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講師、劍橋大學客座研究員 Marek Rei 發布了2019年全球「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頂級會議論文統計數據。
本次數據統計涵蓋ACL, EMNLP, NAACL, EACL, COLING, TACL, CL, CoNLL, NeurIPS, ICML, ICLR, AAAI等12個行業內的會議期刊論文。
Marek Rei研究團隊統計後發現,來自於美國的谷歌公司在2019年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位列全球首位。緊隨其後的是,微軟公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兩者分獲2、3位。
上榜的31家發文機構中高校數量高達23所,中國上榜的高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這充分說明了,近年來中國高校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為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中,南京大學共發表了63 篇文章,ACL(5篇),EMNLP(5篇),CoNLL(0),TACL(0),NeurIPS(11篇),ICML(5篇),ICLR(1篇),AAAI (36篇)。
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廣大考生可以報考國內高校,尤其是排名位於全球前列的國內名校大拿,楊強、周志華屬於世界頂尖學者。
周志華教授其人
周志華教授於1973年11月生,分別於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在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1年1月起,周志華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晉升副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任為教授,2004年4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2003年,周志華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從事人工智慧研究20多年,作為人工智慧國際學術舞臺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機器學習領域的「牛人」,周志華於2016年當選了國際人工智慧學會(AAAI)、美國計算機學會(ACM)、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會士。
加上此前已經是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和國際模式識別學會(IAPR)的會士,他成為在人工智慧相關的五大主流國際學會的華人「大滿貫」會士第一人。」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018年3月5日,南京大學正式下文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成為首家成立人工智慧學院的C9高校。
2018年4月13日,人工智慧學院招生方案確定。擬招收2018年入學本科生80人,其中通過綜合評價招生10人。
2018年5月20日,人工智慧學院正式揭牌;人工智慧學院與京東、曠視、科沃斯籤署首批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實訓基地。
作為C9中的第一個AI學院,南京大學計算機學科在老一輩學術帶頭人奠定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呂建院士領導的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2012、2017 連續三次獲評優秀,名列全國計算機領域第一;形成了一支以周志華教授為首的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團隊。
學院的俞揚副教授入選2018年度國際「人工智慧10大新星」,是本次國內高校(含港澳臺)唯一的入選者,也是唯一在國內獲得博士學位的入選者。
2019年6月,領跑人工智慧教育的南京大學,又率先出版了《南京大學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教育培養體系》,怎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工智慧人才,華人人工智慧領域「大滿貫」會士第一人,南大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教授,帶領學院依然在不斷探索。
圖文 | TOP大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