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哭了,中科大笑了,戴子高教授投奔中科大,南大痛失一名長江

2021-01-13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中國物理學領域有三大巨頭高校: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作為百科之母,是綜合性大學必爭之地,所以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都全力搶奪,如果物理領域丟了,那綜合性大學就瘸腿了。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理學為主,外號:中國物理大學,對物理領域更是當仁不讓。

物理分出的工科,佔所有工科總數的90%,什麼機械、電氣、水利、交通、兵器、測控、土木橋梁、核技術、力學、航空航天、電子、通信等全是物理分出來的。

而在理學方面,除了物理學這個大領域,其實物理學在理學領域也分了一些小學科出來,比如:天文學,大氣學。

今天咱們就講講,天文學這個領域的競爭,而這個領域兩巨頭是: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近期有一則消息: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離開南京大學,加盟中國科大天文系,這南京大學實力減少了,而中科大天文實力增加了。

據中科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消息,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已入職中國科大天文系,「目前還在走流程」,但目前南京大學官網上戴子高教授簡介依舊保留,預計將在春節後才會有正式變動的消息。

據說在在一個月前,消息就傳出戴子高教授要離開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系教授」了。

戴教授,本科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在中科院就讀,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認曾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一、二等獎,並在多個頂級期刊包括Science2篇、Nature Physics等子刊4篇論文,是衝擊院士的大熱門人物,不過據說三次都是缺臨門一腳。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目前是國內實力最強的天文學院,沒有之一,前身天文學系創建於1952年,因為南京大學天文系是全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而且擁有目前國內唯一的天文學一級重點學科。

目前南京大學天文學院有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曲欽嶽院士、蘇定強院士、方成院士、孫義燧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

戴子高不但是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而且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另外戴子高教授被評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所以戴子高出走,對南京大學是一個重大損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呢,背靠即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所以實力不俗,因為2016年起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紫臺)教育歸口單位由中國科學院大學變更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大),所以中科大天文突然猛了起來。

不過綜合來講,中科大天文專業實力比南京大學還是差點。

估計中科大給了不少許諾,不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不過在中國,外來人一般會受到內部人的排擠,當年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倆院士候選人窩裡鬥,南大教授王牧通過博文實名舉報同事聞海虎,最後都玩完的事情可沒過去幾年。就因為聞海虎到了南京大學,南京大學挺他當院士,結果南大本土的王牧不服氣了,最後兩敗俱傷。所以戴子高教授也要明白這個事情啊。

老鐵們,那麼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天文系引入強援,戴子高教授加盟,南京大學只能默默流淚
    因為一位重量級人物加盟中科大天文系,離開了南京大學。中科大笑彎了腰,南大卻只能在角落默默流淚。那麼此人何許人也?天文領域的人肯定聽說過——戴子高。戴子高教授研究方向包括中子星、伽瑪射線暴、快速射電暴、超亮超新星、宇宙學等。他和合作者共發表SCI論文234篇,絕大數論文均發表在國際天文一流核心刊物上,連續五年入選ESI(或IOP)高被引作者榜單。
  • 盤點高校頂級班型——復交、浙大、南大、中科大!
    致遠學院是上海交通大學將集全校之力舉辦的,還得到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有力支持,聘請一批國際一流大學知名教授,以及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擔任主講教師。1/3左右課程由國際著名教授親自授課。
  • 南大教授入職中科大!
    12月24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消息,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已入職中國科大天文系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科大施汝為系列講座第十五期《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公開介紹資料顯示,講座報告人戴子高「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高考志願: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如何選擇?
    前幾天,有位考生考的比較好,但也非常糾結,他在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之間,不知道如何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幫這位考生分析下。北航是1992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當時僅有14所大學入選;南大是2000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同濟是最後一批2003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 因此,有網友說,果斷選擇南大物理,北航和同濟跟南大不在一個檔次,從學校上來看,南大肯定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也有網友提出,從選擇專業的角度來說,南大物理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 南大女教授百餘論文404 當事人:在學術圈待不久了
    (原標題:南大調查教授百餘篇論文被撤事件 當事人:自己在學術圈待不久了)
  • 「龍蝦眼」背後的南大,南大人眼中的星辰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李志遠教授與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的蘇萌教授為該項目的聯合發起人。它將成為國際上首顆在軌工作的應用了龍蝦眼聚焦X射線技術的空間探測衛星,承載著人類對解開未知之謎的渴求,飛入茫茫無盡的宇宙,與星辰比肩。包括央視網、新華社、澎湃新聞、新華日報、南京大學官微在內的眾多媒體紛紛報導了這一喜訊,隨後,它還衝上了微博熱搜榜,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
  • 這六所大學屬中國高校第一陣營,南大中科大稍弱-ESI大學排名分析
    從論文數量和他引次數(可以理解為論文質量的指標)上已經逐漸與後面南京大學和中科大拉開一些差距,前六名論文數量基本在7萬以上(最後一名的復旦也約5萬),他引次數約70萬,而第七名的南京大學僅有50多萬。傳統第一集團的2+5(清華北大+復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中的南大和中科大有一些掉隊,而原中科院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憑藉旗下散布於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和眾多院士一舉拿下第一名。看看人家學校的實驗室數量就夠震驚的啦!
  • 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TOP小編」對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進行了統計,看看哪家高校人才培養率最高,排名結果如下:北大、南大、科大校友位居前三作為高端科技人才的贊助項目,國家傑青」的人才數量是體現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已然成為高校必爭的人才項目。
  • 南大慕課|在家聽聽南大的「生物課」
    在此,小藍鯨給大家提供一個選擇:看看南大慕課吧!本期,小藍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生命科學類課程。本次開放的73門在線課程中,共有6門生命科學類課程,均由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老師們開設,分別為植物與人類,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化學,代謝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
  • 南大環境:公司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積極發揮生力軍作用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2月2日訊,有投資者向南大環境提問, 請問貴司,對於長江水域的規劃、設計、勘察、治理可否有所參與?謝謝!公司回答表示,我司深入貫徹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積極發揮生力軍作用,如招股說明書中介紹了「南京市星輝社區長江岸邊堆放固廢危險特性鑑別項目」「長江(江蘇段)區域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及應急響應體系項目」「長江流域某公司船舶洗艙水接收轉運處置服務」等部分代表性項目。
  • 一個「南大」幾家搶——新興縮略詞帶來的煩惱
    一個「南大」幾家搶,說的是幾年前的一樁公案。2015年,南昌大學在其官網發布《南昌大學章程》,將其簡稱定為「南大」,這就與早就約定俗成的「南京大學」的簡稱重複,引發了輿論關注。討論中,人們聯想到南寧大學不叫南大就只能叫寧大,可寧夏大學、寧波大學又有問題了;寧夏大學叫「夏大」就與「廈大」讀音重合了。
  • 南大教授緬懷恩師:他教會了我們...
    閔乃本院士 南大供圖  記者從南京大學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  閔乃本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
  • 南大教授梁瑩回應被指學術不端:犯過錯但後來很努力,已提出辭職
    同時,有南大學子反映梁瑩教學態度極不端正,常常早退、上課念課件、吃零食、玩手機、缺課、讓學生幫做私活等情況。 24日下午,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梁某涉嫌學術不端等師德問題的說明》,稱學校高度重視媒體報導,立即責成相關部門按照規定和程序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如果屬實,南京大學將依據教育部和學校相關文件規定,依規依紀進行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 快訊| 這位南大校友出任香港大學副校長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說,張翔教授具備出色的學術地位和領導能力,他的正直,他的遠見,他的管理能力,以及他人際交往和溝通技巧的有效性,使他成為符合理事會通過的標準的合格候選人。他相信,張教授將帶領香港大學達到下一個卓越的水平。  張翔生於江蘇南京,198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是享譽世界的南大校友之一。
  • 中國科大天文系引入「強援」: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加盟
    12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天文學系工作人員處獲悉,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已入職中國科大天文系,「目前還在走流程」。此外,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科大施汝為系列講座第十五期《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公開介紹資料顯示,講座報告人戴子高「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我為新生代言|常州市華羅庚中學李逸凡:遇見南大
    編者按:2020級小藍鯨們已經來到南大,開啟屬於他們的四年大學生活,這裡有深厚的南雍學脈、有不受限的多樣可能,萌新們自然也有對大學的滿心期許。「我為新生代言」活動第三十八位分享的同學是畢業於常州市華羅庚中學的李逸凡。
  • 2019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地球科學類項目統計:南大位列第一!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南大地球科學相關專業以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招生,該大類包括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等五大學院的眾多學科,南大這一學科群實力在全國可謂首屈一指。學院現有教職工156名,教授68名、副教授42名、其中,中科院院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青年千人5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3人。在教育部學位中心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地質學科被評為A+。
  • 非要上南大!《小歡喜》帶火的南大天文系原來這麼牛!
    引發熱議的就是劇中英子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報考南京大學,並直言「這是我的夢想」網友評論也炸了南大學子還有夢想報考的南大小夥伴們紛紛留言,為南大打call南大天文學科一直以其雄厚的實力穩居全國專業排名第一在南大讀天文系是什麼樣的感受?
  • 南大教授論文被撤 涉及抄襲一稿多投等問題
    原題:南大教授論文「蒸發」:數據刪得掉,學術臉面撿不回科學精神論場寫論文也好,寫文章也好,入行第一課,老師都會講: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名字。要知道,即便有一天你人已經不在了,你的名字連著你曾經寫過的文章還留在報紙上、雜誌上、書上。
  • 以心觀星、錘鍊「金課」, 南大李向東教授央媒傳「金」話宇宙
    愛學習的小南們看過來,南大天文又要吸睛!聽李教授一席談~聽課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向東教授是如何看待這門課程的吧俄羅斯文學大師契訶夫說「科學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東西」。現代自然科學為理解各種自然和社會現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深刻影響了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