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檢測報告中顯示,本次全部樣本均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
這個陌生的氯丙二醇(3-MCPD)是什麼?是最近才出現的嗎?真的有毒嗎?國內外對此有什麼限量標準?
1.什麼是氯丙二醇(3-MCPD)?
首先,奶粉中的氯丙二醇(3-MCPD)不是人為添加的物質,它存在於奶粉的原料——精煉植物油中,尤其是棕櫚油中。因為精煉植物油在加工過程中需要經過高溫處理,從而生成一些副產物,氯丙二醇(3-MCPD)就是其中一種。任何食物,只要使用了植物油,就會或多或少帶入氯丙二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2.國內外標準情況
不過,目前,針對奶粉中的3-MCPD,世界各國均未設定相關的限量標準和法規。
科學家們還不是很清楚其對人體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下屬的一個專家委員會(JECFA)正在從世界各國搜集相關數據。
圖源:香港消委會
3.香港消委會的奶粉測評結果意味著什麼?
消費者都可以通過香港消委會官方網站下載到最新一期雜誌中的報告。其實檢測的一共15款奶粉中,只有一款貝拉米有機(BELLAMY'S ORGANIC)奶粉的3-MCPD檢出值較高,按每日攝入量的計算超過了歐洲食品安全局每天可容忍攝入量,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風險。另外的14款奶粉都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
3-MCPD這類物質已經發現將近三十年了,近年來,歐洲的一些測評機構也對這類物質有監測,其含量水平也不斷的在減少。
有意思的是,其實母乳中也存在3-MCPD,平均含量為35.5微克/公斤,最高的可達76.8微克/公斤,也超過了「安全標準」。中國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公布的這些奶粉3-MCPD含量為13-120微克/公斤,母乳中3-MCPD的含量跟它們相比,其實也不算低了。
因此,面對檢測結果,消費者不需要恐慌。奶粉中被發現了「新的」風險物質,是因為如今的檢測手段更加先進了,消費者同時也要看其含量有多少,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
目前國際上並無氯丙醇酯在油脂或嬰兒奶粉中的限量要求,畢竟制定標準需要先積累足夠的科學數據。就目前而言,消費者不必過於擔憂,因為奶粉豐富的營養物質給孩子帶來的健康收益,遠遠超過這些微量汙染物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