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NLP頂會論文統計:南大位列全球20強高校!

2021-01-11 南京大學

2月6日,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講師、劍橋大學客座研究員 Marek Rei 發布了2019年全球「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頂級會議論文統計數據。

本次數據統計涵蓋ACL, EMNLP, NAACL, EACL, COLING, TACL, CL, CoNLL, NeurIPS, ICML, ICLR, AAAI等12個行業內的會議期刊論文。

Marek Rei研究團隊統計後發現,來自於美國的谷歌公司在2019年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位列全球首位。緊隨其後的是,微軟公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兩者分獲2、3位。

上榜的31家發文機構中高校數量高達23所,中國上榜的高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這充分說明了,近年來中國高校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為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中,南京大學共發表了63 篇文章,ACL(5篇),EMNLP(5篇),CoNLL(0),TACL(0),NeurIPS(11篇),ICML(5篇),ICLR(1篇),AAAI (36篇)。

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廣大考生可以報考國內高校,尤其是排名位於全球前列的國內名校大拿,楊強、周志華屬於世界頂尖學者。

周志華教授其人

周志華教授於1973年11月生,分別於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在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1年1月起,周志華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晉升副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任為教授,2004年4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2003年,周志華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從事人工智慧研究20多年,作為人工智慧國際學術舞臺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機器學習領域的「牛人」,周志華於2016年當選了國際人工智慧學會(AAAI)、美國計算機學會(ACM)、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會士。

加上此前已經是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和國際模式識別學會(IAPR)的會士,他成為在人工智慧相關的五大主流國際學會的華人「大滿貫」會士第一人。」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018年3月5日,南京大學正式下文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成為首家成立人工智慧學院的C9高校。

2018年4月13日,人工智慧學院招生方案確定。擬招收2018年入學本科生80人,其中通過綜合評價招生10人。

2018年5月20日,人工智慧學院正式揭牌;人工智慧學院與京東、曠視、科沃斯籤署首批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實訓基地。

作為C9中的第一個AI學院,南京大學計算機學科在老一輩學術帶頭人奠定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呂建院士領導的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2012、2017 連續三次獲評優秀,名列全國計算機領域第一;形成了一支以周志華教授為首的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團隊。

學院的俞揚副教授入選2018年度國際「人工智慧10大新星」,是本次國內高校(含港澳臺)唯一的入選者,也是唯一在國內獲得博士學位的入選者。

2019年6月,領跑人工智慧教育的南京大學,又率先出版了《南京大學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教育培養體系》,怎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工智慧人才,華人人工智慧領域「大滿貫」會士第一人,南大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教授,帶領學院依然在不斷探索。

圖文 | TOP大學來了

相關焦點

  • 高校近五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統計:清華南大位列前二...
    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國內高校近五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入選情況把!「TOP大學來了」統計了近五年來國內各高校優秀博士論文入選數量,供大家參考。01清華大學位列榜首「TOP大學來了」小編從統計來看,從2016年~2020年這五年間,清華大學有8篇博士論文入選,位居高校榜首!
  • 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TOP小編」對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進行了統計,看看哪家高校人才培養率最高,排名結果如下:北大、南大、科大校友位居前三作為高端科技人才的贊助項目,國家傑青」的人才數量是體現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已然成為高校必爭的人才項目。
  • 國內高校2020年Nature&Science發文統計
    為了顯示高校的真正學術水平,本文只統計一作+通訊,且僅統計研究論文。  「TOP大學來了」從發文學科來看,本年度生物醫學類文章依然是主打學科,2020年結構生物學/新冠肺炎類論文的數量猛增。據小編統計來看,除了南京大學外,發表過3篇及以上頂刊的高校基本上都有生物醫學類論文發表。
  • 「2020全球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青科大列中國內地高校第61位...
    「2020全球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青科大列中國內地高校第61位,創歷史新高!2020全球自然指數: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由自然出版集團基於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追蹤了約6萬篇優質科研論文的作者單位信息,涵蓋了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
  • 非「三高論文」不得報銷,網友:首先把北大和南大核心期刊幹掉!
    不唯SCI論文也是為踏實做科研的工作人員減壓,因為正是大量灌水SCI論文的科研人員魚目混珠,造成資源被搶佔,老實做科研的人員由於成果出得慢,因此倍感壓力。科技部將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所謂三高論文將有各高校和科研單位學術委員會制定,根據專業的不同,保證論文的少而精,同時非「三高論文」不得用科研經費報銷!
  • 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對作者都有哪些要求
    南大核心通過對全國所有符合以下要求期刊: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性期刊,刊期在兩月以下出版,非一刊號多版的期刊,分析其他引影響因子,就是指在統計當年,CSSCI來源期刊文獻引用該刊前2年所登載的文章的篇次(不含該刊自引)與前2年該刊載文量之比;總被引頻次指某刊被統計當年被CSSCI來源期刊文獻所引用該刊創刊以來登載的文章的總篇次(含該刊自引)。
  • 這六所大學屬中國高校第一陣營,南大中科大稍弱-ESI大學排名分析
    近日最新ESI數據公布,中國高校排名穩步前進,數據搶眼。ESI簡而言之就是按照高校論文數量和質量排名,直接反映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中國科學院大學逆轉北大,以全球107名力壓北大的108名,成為中國大陸的第一名。
  • 碾壓眾多985的南科大,這次闖進全球大學30強
    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2020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新鮮出爐,清華大學獨佔鰲頭,高居榜單第一,中科大位列新興經濟體大學第四,進入全球前十的中國內地高校還有浙大、上交、復旦和南大。據悉,本次排名主要包括教學(30%)、研究(30%)、引用(20%)、國際展望(10%)和行業收入(10%)等5個權重指標,與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不盡相同。在本次榜單中,清華、北大、中科大和浙大排名較上一年持平,北京師範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表現十分搶眼,中國大陸共有30所大學進入百強,以絕對優勢佔據第一,與中國經濟地位相匹配。
  • 資源| 史丹福大學NLP組開放神經機器翻譯代碼庫(附論文)
    這種混合的方法還有一個雙重優點是,與基於字符的網絡相比,它更快且更容易訓練;同時,它不像基於詞的模型那樣會產生未知的詞。在 WMT' 15 英語-捷克語的翻譯任務上,這種混合方法還實現了一個額外的+ 2.1 BLEU 分的提升——超過已經能處理未知單詞的模型 11.4 BLEU 分。我們的最佳系統在這個任務上達到了新的最佳表現:20.7 BLEU 分。
  • 2018中國高校ESI排名情況統計:看看哪所大學上升了,誰退步了?
    作為近年來備受主管部門和社會關注的指標,ESI對評價高校的學科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採用ESI來衡量和評價學科實力,國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學最近幾年來也開始越來越重視ESI指標,越來越多的大學把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數量定為發展目標之一。
  • 分析17萬篇AI頂會論文,揭示了計算資源貧富分化的證據
    作為「非精英大學」的代表,他們分析了60場全球頂級人工智慧峰會(包括ACL, ICML, and NeurIPS )的171394篇論文後得出結論,學術界算理的不平等正在加劇,特別是排名中下的大學,學術資源每年都在被蠶食。
  • 7所高校「上雙」,11月內地高校Nature & Science統計
    N&S論文統計11個本月9所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Science發文2020年11月,Nature和Science(後文簡寫為N&S)兩期刊總計刊出原創論文(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142篇,其中Nature刊出81篇,Science刊出61篇。
  • 從「一列縱隊」到「四列縱隊」!分類評價讓上海高校越來越有特色
    四列縱隊怎麼分怎麼評四列縱隊,怎麼分?按照人才培養主體功能和承擔科學研究類型等差異性,評價體系將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應用技術和應用技能」四種類型。上海高校評價不再「千篇一律」分類管理讓學校越辦越有特色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是本市的一所職業高校,今年,面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學校拿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就業率達98%,籤約率94%,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畢業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在世界500強和全國500強企業就業比例今年達到9.2%
  • 2020首屆全球「五十強榜」刷屏,易瓦特位列榜單前列
    開幕式上,發布了「2020首屆全球無人機五十強企業」榜單,易瓦特位列榜單前列。2020首屆全球無人機五十強企業易瓦特,作為民用無人機行業標杆品牌,從2010年創立至今,自主創新拓道路,砥礪前行心更堅,堅持自主製造、堅守品質力量、堅定服務至上,以推進行業發展為己任,在產品製造的每一道工序上精益求精、注重專利持續創新,這種注重以專利技術轉化產品助企做大做強的理念,與側重於專利產權的「五十強榜」相得益彰。
  • 7所高校「上雙」!11月內地高校Nature & Science統計!
    的論文)142篇,其中Nature刊出81篇,Science刊出61篇。中國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含共同通訊作者單位)共發表N&S原創論文10篇,佔比為7%,其中Nature論文5篇,Science論文5篇(統計數據來自Nature和Science期刊官網,僅包含已經刊出的期刊;部分已經接收或在線發表,但尚未刊出的期刊,會在後續統計中計入其刊出日期的月份內)。
  • 先後走出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江蘇這所高校實力雄厚
    此外,南京大學與聯合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歷任的7位中國籍副秘書長中有3位是南京大學的校友。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南大教授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成為全球第五位,亞洲第一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 南大1965級校友王同歌——無私奉獻祖國氣象事業,在極其艱苦的海邊小站堅守32年,其間,經他測報和預報的氣象資料,沒有缺測、早測、遲測、缺報、漏報等情況發生。
  • 江蘇2018優秀博士碩士論文評選結果公布,南大、東大誰最厲害?
    江蘇省是我國高校數量非常多的一個省份,好大學也比較多,其高等教育實力在全國各省市當中僅次於北京、上海。現在,江蘇省擁有11所211大學,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還是我國實力很強的重點985高校。「雙一流」評選中,江蘇又有4所非211高校進入「國家隊」。
  • 盤點高校頂級班型——復交、浙大、南大、中科大!
    自從1996年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進入中國以來, 20個年頭,上海交大ACM班共獲得金牌6塊(2002、2005、2011年3次冠軍、2013、2016年2次亞軍、2012年第4名)、銀牌3塊(2006年第5名、2007年第8名、2014年第6名)、銅牌2塊(2000年第7名、2015年第9名)。
  • 全球21位!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