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5日,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方俊逝世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1998年5月5日,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方俊逝世

2017-05-0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

方俊

他為人耿直、待人真誠,深得同行和後輩的敬重和愛戴;他樂於奉獻,言傳身教,深為大家所稱讚;他工作認真、勤於專研,做出了豐富多彩的科研成果。他就是我國當代地球物理學的開拓者——方俊。

方俊是江蘇武進人,1904年10月出生於廣州。1923年9月進入交通部唐山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學習,但由於家境困難,很快便中途輟學。1926年考入在天津順直水利委員會做練習生,在那裡的四年時間為其之後的學識奠定了基礎。在之後,他不斷追求,為開拓我國地圖投影學,大地重力學、地球形狀學、固體潮和地球自由振蕩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方俊的早期研究工作是從地圖學開始的。在20世紀30年代,他和曾世英一起編纂我國第一幅較完整的地形圖——《中華民國地形掛圖》,並首次在我國將地圖投影理論應用於地圖的編制,撰寫了多篇論文及《地圖投影學》專著。1957年,在主持全國天文重力水準網和重力基本網的測量規劃工作時,他提出的方格模板計算方案,被編入蘇聯、東歐和我國的教科書,被稱為「方俊方格模板法」。

從60年代起,方俊的研究工作轉為向我國的國防建設和空間科學服務,積極進行人造衛星軌道的地球引力攝動研究。在多年的研究過程中,他在這個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且寫出了專著《重力測量與地球形狀學》作為上述工作的系統總結,被國內各方面所廣泛研究。

為了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1978年,在他74歲的時候仍然接受了比利時皇家天文臺的邀請,去國外完成了9個站點的重力潮汐觀測,並和比利時的梅爾基奧爾教授共同發表了「中國的固體潮觀測」的論文,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1987年,雖然他已經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仍以極大地毅力學習使用計算機,從事「地球自由振蕩」的研究,推動了我國測繪事業的創建和地球物理事業的發展。

在其在科研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他也十分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從50年代起,為新中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他的學生遍及測繪、地震、地球物理等各個領域。

1998年5月5日方俊逝世。他數年如一日,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始終隨時把握國際學術前沿的發展動態,不斷開拓新領域,提出新課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科技名家風採錄 [責任編輯: 宋金玉]

相關焦點

  • 測量與地球物理所:大地測量 服務國家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於1957年,由已故著名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家方俊院士和老一輩科學家共同創建,其前身是設在南京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製圖研究室,1958年初遷至武漢。該室經擴建後於1961年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簡稱測地所),從此成為中國科學院惟一從事大地測量研究的研究機構。1970年,測地所併入國家地震局。
  • 測繪名人堂(二) | 方俊院士
    地球形狀與引力場研究是大地測量學和地球物理學的重要領域。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 國際上剛開始注意這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方俊先生在德國進修期間, 敏銳地注意到地球重力學這一有發展前途的研究方向。回國後, 在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 利用僅有的少量數據開展研究工作, 先後發表了《我國的地殼均衡問題》、《重力異常與垂線偏差》及《中國的正常重力公式》等論文,受到國際地球物理學界的高度評價,對中國的重力測量做出了巨大貢獻。建國後, 方俊先生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大地測量室。他首先著手建立我國的重力基本網和一等網, 引進先進的四擺儀, 組織全國的重力測量。
  •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Evelyn Zhang • 2020-03-16 10:16:34 來源:前瞻網 E10227G0
  • 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逝世,10月已送別4位院士
    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消息: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原國科聯巖石圈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深部構造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融生先生,於2019年10月22日14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空間物理學家侯傑昌逝世
    光明追思【空間物理學家侯傑昌逝世】據@武漢大學 ,空間物理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侯傑昌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7日5時4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3歲。侯傑昌,1937年11月出生於廣東梅縣。1956年9月至1964年12月在武漢大學物理系完成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業。196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主任、空間物理與電子信息學系主任。198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1895年1月5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
    1895年1月5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   1895年1月5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發現 X 射線。
  • 感恩祖國,匯總2020年逝世的二十幾位院士所申請的專利
    ,2020年1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992年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整體大地測量研究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大地測量學科發展戰略國家測繪局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 寧津生院士逝世 著名大地測量學家
    光明日報武漢3月16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同志,於2020年3月1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先後在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學研究,在全球和局部重力場逼近理論以及我國大地水準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 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逝世
    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消息: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原國科聯巖石圈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深部構造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融生先生
  • 國家大地測量成果
    國家大地測量成果主要包括國家大地控制網成果、國家高程控制網成果和國家重力測量控制網成果等,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等方面進行測繪定位的起算依據,是研究地球形狀、地球重力場、空間技術、地殼形變和地質災害監測等極為重要的基礎資料。中心現有的國家大地測量成果見表1。
  • 歷史上的今天1851年1月3日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歷史上的今天1851年1月3日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2013-09-02 10:4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歷史上的今天1968年8月20日美籍俄裔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伽莫夫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1968年8月20日美籍俄裔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伽莫夫逝世 2013-08-16 09: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和教育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
  • 「專題-近地天體」4月29日,1998 OR2近距離飛掠地球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
  •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於武漢逝世。寧津生,1932年10月出生於天津,安徽省桐城縣人。195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畢後任教於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後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與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等一起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曾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在武漢逝世 被譽為"大地之星"
    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送別!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於武漢逝世。
  • 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5月正式實施
    4月30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由中國登山隊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共同組成的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在進行了登山集訓之後,進駐珠峰大本營,目前正在開展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地區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份開展登頂測量。
  • 歷史上的今天1506年5月20日,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1506年5月20日,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逝世。哥倫布1451年生於熱那亞的西班牙猶太織布工家庭,14歲就在海上生活,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自歐洲一直向西可到達東方。1492年8月3日,他率領由三艘帆船組成的船隊從帕洛斯角出發西行,開始第一次遠航。
  • 歷史上的2月23日都發生了什麼
    共和國國防部第六位新聞發言人任國強首次亮相2015年2月23日開國少將汪運祖逝世,享年101歲。生前曾任江蘇省軍區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後勤部政委。2007年2月23日查德總理帕斯卡爾*約阿迪姆納吉(1950-2007.02.23)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