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在紫金山天文臺
組織召開主要領導調整宣布會議
趙長印校友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
南大再添一名「天文臺臺長」!
此前,已有嚴俊、趙剛等多位校友
擔任中國天文機構的重要領導人
南京大學天文系校友們表現亮眼
當然離不開南京大學天文學超強的實力
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
南京大學天文學排名全國第一
2020年7月25日
由南京大學自主研發的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
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
下面,和小藍鯨一起
來看看這些優秀的「天文臺臺長」校友們!
趙剛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
趙剛,1990年在南京大學天文系獲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光學天文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The Local Universe」科學組織委員會委員,LAMOST科學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
嚴俊
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
嚴俊,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1995年畢業於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7年7月~2018年6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工程經理部經理,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首席科學家,國防科工局空間碎片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主任。
白金明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
白金明,1988~1991年在南京大學就讀,獲理學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高能天體物理。曾被評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活動星系核及伽瑪暴的觀測與理論研究」獲省級一等獎。
汪敏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副臺長
汪敏,1983~1987年在南京大學就讀,獲理學學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太陽射電天文和射電天文技術方法。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日冕和日冕物質拋射的雷達探測方法研究」,曾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王娜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臺長
王娜,198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臺長、黨委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主要從事射電天文、 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相關技術研究。
沈志強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
沈志強,1986年在南京大學天文系獲學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主要從事射電天文學中的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及其在天體物理中的應用研究,已發表SCI論文130餘篇。領導的一個國際合作小組的工作「發現了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是超大質量黑洞的最新證據」入選「2005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陶雋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
陶雋,南京大學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畢業,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參加工作,2000年上海天文臺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2010年任研究員。目前兼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員、上海天文學會理事等職務。
從事活動星系核光變的研究和太陽系小天體的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目前主要從事科技管理工作。
趙長印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
趙長印,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現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研究中心」創新團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重點實驗室主任,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IADC)監測組副組長,國際宇航學會近地天體技術委員會成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對衛星動力學應用前沿有很深的研究。近年來,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負責主持了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科工局、中科院等多項重要項目,在衛星動力學、空間目標與碎片探測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毛瑞青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
毛瑞青,1986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現任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銀河系以及近鄰星系中分子雲與恆星形成的觀測研究。以毫米波亞毫米波分子譜線以及塵埃連續譜作為診斷工具,利用國際先進設備觀測研究銀河系大質量恆星形成區以及近鄰星系中分子氣體的物理和化學特徵。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SCI引用七十餘次,合著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叢書《天體物理中的微波譜線診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十一五重點項目主要成員。
吳雪峰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
吳雪峰, 2000年南京大學強化部本科畢業,2000~2005年南京大學天文系碩博連讀。現任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紫金山天文臺高能時域天文研究團組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
來源 | 「TOP大學來了」、各天文臺官網、「軟科」
整編 | 張留盼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文字及圖片轉載自「TOP大學來了」、各天文臺官網、「軟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