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2020-12-05 社會事共分享

近期《開獎啦》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她便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1994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有關委員會批准,紫金山天文臺將新發現的3241號小行星命名為「葉叔華星」。

今年已經91歲高壽的葉老給我們什麼樣的人生啟示呢?

(一)從葉奶奶的名字葉叔華可以看出,「叔」,排行老三的意思,想必葉奶奶出生於書香門第,難怪葉奶奶會喜歡古文。從小就喜歡古文的葉奶奶卻被父親告知現在正在打仗,古文可能支撐不了她以後的生活,葉奶奶想了想那就學習數學吧,以後當個數學老師也好。

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就填了數學系,沒想到數學跟天文合併在一個系,在大一學習了天文,開闢了以後的天文之路。葉奶奶說一個人的興趣會改變,出路也會改變,未必當初就想學的是現在所學的東西,未必以後做的就是現在學的東西。

(二)即使91歲高齡,也堅持每天按時上班,從不懈怠。午飯自己去食堂打飯,用葉奶奶的話來說就是,別人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這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不可或缺。這恰恰體現出她的樸素,不擺架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工作不分大小,當代青年才俊以後成為大家也好,小家也罷。只要所學的能夠為社會做貢獻就好了。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都是一份很珍貴的貢獻。這是葉奶奶的心裡話,應該尊重每一位工作者。

(四)一天到晚的找到局長申請做幹涉儀,得到允許後,還得做25米長的天線,葉奶奶找到當時的電子工業部的局長,問道:能不能做一個25米的射電望遠鏡?局長沒有抬頭,說不能,繼續批他的公文。過了一會兒局長抬頭看見她還沒走,就問還要做什麼?她回答道:能不能見部長?於是在部長那裡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葉奶奶說,你看,人有時候臉皮厚一點就能做成事。因為葉奶奶喜歡學習讀古書,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啟發了她,看過的故事記在心中,不僅是為了看而看,更是為了運用。

(五)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遇到挫折了,氣不過就睡一覺。睡醒了以後呢,回頭想一想,是不是真的盡力了,是不是把所有該走的路都走過了?還沒有啊,然後第二天再去奮鬥。

看到葉奶奶給的啟示,心中自然是欽佩她,但是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學習他人的長處為自己以後的路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北京時間之母」——93歲院士葉叔華的「天文人生」
    她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葉叔華的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數學天文系畢業照(1949年6月)觀象臺裡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員與葉叔華約見的地點就在她的辦公室,如今93歲高齡的她,依然會在每個工作日來到上海天文臺工作。「現在的女記者多嗎?大概佔比多少?」
  • 93歲的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我還想做成三件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今年已經93歲了。她近日在「造就Talk」中回顧了上海天文臺的發展歷程,並講述了自己還想做成的三件事。 『開啟中國獨立的世界時工作』 上海天文臺原先是做時間工作的,是東亞地區很重要的一個時間服務臺。
  • 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長:我的「大膽」與「魯莽」 | 造就Talk·葉叔華
    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下載造就當時我們只有上海和紫金山2個天文臺,蘇聯繫統是17個天文臺合作,國際上30幾個天文臺合作,還是相差很遠。最主要的問題是作為一個系統,要長期保持穩定,東搖西擺、忽高忽低不能成為一個標準。所以我們就想辦法使這個系統能保持穩定。
  • 牛棚裡的天文學家葉叔華:天文不是浪漫的工作
    工作中的葉叔華院士在我們頭頂浩淼的宇宙中,有一顆名為「葉叔華星」的小行星,這是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第3241號小行星,1994年經國際天文家聯合會批准,將它授予了我國在天文行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女性,葉叔華。
  • 衝破玻璃天花板的天文學家葉叔華:天文不是浪漫的工作
    」             87歲院士葉叔華:一顆星星以她命名  東方網記者解敏9月15日報導:在我們頭頂浩淼的宇宙中,有一顆名為「葉叔華星」的小行星,這是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第3241號小行星,1994年經國際天文家聯合會批准,將它授予了我國在天文行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女性,葉叔華。
  • 葉叔華:用天文承載浪漫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她也是第一位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擔任副主席的中國天文學家。天空中有一顆星星以她的名字命名——1994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有關委員會批准,紫金山天文臺把該臺發現的小行星3241號命名為「葉叔華星」。  這樣一位成就卓著的天文學家,最初的夢想卻是文學。葉叔華為何選擇天文學這條道路?她與天文學之間又有怎樣的「姻緣」?
  • 葉叔華院士—中國十大傑出女性之一,著名天文學家,第十屆中國人大...
    這就是傳奇的葉叔華。坐在記者對面,87歲的葉叔華說:「在科學研究這座高山險峰上,我能望到好風景,卻爬不動了。不要指望我們還能做什麼偉大的事情,該讓年輕人來探索。」葉叔華現在還會參加一些重要會議,但其餘精力放在科普活動上。 在物質上,葉叔華幾乎沒有追求。她扯著身穿的襯衫說:「這是我幾年前在城隍廟小店買的,好幾件衣服一起,很便宜。」
  • 葉叔華:用天文承載浪漫(完整版)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她也是第一位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擔任副主席的中國天文學家。
  • 逐夢不止的葉叔華:我只是一粒...
    01與葉叔華相約專訪,緣起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那天凌晨,已鮐背之年的葉叔華來到位於佘山的上海天文臺VLBI深空探測指揮控制中心,她要與天文臺的同事們一起,共同見證激動人心的那一刻。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南大再添一名「天文臺臺長」!
    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工程經理部經理,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首席科學家,國防科工局空間碎片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白金明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白金明,1988~1991年在南京大學就讀,獲理學碩士學位。
  •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迎來新臺長
    地處江蘇南京、享有「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之稱的紫金山天文臺已於近日迎來新臺長。趙長印趙長印,男,1966年10月出生,籍貫陝西省周至,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1993年4月參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圖)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與「北京時間」聯繫在一起,首張黑洞照片用的技術她最早在中國...
    當時的時間信息由上海天文臺負責提供,一位測繪專家批評:「不用你們的結果還好,用了你們的結果,反而把我們的工作都搞壞了。」葉叔華當時負責給國際時間局寄送徐家匯觀象臺的測時結果,一次對方來信詢問,為何提供的數據每半個月會有波動?葉叔華琢磨後發現,有個15天周期的修正值沒有加進去,以前精確度低影響不大,但隨著測時精度的提高,影響就大了。這個修正值20多年來都沒有人注意到。
  • 中國兩大天文臺臺長聯署澄清「曙光之爭」
    中新網杭州11月12日消息:中科院北京天文臺名譽臺長王綬琯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陸本魁近日聯合籤發新聞公告,對鬧得沸沸揚揚的「曙光之爭」作了科學闡述。  公告全文如下:  最近,新聞媒體反映了公眾對於2001年1月1日中國大陸上「第一日出(即通常所說的第一縷陽光)」的地點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即,一說在浙江省的石塘鎮,另一說在浙江省的括蒼山,對此提出疑問。由於兩者採用了不同的「日出」時刻的定義,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石塘鎮作為2001年1月1日中國大陸的「第一日出」的計算沿用了2000年1月1日「第一日出」的計算方法。
  • 香港天文臺臺長:將與內地共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天文臺正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打造服務亞洲乃至全球的「航空氣象中心」,打破西方的壟斷,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共享航空氣象信息。香港天文臺全天24小時對氣象、地震、輻射等多方面提供預報和監測,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政府公共服務部門之一。
  • 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共議航空氣象事業發展
    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莊白羽報導  4月19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岑智明和香港天文臺助理臺長劉心怡,雙方就推動氣象服務及航空氣象發展交換意見。
  • 李春來、薛隨建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圖/簡歷)
    李春來、薛隨建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圖/簡歷)2014-08-22 10:05:55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8月22日電(崔小粟)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幹部任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