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看到#林俊傑回復00後粉絲#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一位00後坦言從2008年開始喜歡JJ,但遺憾自己出身太晚,擔心看不了林俊傑演唱會,想早點辛苦賺錢。
隨後,林俊傑暖心回覆:「沒事,那我多唱幾年,你就可以多看演唱會了。」
喜歡了林俊傑10年,在我的印象裡,他永遠那麼溫暖細膩,一直給粉絲帶來正能量。
從2003年2月27日正式加入歌壇,到如今已是林俊傑出道的第16年,被譽為「行走的CD」。
林夕曾說:「林俊傑的聲音是被天使吻過的。」
周杰倫說:「林俊傑是我心目中唱得最好的歌手。」
韓紅更是說:「100年也不會再出一個林俊傑。」
出色的嗓音,優秀的編曲,在他的音樂世界裡,我們好像總是能看到無限可能。
作為一名歌者,林俊傑的目標簡單而純粹, 「我不是因為我想要當歌手而去寫歌,我是因為我真的喜歡音樂,喜歡音符,永遠記得那個當初的自己,當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這個音樂代表著什麼。」
十六年如一日,在這個複雜多變,更新換代的娛樂界,能夠一直堅守初心的人並不多,而林俊傑卻用十六年的時間來證明他對待音樂的真誠與熱愛。
「不管外界環境怎麼變化,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那份初心,我的音樂我不允許任何的負能量把它帶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音樂這條道路上,林俊傑一直努力地去突破,去創新,近幾年,林俊傑已不再局限於創作俗套的苦情歌,而是更多地將音樂轉向對自然、社會、人性的思考上來。
有人說,藝術之根源在於寫出世界的形形色色和每個人生命中的共鳴。確實,有時候,我們喜歡聽一首歌,並不一定是這首歌的旋律有多麼得動聽,辭藻有多麼得華美,而是不管開心還是難過,在某句歌詞的背後,它正好述說著你心靈最深處的聲音。
01、夢想從來不會辜負每一個追夢的人
天才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暗地裡默默努力。
1981年3月27日,林俊傑出生於新加坡的一個音樂世家。
在父母的指引下,林俊傑4歲就開始學習古典鋼琴,由於出身音樂世家,家長管教非常嚴格,練琴時間基本上都是每天八小時,有一次,他偷懶沒練琴,被媽媽發現後狠狠地挨了頓打,手指流血,並且留下了很深的疤痕。
從這件事以後,他明白了想要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絕不能偷懶。
阿信在為林俊傑填詞寫黑暗三部曲系列的時候,曾問林俊傑:「你練鋼琴辛苦嗎?」
林俊傑當下回傳他一張手指疤痕的照片,因此便有了《黑鍵》這首歌曲,「白鍵是眾人的讚嘆,黑鍵是暗地的努力。祈禱奇蹟,其實不如無盡的練習。」
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辛苦,汗水,甚至淚水,音樂這條路,沒有任何捷徑,有的是持之以恆的心。
林俊傑也希望通過這首歌曲告訴此刻也在追夢路上的人們,要像黑鍵般暗自努力堅持到最後,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一直所努力的事情正在慢慢地改變自己,讓你成為人生的主角。
小時候的林俊傑有點自卑,他總是跟著哥哥做任何事情,因為他常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直到他發現另一種能與世界溝通的語言——流行音樂,好像在音樂的世界裡,他才能夠真正的做自己。
1996年,林俊傑開始登上舞臺參加各種歌唱比賽。1999年,在一次偶然機會中,與海蝶音樂籤約,從此走上了音樂的道路。
早期時候的林俊傑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一直努力寫出一些歌曲,但是一開始的時候還蠻艱難的,因為被退稿了很多次。」
這對熱衷於音樂的他來說,無疑是個打擊,但他一直沒有選擇放棄,終於有一天,林俊傑譜出的曲子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而這首正是之後被大家廣為傳唱的《記得》。這是他賣出的第一首歌曲,也是張惠妹的經典曲目。
他說,努力不會徒勞,偉大並非湊巧。夢想可能會騙人,但是努力從來不會辜負自己,有才華的人終將得到時間的垂青。
02、用兩年的時間,來證明成功
2003年可以說是林俊傑音樂生涯最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
那年,他發行了首張全創作專輯《樂行者》。雖然時逢SARS,很多的學校和商場都關門了,但他和團隊不輕言放棄,為了宣傳自己的新專輯,他一遍遍地跑,在3個月內走遍了26個城市,進行了上百場演出,這也奠定了他之後在中國大陸的穩固基礎。
隔年,憑藉一曲中國風的《江南》走紅亞洲華語歌壇,他細膩而清透的嗓音開始被大家所認識,也因為這首歌贏得了第15屆金曲獎最佳演唱新人的獎盃。
而《江南》也成為了許多人青春時代最美好的回憶,一路陪伴著我們成長。
第三張專輯《編號89757》,第一主打《一千年以後》,讓林俊傑唱到了央視春晚。通過春晚的舞臺,林俊傑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
而2006年發行的第四張個人專輯《曹操》,更成為林俊傑銷量最好的音樂作品,創下全亞洲200萬的驚人記錄。同年,林俊傑《就是俊傑》世界巡迴演唱會開跑。
四年四張高銷量的個人專輯,林俊傑完成了一個樂壇新人到流行天王的蛻變。
有人說,那時候的JJ一會兒變身機器人,一會兒變成木乃伊,住的是江南,約的是美人魚,每天吃的是豆漿油條,想的是進化論,思考的是一千年以後的事情。
在音樂的世界裡,林俊傑永遠十八歲。
03、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當大眾漸漸熟知並開始依賴他的林氏嗓音的時候,命運卻給了他一個致命的打擊。
2009年,由於連年工作累積的壓力,在籌備北京演唱會的林俊傑突然出現了咳血甚至失聲。
無助的他抱著助理哭了一個晚上,但為了不辜負歌迷的期待,他還是登臺完成了演唱。然而,演唱會上屢屢破音,這讓他內心十分沮喪,一直追求完美的他,此刻就像陷入深深的泥沼,無法自拔。
「我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和失落感,不會讓每個人都知道,整個人進入一個失聲的狀態,連自己都被嚇到了。後來去看了醫生,醫生說,短期內不能再唱歌了。如果再嚴重下去,可能就需要開刀了,聲音就會變。」
一個將音樂視為生命的歌手,如果沒有了聲音,還能做什麼呢?那種無助、黑暗、迷茫又無能為力的感覺,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
那時候的林俊傑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和外界交流,他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他是否還要繼續堅持他所熱愛的音樂,他停止了手頭的一切工作,回到新加坡靜養了100天。
然而,即使處於無盡的黑暗,也沒有消磨他對於音樂的熱愛。100天之後,他帶著全新作品《第幾個100天》重回歌壇,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他從來沒有給自己留過退路,他將這100天所要表達的東西全部放在了音樂裡,「第幾個100天,還是會有感覺,用眼睛去素描你內心的世界。」
回憶起失聲那段時間,他吐露心聲:「聲帶受損讓我很有挫折感,我甚至想到過要放棄,那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很脆弱,那是我唱歌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的瓶頸。人生的成功失敗要自己做出選擇,我必須在放棄和堅持當中選擇一個,我選擇了堅持,選擇了接受歌迷和媒體給我的鼓勵,重新在出發,這就是我的重生,我不會再讓自己失望。我希望自己仍然是那個堅強敬業的林俊傑,不要破音,不要生病的林俊傑。每一個人生低谷,都是一個考驗,而邁向光明的劇本,或許只有我們親自書寫。」
04、用十六年,走成一種信念
聽林俊傑的歌,你總是能感受到滿滿的真誠,聽第一遍的時候是一種心情,之後再聽的時候或許又有不一樣的感受,這就是林俊傑歌的魅力所在。
他將自己的內心獨白放在音樂當中,每一首歌都是他與聽眾最誠摯地交流。
林俊傑曾在採訪中說:「感謝音樂成就了他最好的模樣。」
也許是一路走來的坎坷與艱辛,卻依舊不忘對音樂的真誠與堅持,使得他在音樂的世界裡變得越來越成熟。
如今在這個越來越商業化的時代,很多流行音樂有時候只是為了取悅大眾,他們只求收益與回報,卻往往丟失了音樂最本質的東西。而林俊傑從出道至今,在確保專輯高質量的情況下,他幾乎做到了每年發行一張新專輯,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難以完成的工作量,而他卻做到了。
「其實音樂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筆記本,所以我每寫一首歌的時候都在說一些話,所以我的音樂我儘量做到最真實,因為越真實越感動。」
對待音樂,他始終心懷敬畏,從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和敷衍,他總是把內心最最真誠的感情留給聽眾。
而喜歡林俊傑,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他推掉了很多行程,專程跑到災區幫助那些地震中受傷的人們,捐款百萬,並用兩天一夜的時間創造出《愛與希望》,只為鼓勵災區人民重拾希望。
生者互助,宇宙中最渺小的神,正巧和最偉大的那個同名,他們叫:謝謝。
對於身邊的人,他總是懷抱一顆感恩的心,每一場演唱會,他都會特地用一個環節來感謝每一個參與演唱會的工作人員和表演者,會90度鞠躬感謝所有到場的粉絲。
他曾對歌迷朋友說過:「你在你的領域加油,我在我的領域加油,我們在音樂的世界見。」
有時候喜歡一個人久了,你會發現,你喜歡他的不僅僅是他的歌聲,更多的是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他對待生活的態度,為人處世的方式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我有時候常常想,其實追星最高的境界,莫過於彼此相互鼓勵成為更好的人。
今年,很幸運能夠來聽一場林俊傑的演唱會。演唱會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說,每一次,他們都在後臺禱告:
每一顆心,來到現場都可以被打開,都可以被我們的音樂感動,也許你來到現場,也許你帶著憂愁,最近不是太好,但我希望今天晚上過後,你們可以有更好的動力和力量,來面對接下來的每一天。
你常常說感謝粉絲一路以來的陪伴,但我想說的是謝謝你,真的謝謝你,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用正確的人生觀指引著我們不斷向前。
16年了,他一直沒變,依然熱愛,依然純淨,依然真誠。
林俊傑不是偶像,而是一種信仰。
歲月會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願我心裡的那個少年永遠年少,永遠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