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蚊子都是病媒生物,還有哪些害蟲需要防範?
東方漢諾殺蟲|前段時間有新聞報導一女子被紅火蟻叮咬後導致心臟驟停,危及生命,那麼室內戶外還有哪些毒蟲、寄生蟲需要防範?下面這份防蟲手冊和應對方法送給你!
1、紅火蟻
紅火蟻有重複蜇刺的能力,被其叮蟄後有如火灼傷般的疼痛感,其後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少數人對毒液中的毒蛋白過敏,會有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風險。
應對方法:
被叮咬後,可用鹽水或肥皂水清洗患處,再用外敷藥塗抹,一旦出現全身過敏反應,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2、跳蚤
跳蚤往往會躲藏在人體腰部、頭髮等部位,吸食人血。被它叮咬後,傷口會出現紅疹子,紅腫癢痛大概持續7-15天才會消退。
應對方法:
注意家庭衛生,經常開窗通風,及時清洗床品和衣物。若家有寵物,要經常給寵物洗澡。
3、蚊子
蚊子叮咬皮膚時分泌有毒唾液,引起局部紅腫、癢痛,甚至會因此感染登革熱、瘧疾、腦炎等。
應對方法:
若被蚊子叮咬,可在傷口塗抹鹼性的肥皂水,或用鹽水塗抹衝洗。既安全放心,也能及時軟化紅腫緩解癢痛。
4、蜱蟲
4-10月是蜱蟲的活躍期,它們喜歡將頭埋在人皮膚內吸血。蜱蟲身上攜帶著病原體,被婢蟲叮咬後,叮咬部位會出現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嚴重或致被叮咬者高燒不退、並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人被咬傷後,通常有7-15天的潛伏期。
應對方法:
大家可以隨身攜帶驅蚊水,儘量不要在草地上久坐或久臥。若發現身上有蜱蟲,不要硬拽,以防其嘴上倒刺深入體內。正確的做法是先用酒精塗抹,再用攝子取出,記住不可用手直接觸碰。
5、蟎蟲
在潮溼的夏季蟎蟲更易滋生。一旦被蟎蟲叮咬,易引起炎症,傷口出現米粒或黃豆粒大小的丘疹、斑疹等。
應對方法:
家居環境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乾燥,被褥勤洗勤換勤曬。被叮咬後,可服用抗組胺藥,塗抹解毒捺劑,若繼發感染需考慮使用抗生素。
6、蠍子和蜈蚣
此類毒蟲毒性較強,毒液會通過傷口進入人體,引起劇烈疼痛、瘙癢,嚴重可引起神經系統病變和溶血等,甚至危及生命。
應對方法:
一旦被蜇傷,應立即用橡膠止血帶或繩索等在傷口近心端紮緊,不擠壓傷口,可用負壓的辦法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蘇打水等鹼性溶液衝洗、溼敷。若嚴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7、恙蟲
恙蟲叮咬人時會分泌一種酶使人麻痺,皮膚被恙蟲叮咬後基本都會產生焦痂。恙蟲病潛伏期為4-21天,首發症狀是高熱,除了眼睛紅,會有皮膚紅腫、四肢麻痺、噁心嗜睡等症狀,嚴重者會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
應對方法:
不要隨意坐在草地上,注意保護身體暴露部位。如果野外活動後出現長時間高熱不退,且腰、腋窩、腹股溝等處發現焦痴,應及早就醫。
8、隱翅蟲
通常,隱翅蟲爬到皮膚表面沒事,但若其被拍打或壓碎,體內的毒素會沾到皮膚上,引起隱翅蟲皮炎,或引發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
應對方法:
若發現隱翅蟲爬在皮膚上,切勿拍或碾壓,應把它彈走。如被咬,可內服抗組胺藥,外塗解毒捺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
9、毛毛蟲
很多毛毛蟲的體表長有毒毛。被蜇傷後,皮膚會出現刺痛燒灼感,皮膚表面變紅腫,甚至化膿潰爛,嚴重者還可引起蕁麻疹等全身不良反應。
應對方法:
被蟄傷後立即用膠布或透明膠帶反覆多次粘去皮疹處的毒毛,清除毒毛後及時用清水或肥皂水衝洗。若未緩解,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幹萬不要因為瘙癢用手去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