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地球科學類項目統計:南大位列第一!

2021-01-13 南京大學

8月16日,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正式揭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的公告表示,今年決定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00項,共有來自196家單位的600位申請人入圍國家優青。統計得出:地球科學類2019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按照單位依託單位統計:南京大學共計7人,位列第一。

南京大學獲得者名單

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該學科的評估結果:南京大學評估為「A+」,無疑是該領域的霸主,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本次地質科學類的「優青」入選人數眾多。

學科評估結果

入選國家優青有多難

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近幾年國家優青的資助率均低於10%。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還會存在很多牛人有著申請傑青的條件,卻由於各種原因轉而申請優青,而且優青的平均年齡相比傑青要年輕好幾歲,很多優青還遠遠未到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在未來更進一步。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大地球科學相關專業以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招生,該大類包括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等五大學院的眾多學科,南大這一學科群實力在全國可謂首屈一指。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歷史上曾經創下過多個「第一」佳績:這裡是國內最早的地質系之一,在1984年就培養過我國第一個地質學博士,地質學科評估一直位列全國最好之一。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起源於1921年成立的國立東南大學(後更名為中央大學,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南京大學)地學系,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為竺可楨先生。目前學院設有三個系,分別為地球與行星科學系、水科學系和地質工程與信息技術系。學院堅持理工結合性質,師資力量雄厚,科研碩果纍纍。學院現有教職工156名,教授68名、副教授42名、其中,中科院院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青年千人5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3人。在教育部學位中心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地質學科被評為A+。伴隨著中華民族崛起的歷程,從這裡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棟梁巨匠,先後有29位兩院院士在這裡學習和工作過,還培養了2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培養的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39人,在學界、政界、商界等各個社會領域人才輩出。

南京大學「本科生國際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

南大「大地學」不僅能為你提供一流的培養環境和平臺,而且還會通過聯合科考的途徑帶你去貝加爾湖畔感受李健的旋律,去萊茵河岸遇見最美的歐洲,去愛琴海邊追隨詩與遠方,去阿爾卑斯山探尋人間的天堂。

在南大這些是能行走世界的專業。

南京大學2019年國際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聯合出徵儀式

最完備的實踐環節是建設「最好本科」的必備條件,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也一直堅持並貫徹著這樣的教學理念。早在2004年起,南京大學在地學傳統野外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延展探索出地學類國際化野外實踐教學模式。

2017-2018年,學校將國際科考模式延伸到思政教育、醫學、社會學、生物醫學工程考古學、藝術與文化創意等學科。2019年,南大開展18個「本科生國際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覆蓋11個學科專業領域,科考足跡將遍布美洲、歐洲、亞洲、澳洲、非洲五大洲。今年夏天,來自各系科的18支團隊,近450名師生和11名「飛越計劃」高中生已經陸續出發,前往全世界的山川河流、城市鄉村和經濟社會文化科技考察點,在第一現場開啟了又一年度的國際科考之旅。

南京大學「本科生國際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高中生可以通過「飛越計劃」遴選獲得與我校本科生同學一起參與國際科考的機會,提前感受大學學習生活以及與大學生共同感知科研實踐的魅力。目前,全國已有23名優秀高中生參與南大國際科考。

國際科考項目中學生代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趙嘉熙同學;

2019年度「飛越計劃」有9個項目招收了中學生營員。

整理、美編:吳婉蓉

相關焦點

  • 歷屆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南京大學位列高校第二!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了25批,約4025人獲得了這一振奮殊榮。從1994年至2018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76人,位居高校排行榜第二。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統計排名結果(截圖)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國家傑青基金)自1994年設立以來,
  • 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國家傑青基金)自1994年設立以來,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整體資助項目約4000個。
  • 濟南大學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濟南大學教授周偉家成為濟南大學第一位自主培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濟南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周偉家教授申報的「金屬-碳基電催化劑」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濟南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歷史性突破。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揭榜!南大連續位列全國第三
    年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研究方向:信息智能處理與檢索;信息分析與科學評價,情報學學科建設。據了解,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中,我南也是名列前三 :北京大學立項數12項,位居全國榜首;復旦大學立項數11項,排名緊隨其後;南京大學立項數達到10項,與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並列第三位!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MBA中國網訊】8月16日,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揭曉。今年的自然科學基金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全國共有1400多家單位申報的項目獲得立項,立項總數超42000項,絕大多數單位獲批項目數少於50項。
  •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 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他在2019年指導的一項有關電液體燃料的工作,被認為會對儲能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為電網級別電力儲存提供廉價高效的解決方案。2019年,陳擎教授作為中國青年科學家代表,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西北大學2人獲2020年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趙立臣主持的「可積系統與非線性局域波動力學」與地質學系副教授孫聖思主持的
  • 西北大學2人獲2020年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趙立臣主持的「可積系統與非線性局域波動力學」與地質學系副教授孫聖思主持的「構造地質學」分別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均為120萬元。
  • 北大全國第一!22人獲2019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編者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9年獲資助名單正式批准北大22人入選入選人數位居全國第一截至目前依託北大獲「傑青」基金資助者條形圖展示了1994-2019年,北大的「傑青」基金獲資助者人數在不同科學部的分布、變化情況。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
    Science Fund Program Guidelines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Overseas)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獲得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山西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梁成虎)8月18日,山西晚報從省科協了解到,在剛剛公布的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中,太原理工大學李立博、崔豔霞,中北大學唐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上榜。
  • 香港理工大學四位學者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理工大學22日表示,該校四位青年科學家獲得本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每人將獲得120萬元人民幣,直接支持他們在香港進行研究,資助期限三年。據悉,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於2019年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該基金項目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男性未滿38歲,女性未滿40歲),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有望晉身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 西北大學2人獲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趙立臣主持的「可積系統與非線性局域波動力學」與地質學系副教授孫聖思主持的「構造地質學」分別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均為120萬元。
  • 優秀!樂清籍85後科學家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他在2019年指導的一項有關電液 體燃料的工作,被認為會對儲能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為電網級別電力儲存提供廉價高效的解決方案。趙天壽教授(中)、陳擎(左一)及其他團隊成員。2019年,陳擎教授作為中國青年科學家代表,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2019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名單公布
    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公告京科基金字〔2019〕64號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共接收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159項。經初步審查、通訊評審、會議評審、基金委六屆九次全體委員會議審定,擬資助35項(附件1),資助項目經費3500萬元。  現將項目予以公告。
  • ML&NLP頂會論文統計:南大位列全球20強高校!
    2月6日,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講師、劍橋大學客座研究員 Marek Rei 發布了2019年全球「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頂級會議論文統計數據。本次數據統計涵蓋ACL, EMNLP, NAACL, EACL, COLING, TACL, CL, CoNLL, NeurIPS, ICML, ICLR, AAAI等12個行業內的會議期刊論文。Marek Rei研究團隊統計後發現,來自於美國的谷歌公司在2019年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位列全球首位。
  • 樂清籍85後科學家陳擎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2019年蘭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9項
    2019年蘭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9項每日甘肅網8月2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耿睿)8月19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19年度首批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蘭州大學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209項(其中蘭州大學170
  • 人才政策顯成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難度超過面上項目
    海外青年人才加速回國的步伐科技興國,人才是第一要素,隨著國家和地方省份出臺人才項目,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的人數逐年上漲,尤其是國內頂尖高校作為人才儲備,對於高端青年人才的爭奪非常激烈,母校情懷,校友推薦,海外專場招聘會等形式,讓海外有志於從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博士和博士後面對優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