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本周發表的一項研究,讓我們對人類向東走出非洲有了新的認識。這篇論文的重點是在印度中邦的中森河谷發現的石器,該遺址至少有8萬年的歷史——儘管大約在7.4萬年前多巴超級火山曾噴發過。
克裡斯·克拉克森(Chris Clarkson)和他的同事根據在印度中森河谷(Middle Son River Valley)出土的大量石器藝術品,得出了關於智人存在於非洲到亞洲和大洋洲關鍵十字路口的結論。石器工具的製造範圍從約8萬年前用燧石磨碎的左鋁石芯裝配到大約4.8萬年前小得多的釐米長的微巖屑技術。這項新研究與2013年的一項研究相矛盾。2013年的一項研究稱,在74000年前蘇門答臘島火山爆發之前,現代人並不生活在亞洲。
在Dhaba發現的Levallois工具技術與10萬至4.7萬年前的石器工具(現在的阿拉伯地區)和6.5萬年前的現代澳大利亞北部地區也有相似之處。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相似之處表明,這些地區與早期現代人類離開非洲有聯繫。作者在論文中解釋道:「達巴的巖屑工業與中石器時代非洲、阿拉伯和澳大利亞的石器組合極為相似,在這裡被解釋為智人向東走出非洲時的遺留物。」
智人在火山超級噴發中倖存下來
但也許這些手工藝品最有趣的一個方面是,它們的存在表明當地居民能夠在多巴火山爆發後倖存下來。
在這些發現之前,人們認為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多巴山災難造成了人類從非洲向大洋洲遷移的中斷。這被認為是由於火山爆發導致的冬季延長。在缺乏相關考古證據的情況下似乎支持這一假設——事實上,印度很少有遺址可以追溯到公元80年至50年的關鍵時期。
然而,正如作者在他們的報告中所寫的那樣,「雖然在這個關鍵時期沒有印度古人類化石的記錄,但對印度當代人口的線粒體DNA的分析表明,該地區是智人殖民大洋洲的一個重要證據。」
如果人們在超級火山爆發後還留在這個地區,生活可能會非常困難。正如《遠古起源》之前所報導的:
「最大的火山噴發發生在過去的200萬年裡,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海灣地區的火上灰達到5米深」。
儘管這片區域遭到嚴重破壞,但新的研究表明,當時人類仍然在這一區域生活,並遺留了他們的工具。
多巴突變理論
早在1993年,科學家們就一直在爭論多巴火山超級噴發的影響。火山爆發災難性後果的支持者遵循多巴災變理論,該理論認為,它導致了全球6至10年的冬季,甚至可能導致地球近1000年的低溫。這一理論的許多支持者也認為,自然災害導致了人口瓶頸。
甚至在這項研究之前,其他研究人員已經對多巴突變理論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例如2018年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多巴火山災難沒有產生以下三種結果:1)在東非形成一個長達6年的火山冬季,2)在非洲的AMH種群中造成遺傳瓶頸,3)將人類帶到滅絕的邊緣。
其他超級火山的爆發
古往今來,無數的火山爆發影響了地球生態。例如,Liz Leafloor列舉了以下火山自然災害:
26500年前,奧魯阿努伊火山爆發,200米深的巖漿和火山灰覆蓋了北島中部。公元180年的陶波或哈蒂普火山噴發造成了50公裡高的火山柱,羅馬和中國的天空被火焰和火山灰染紅了。」
Liz Leafloor還敘述了堪察加半島的毀滅,包括「活火山形成了700公裡長的火山帶……過去一萬年的30次噴發噴出了1立方公裡的巖漿。」
當然,如果沒有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的悲慘故事,這個名單是不完整的。薩拉·P·楊描述道:
8月24日上午,火山噴發出巨量的巖漿,並伴有雷鳴般的爆炸。當地居民看到了令人震撼的火災和煙霧,但並沒有立即驚慌。幾小時後發生了第二次大得多的爆發,情況才變得惡劣起來。科學家計算出這次爆炸的威力是毀滅廣島原子彈的10萬倍。當龐貝的居民開始逃往避難所時,火山灰開始飄落在他們身上,覆蓋了一切,很快堆積了幾釐米。
隨著時間的推移,火山灰繼續下落。這座城市被埋在幾米深的廢墟中,建築物的屋頂在重壓下開始坍塌。那些沒能逃出來的人在任何他們認為可以保護他們的地方尋找避難所——靠近牆壁或與親人擠在樓梯下。」
然而現在仍有300萬人居住在該火山周圍的地區,科學家預測該地區火山還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