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裡的天文學家葉叔華:天文不是浪漫的工作

2020-11-24 騰訊大申網

工作中的葉叔華院士

在我們頭頂浩淼的宇宙中,有一顆名為「葉叔華星」的小行星,這是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第3241號小行星,1994年經國際天文家聯合會批准,將它授予了我國在天文行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女性,葉叔華。她不僅涉足了以男性為主體的天文研究領域,更是中國天文史上惟一的一位女天文臺長。

她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然而在跨入該研究領域之前,天文學並不是她的最愛。她和許多文藝女青年一樣鍾情於文學、古典音樂,最後秉承父意改考了數學,這也促使了葉叔華對天文學發生興趣。這一選擇,對葉叔華的影響至少有兩樣:一是成為當時國內天文界寥寥無幾的女大學生之一,二是結識了後來的先生程極泰。

執著戰勝枯燥 計時精度世界排名從末尾到第二

1951年,葉叔華敲響了徐家匯觀象臺(上海天文臺的前身)的大門。在此之前,這裡還沒有女性研究人員。簡陋的辦公環境,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無數次重複性的觀測、計算……在被問到天文是浪漫的工作嗎?葉叔華笑了:「不!一點都不浪漫!」

徐家匯觀象臺自1884年起開始授時工作,1914年開始承擔時間訊號的無線電發播任務。但是直到上世紀40年代末,該臺技術仍然很落後,設備異常陳舊,授時工作遠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要,世界時的精度測量長期在世界排名墊底。新中國成立後,國防、軍工及測繪等應用部門對授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快發展,努力提高授時精度。1958年起,徐家匯觀象臺便著手籌建我國自己的世界時綜合系統,葉叔華勇敢地挑起了這份重擔。

精確的時間標準,是通過天文觀測和一系列複雜的計算處理後獲得的。在某些尖端領域計時精度要求達到千分之一秒甚至更小的誤差。「你只要有一點點疏忽,數據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對著這樣一份近乎呆板的工作,葉叔華和同事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因為國家需要,交給你做,你當然要努力把它做好。」。葉叔華曾遭遇一位測繪工作者當面指責:「我們不用你們的時間數據還好一些,用了反而把事情搞砸了。」葉叔華說當時也很生氣,同時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出原因,「究竟是哪裡做得不好,一定要把它做好。」在枯燥的數字記錄中她也逐漸理解到時間工作的意義。

到1963年,我國世界時的精度已從建國初期的世界倒數第一走到世界第二,不但能滿足國內各部門的需要,在國際上也揚眉吐氣。1965年,我國結束了採用別國精確時間訊號的歷史,經過國家鑑定,我國的綜合世界時成為國家基準,從1966年1月1日起,「北京時間」沿用至今。

牛棚裡走出女院長:擺脫洋拐棍 我們的速度讓國際震驚

然而就在這之後,葉叔華經歷了「一天一世界」的變故。文化大革命的到來瞬間關閉了她天文事業前行之門。6年間,她經歷了從牛棚到廚房洗碗工再到油漆學徒工的生活。

6年間,外面的世界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發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6年間,葉叔華即使身在牛棚,她的心仍無時不刻地關心著國內天文事業的發展。

1972年,走出牛棚的葉叔華恢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圖書室查閱國際天文學界的最新進展。「看到國外已經採用射電望遠鏡,用全新的技術方法把時間測量精度提高了幾十倍。」當時葉叔華內心受到的震動可想而直知,「難道我們好不容易趕上的國際水平,又要掉下去了嗎?」作為一個有戰略眼光的科學家,葉叔華發現當時國外VLBI射電天文技術已經開始廣泛應用於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及深空探測,並已初步驗證了它的高測量精度和高解析度。

VLBI(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是一項可以獲得最高空間角解析度並實現高測量精度的觀測技術,可用於研究天體的精細結構及其精確定位。一個完整的VLBI觀測系統通常由兩個以上射電望遠鏡觀測站和一個數據處理中心組成。簡單來說,就是把位於各地的多架射電望遠鏡聯合起來,達到一架「超大望遠鏡」的觀測效果。

葉叔華看到了VLBI技術對我國的天文學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的可能性,於是她大膽提出在我國發展VLBI技術。該建議得到了當時的上海天文臺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決定建立射電天文研究小組。此後,在葉叔華的推動下我國建成了VLBI觀測網絡,奠定和發展了中國的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的基礎,從而改變了中國天文事業的格局,縮短了中國與世界天文界的差距。此後,VLBI技術也被運用於嫦娥探月工程,為飛船定軌工作提供了保障,充分顯示其在航天領域中的巨大潛力。

1981年,葉叔華出任上海天文臺臺長,成為迄今中國天文史上唯一的一位女臺長。她開始致力於先進水平天文儀器和技術手段的建立,進行更為精確的觀測。隨著改革開放起步,葉叔華意識到,天文觀測必須與國內外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她率團赴美、法等天文行業先進國家訪問,在以男性為主體的天文研究領域,葉叔華贏得了特別的尊重和讚賞。

退休後的葉叔華,也從未停止她探索天文的腳步。她一直積極參與推動65米口徑大型射電望遠鏡系統項目建設。該項目曾被列入201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於2012年10月28日正式落成。這臺亞洲最大、國際先進的65米射電望遠鏡,在發射「嫦娥三號」、火星探測器等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今後我國各項深空探測任務,逐步建成國際先進水平的深空探測地面站,更好地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做好儲備。

「與浩瀚宇宙相比,人生不如意微不足道」

葉叔華潛心於天文事業研究的同時,也是一名熱心社會科普事業的「志願者」。她經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青少年學生指導科學實驗活動、作科普報告、在廣播和影視媒體上講課,並參與編輯了新版《十萬個為什麼》等科學普及著作。

她常說,科學工作者自身就是科普的最大得益者。自己從一張白紙到成為天文學領域的專家,也是受到大量天文科普作品的啟發和影響。上海天文臺曾有一位年輕的天文工作者對她說,「葉先生,你知道嗎,就是因為當年我有機會作為一個業餘天文愛好者和您一起去漠河,親眼見證了日全食的整個過程,被天文的魅力深深感染,才從此決定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在葉叔華60多年的天文生涯中一直讓她念念不忘的就是要在上海建一座科普性質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項目,前前後後40年,歷經了幾代領導人和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和推動。2010年7月,葉叔華院士再次進言,2012年3月,經過廣泛調研和協商,才終於完成了項目的功能定位、選址考察。2014年1月終於獲得立項批覆。建成後的上海天文館將成為市民科學普及和文化休閒生活的又一重要場所。

葉叔華之所以如此堅持要建天文館,是因為她深知天文科學對提升一個國家綜合科技實力的重大意義。將更有利天文知識從高高在上變得平易近人。這其中更包含了她個人對於天文系統的哲學思考。「天文有助於拓寬一個人的世界觀、宇宙觀。宇宙如此浩瀚,人只是其中的滄海一粟。每一個個人作為獨立的存在,都應該珍惜自己短暫且唯一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儘可能地去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意義和價值並不等同於功成名、升官發財,而是盡己所能地做最好地自己,無愧於心。」「人啊,難免會遭遇各式各樣的不如意,但與浩瀚的宇宙相比,真的不足道也。」

勇於衝破玻璃天花板的女科學家

採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葉院士才喝了第一口水。她的反應之快速、思路之清晰,讓我們暫時忘記了她87歲的高齡。在此次專訪之前,也曾多次聆聽葉叔華院士為普通市民做的科普講座,她總是很樂意把看似高深的天文知識,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給每一個對天文感到好奇的人。行業內和媒體都稱葉叔華為「葉先生」。她的謙虛、隨和讓人印象深刻。她笑侃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對GDP的「貢獻」太少。平日甚少購物、來來去去那幾件衣服穿了幾十年,一輩子都在用國家經費搞科研。雖在國內外獲得獎項無數,但談到她經歷的每一個重大項目時,她也總是淡淡一句:「所有的工作都是和同事們一起做的,我只是帶個頭。」

除了成功的事業,葉先生也有著幸福的家庭。在外被稱為女強人,回到家中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賢妻、良母。與大學同學兼丈夫程極泰教授兩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作為女性,我從來不會刻意去想要壓倒、戰勝男性,只是儘自己本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

葉先生坦言,當下社會普遍有著女性難以衝破所謂「玻璃天花板」的印象,總認為女性的上升空間受到各種方面的制約。但在她看來,衝不衝得破「天花板」,關鍵還看自己。「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我帶團到法國,那是我第一次出國。送別的時候,主辦方很熱情,說:為女天文臺長乾杯。我記得我當時說,50年以後,希望女天文臺長能跟男臺長一樣多了,就不用專門為女性乾杯了。現在看來,我講的過於樂觀了。男女不平等的是思想,不是一句口號、一個政策那麼簡單,得從人們的內心改變才行。當然,這個進程正在加快,我相信會越來越快。尤其在科學領域,女性與男性的機會是均等的,且女性有著精細、敬業的先天優勢,只要你鍥而不捨地去做,總會有屬於你自己的成就。」

動動手指,隨時查詢交通違法!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騰訊大申網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騰訊大申網微信(微信號:dashenw)

  • 新粉絲回復【新人】可參與搶樓,有機會贏取QQ公仔!
  • 1.回復關鍵字「真愛」,可以獲取粉絲卡,有機會贏取能刷地鐵卡搶微信紅包的智能手錶哦 !
  • 2.你也可添加大申君私人微信號「dashenwzb」,各種聊天群等你進哦!

相關焦點

  • 衝破玻璃天花板的天文學家葉叔華:天文不是浪漫的工作
    她不僅涉足了以男性為主體的天文研究領域,更是中國天文史上惟一的一位女天文臺長。   她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然而在跨入該研究領域之前,天文學並不是她的最愛。她和許多文藝女青年一樣鍾情於文學、古典音樂,最後秉承父意改考了數學,這也促使了葉叔華對天文學發生興趣。
  • 葉叔華:用天文承載浪漫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她也是第一位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擔任副主席的中國天文學家。天空中有一顆星星以她的名字命名——1994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有關委員會批准,紫金山天文臺把該臺發現的小行星3241號命名為「葉叔華星」。  這樣一位成就卓著的天文學家,最初的夢想卻是文學。葉叔華為何選擇天文學這條道路?她與天文學之間又有怎樣的「姻緣」?
  • 葉叔華:用天文承載浪漫(完整版)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她也是第一位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擔任副主席的中國天文學家。
  • 「北京時間之母」——93歲院士葉叔華的「天文人生」
    投身天文事業68載,被稱為「北京時間之母」,一顆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是國際上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我國戰略科學家;她是我國綜合世界時系統的奠基者,也是天文地球動力學的開拓者。她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葉叔華的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數學天文系畢業照(1949年6月)觀象臺裡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員與葉叔華約見的地點就在她的辦公室,如今93歲高齡的她,依然會在每個工作日來到上海天文臺工作。「現在的女記者多嗎?大概佔比多少?」
  • 葉叔華院士—中國十大傑出女性之一,著名天文學家,第十屆中國人大...
    提升我國世界時測時精度 葉叔華的第一份工作,是測算標準世界時,這在測繪、國防、科研等很多領域都有應用。 世界時,是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準,通過天文觀測,再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計算處理後得到的標準時間系統。
  • 對話著名天文學家葉叔華: 吃不了苦,做什麼科學家
    ◆天文學家葉叔華 晚報 何雯亞 攝□晚報記者 孫立梅 報導  談從政  我有一點士大夫思想,不為五鬥米折腰每個人的志向不一樣,我的思想成形是在中國的古書裡,有一點士大夫思想,不為五鬥米折腰,不求官、求財。在這方面我和老伴的想法是一致的,實際上我們家非常簡單。我中午在天文臺食堂吃飯,多買一些帶回家當晚飯。我們對物質的要求不高,以前過的日子比現在艱苦得多。
  • 逐夢不止的葉叔華:我只是一粒...
    步履輕巧,耳聰目明,今年6月就將年滿94歲的葉叔華,領著記者來到天文大廈9樓,掏出小棉布包裹著的門禁卡,刷卡步入走廊,來到盡頭的901室,用小銅匙開門......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學家葉叔華「辦公室有點亂,都不好意思請你們進來......"葉叔華微笑著,兩眼好似彎月,嘴角深深的兩個小酒窩,令眼前這位慈祥可親如鄰家奶奶的天文學大家越發平易親和。
  • 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長:我的「大膽」與「魯莽」 | 造就Talk·葉叔華
    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長。」——她推動了許多大型天文項目的發展,更促進了中國天文觀測的國際合作。在幾十年的生涯裡,她憑著自己對科學的熱情和執著推動了許多事。但是因為時間不斷流動,標準不是不變的,我們一定要想辦法保持它。後來確實很長時間一直都保持不變,我們的觀測水平國際上也是看得見的。所以到後來我有機會到法國去開會,也到前蘇聯去,也遇到前蘇聯的同行,彼此沒見過面,但是都認可彼此的工作,大家還是像老朋友一樣。
  • 6月最浪漫天象傳聞不靠譜 天文學家:普通天象
    最近一份「6月最浪漫時間表」在網上熱傳,很多網友準備用天文望遠鏡觀測。但昨天記者聯繫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得知,所謂的「6月最浪漫時間表」只是普通天象。  觀星熱帶熱度假屋  哥白尼一生都沒見過的水星,農曆蛇年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每小時上百顆的浪漫流星雨,特別是在這份不知由誰制定的「6月最浪漫時間表」最後一句:「如此美好的初夏夜空,期待嗎?
  • 「6月最浪漫時間表」傳聞不靠譜 天文學家:普通天象
    原標題:6月最浪漫天象傳聞不靠譜 天文學家:普通天象  「6月13日和21日,我們用肉眼就能看到哥白尼一生都未見過的水星。6月23日是農曆五月十六,當晚超級月亮將美到窒息。16日和27日分別是天琴座和牧夫座流星雨,後者據說每小時上百顆。」最近一份「6月最浪漫時間表」在網上熱傳,很多網友準備用天文望遠鏡觀測。
  • 諾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探索外星生命是天文學家的浪漫
    10月27日,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瑞士天體物理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在上海接受記者專訪時談起野外觀測趣事,稱探索外星生命是天文學家傳承千年的浪漫情懷,現代科技使之變為可能。他指出,關於天文總是會有些浪漫情懷的,我也做過非常多的天文觀測,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地方,南非、智利等等。做這些觀測的時候,我不喜歡使用手電筒,哪怕是在野外的時候也是如此。所以你的眼睛就會變得很敏感,在那一瞬間,你會發現一個璀璨奪目的星空,而現代科技終於讓我們有機會尋找問題的答案。
  • 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近期《開獎啦》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她便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1994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有關委員會批准,紫金山天文臺將新發現的3241號小行星命名為「葉叔華星」。(一)從葉奶奶的名字葉叔華可以看出,「叔」,排行老三的意思,想必葉奶奶出生於書香門第,難怪葉奶奶會喜歡古文。從小就喜歡古文的葉奶奶卻被父親告知現在正在打仗,古文可能支撐不了她以後的生活,葉奶奶想了想那就學習數學吧,以後當個數學老師也好。
  • 天文專家稱「六月最浪漫時間表」不靠譜(圖)
    天文專家稱「六月最浪漫時間表」不靠譜(圖)  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通過對比同一片天空範圍內的紅外線和X射線背景信號,發現許多黑洞伴隨宇宙首批恆星誕生的。  天文學家們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得出結論:紅外信號的每五個源頭中有一個就是黑洞。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卡什林斯基稱:;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黑洞是至少20%的宇宙紅外線背景信號的源頭,這意味著在首批恆星時代這些以氣體為能源的黑洞活動較為強烈。
  • 天文學家建議情侶們參加「環球之夜」活動,星空下的情人節更浪漫
    而近十幾年來,情人節在中國也十分流行,中國的年輕人也十分看重這個節日,年輕的情侶們會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代表著浪漫和愛的玫瑰花和巧克力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很遺憾,當前我國時逢「新冠」肆虐,情人節逛街或聚餐顯然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過一個浪漫的情人節呢?在此,天文學家對情侶們如何浪漫地過這個情人節有一個獨特的建議:在星空下數星星!
  • 住在牛棚的科學家
    但是在一堆照片裡,有一位帥到離譜的,並不是流量,也不是明星的人,讓大家驚嘆,了解之後,大家都說,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國民男神。他就是中國科學家——王德民院士。50年代的中國石油情況,現有水平根本無法量產,完全依靠進出口,原本在北京有著優越工作的王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