有限的車體內,最大限度榨取空間,使得駕乘空間均很適意。最後排坐墊絕對收納,和釣魚座設定。空間很順心,往日後排放倒,帶孩子出門總喜歡翻到後面玩。自家用夠了,打開三排時,後尾箱是很深的池子,也能放好幾個箱子。
再看天籟,內飾很高級,這種內飾秒殺這個價格以下的大眾車型。因為是標配,多功能按鍵還是後加的呢。不過他的搭手箱沒有了,換成了一個長長的儲蓄區,放東西倒是很簡便。新出的味還是不小的,過一段時間應該好些。空間是真的大,一家7口人坐進去沒有任何壓力,都可以在車內裡隨意的走動。我身材171挺好,空間充足,希望後面油耗能降。就算不放倒第三排,行裝也絕對放得下,五人出行時,行囊空間就吃緊。尾箱都倒下放四五個行囊箱沒毛病,但是車門旁邊的空間就不太夠。
先開大通G20,操控性相當好,開起來輕快。不予評論過多,不懂描述,缺點轉彎半徑過大。感覺這個車的底盤做得還是十分紮實的,這點挺好的。掛檔的行程也比較短,檔位比較清晰,有吸入感。大通車輛其實舒適度都做得不錯,多功能方向盤,手感好。過車管所減速帶的時候,很輕微的咯噔聲,可以忽略不計了。空調很棒,溫度上升的速度很快。第二排的舒適度完美,我同事開525地,坐了小奧都認為舒服。
再開天籟,天籟也就是以操控出名的。方向盤的感覺我不中意,說是電子助力,可為啥那麼沉,還沒法調。可能是底盤比較高的原因吧,就是過減速帶的時候比較顛簸。檔位有一點頓,換檔時候感覺不順滑,有時候掛不上檔。總之,舒適性這東西,主要還是看參照物是啥車了,看咱是從啥類型的車升級而來了。減震功效一般,走坑窪不平的路還是些許不太好。舒適性可以,空調很涼快。緩震感還是不錯的,我的同事對第二排空間著實略微意見。
總結來說,我想說一句話:大通G20和天籟的長處都很明顯,但一樣也有瑕疵。大通G20外觀太一般了,相較同等車而言。內飾比較簡單點,配置沒有達到及格線,主要也是自己的預算原因。家裡通常只有2到3個人坐,座椅獨立的,空間可以用。大通G20的舒適性是沒得說了。動力方面有點小驚喜,開始主要怕3缸機抖動,技術關。這車操控很中意,妻子開了幾次。
相比之下,天籟天籟的整個外觀沒有相當的商務化,家用也比較合適,主要是沒有GL8那麼大。內飾採用萬分簡潔的策劃格調。車型本身就是小巧型了,車子內的空間怎麼樣。這個不說了,很舒服也非常大氣,上檔次。結合車身質量和能耗來權衡的話,動力部分還算可以吧。車子比較大,在市內開起來不夠靈活,跑得比較快的情景下跑起來整車還是很穩。感謝聆聽本期《大通G20和天籟哪個級別高?對照後,差距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