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走出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江蘇這所高校實力雄厚

2020-12-06 騰訊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承載著六朝古都的悠久歷史,人文薈萃、士林淵藪的南京孕育了無數的風流名士。有這樣一座巍巍鴻庠,百十餘年來就默默屹立於此,三江師範學堂、金陵大學、中央大學……一個個承載著歷史責任承擔著中國脊梁的名字代表著它在中國教育史上譜寫的輝煌篇章。它,就是南京大學!

天開教澤,道啟南雍

自1902年建校,百十餘年來南京大學,幾經風雨、幾番離合、幾度興衰。

1902年,洋務派領袖張之洞在南京北極閣以南開辦三江師範學堂。三江師範學堂是清末實施新教育後規模最大、設計最新的一所師範學堂,也是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師範學校之一,南京大學即肇始於此。

1905年,學校更名為"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時任校長李瑞清提出南京大學最早的校訓"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崇實務本"的學風也逐漸升入人心。低調務實的南大風格也自此一脈相傳。

1914年,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成立,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多個第一。1928年,國立中央大學建立,後經抗戰磨礪,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齊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最為卓越的高校,被譽為民國最高學府。

1949年4月,南京解放。8月8日,根據南京市軍管會文教委員會通知,國立中央大學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校名去"國立"兩字而徑稱"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併,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改革開放後,南京大學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1994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1999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百餘年來,南京大學歷經滄桑,從三江師範、南高師、中央大學到南京大學;從"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誠樸、勤奮、求實"到"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從鼓樓、浦口到仙林,校名屢經更迭,校址也一再搬遷。但南京大學及其前身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大哉一誠天下動,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百餘年來,至真至誠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貫穿於南京大學的辦學理念,無數南大人秉承"以科學名世"的使命擔負起了科技興國的重任。

在共和國的發展歷程中,有270多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和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曾在南京大學汲取知識的營養。嚴濟慈、李四光、竺可楨、吳有訓、張鈺哲、熊慶來、梁希、茅以升、金善寶、朱光亞、趙九章等這些享譽海內外的科學大師都曾在這裡求學或任教。

賽珍珠故居

作為百年名校,南京大學還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是人文學者的薈萃之地,大師雲集。

弘一大師李叔同曾在南高師執教,作曲"大哉一誠天下動"的校歌,被確立為今天南大的校歌;徐悲鴻、張大千兩位文壇巨匠先後執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1932年獲普利茲小說獎、193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賽珍珠曾在金陵大學、中央大學執教十餘年;寫下《鄉愁》的詩人余光中曾就讀於金陵大學外文系。此外,南京大學與聯合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歷任的7位中國籍副秘書長中有3位是南京大學的校友。

一代又一代南大人孜孜求索,"以科學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始終貫穿於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

1978年,拉開改革開放序幕,催生了當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主要作者是當時南大講師胡福明。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南大教授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成為全球第五位,亞洲第一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

南大1965級校友王同歌——無私奉獻祖國氣象事業,在極其艱苦的海邊小站堅守32年,其間,經他測報和預報的氣象資料,沒有缺測、早測、遲測、缺報、漏報等情況發生。

中國鷹派外交第一人、南大1970屆校友沙祖康——在長達37年外交生涯中,他涉足政治、安全、經濟、社會、人權、人道等廣泛領域,靠自己的堅毅與智慧無數次扛住了外界的壓力,圓滿完成了祖國賦予的使命,捍衛了國家的權益。

……

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第一顆應用衛星,從中國天眼FAST、港珠澳大橋到天宮二號,從首張黑洞照片到首張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領風氣之先,求國之進步,南大人從未缺席。

帆之起航在於水之積厚,南大學子的成長離不開南大這片土地的滋養,它用真誠、平實、儒雅、擔當鑄就了百年名校的輝煌。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京大學21個學科獲得A類;15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序列,數量均位居全國高校第六位;

在2019年衡量大學科研實力的自然指數排名中,南京大學一度雄踞中國高校榜首;

在2019年發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南京大學均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6位;

在2019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生產力狀況(高校)"中,南京大學位列全國第3。

在2020年發布的第十次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南京大學30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0,其中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總上榜學科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5位;

……

"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南京大學百十餘年的光輝積澱春風化雨,誠樸之質兼雄偉之風,於勵學敦行之中,成為了幾乎每一個南大人嚴以律己、引以為傲的永恆信條。

當前,南京大學的辦學事業已經掀開新的百年篇章。全體南大人將始終保持奮發昂揚的精氣神和樸茂平實的工作作風,為把南京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先後走出270多位院士!又一項榜單發布,江蘇這所高校實力超群!
    278,位居中國高校第4位。兩院院士校友數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一所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作為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先後培養了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生均培養傑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 江蘇這所985高校,走出了6位"兩彈一星"元勳!
    1999年9月18日,在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34;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並授予獲追授他們&34;功勳獎章。這23位科學家中,有6位是從南京大學走出。
  • 佔地5000餘畝,走出3位「兩彈一星」元勳,此高校憑實力「出圈」
    鬥轉星移,百年時光眨眼而過;俊採星馳,從這裡走出3位「兩彈一星」元勳,62位海內外院士,無論他們去到哪裡,身上都有交大人獨有的「香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纏繞西南交大百年而不減的「香味」之謎吧——眾芳搖落獨暄妍,暗「香」盈袖百餘年1896年,為解國之所需,培育鐵道人才,由北洋官鐵路局所創辦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應運而生
  • 我國這所頂尖211大學,到底有多牛?曾經一個系培養出20位院士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所著名的211工程大學,這個學校的一個系曾走出二十位兩院院士,目前我國還沒有幾所大學能達到這麼高的成就,因此可以稱得上是「最牛」高校。這所「最牛」大學就是西南交通大學,簡稱西交,被稱為我國交通領域的「黃埔軍校」,學校前身是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在當時是中國的第一所交通運輸領域的高等學府,而西交成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 中國「最牛」大學,8年建校時間,培養出174位院士和9位領導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中國最牛的大學,很多人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從綜合教學質量上來說,這兩所大學確實讓很多高校望塵莫及,不過今天要說的這所大學,可以說是「最牛」的高校,那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是西南聯大。
  • 這位百歲院士在北京逝世!兩彈一星元勳在世僅餘4位
    2018年11月17日,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有4位在世。玻恩共帶過彭桓武、楊立銘、程開甲和黃昆4位中國學生,他們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彭桓武、程開甲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黃昆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玻恩身邊的4年,程開甲結識了狄拉克、海特勒、薛丁格、繆勒、鮑威爾等科學巨匠。
  • 創下多個中國第一,走出270餘位院士,這4首歌藏著南京大學的秘密
    1947年5月20日,渴望和平解放中國的南大師生緊挽雙臂,與多所高校發起了五二〇愛國運動。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南大響應號召,師生們積極奔赴前線抗美援朝。前輩艱苦辦校授業的篳路藍縷,烽煙戰火之間艱難辦學的弦歌不輟,在118年的風雨中日積月累:270多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南大菁英輩出,不斷攀越世界科技發展的難題。
  • 23位「兩彈一星」都畢業於哪所學校,其中5所高校如今不復存在!
    「兩彈一星」是指核彈、飛彈、人造衛星,1999年我國對23位在研製「兩彈一星」上面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進行了表彰。「兩彈一星」這23位大牛也奠定了我國建國以來的科技水平,可以說這23個大家為我國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共和國和中國民族能夠立於世界之林做出了關鍵的貢獻!
  • 程開甲走了,兩彈一星元勳在世僅餘4位—新聞—科學網
    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有4位在世。玻恩共帶過彭桓武、楊立銘、程開甲和黃昆4位中國學生,他們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彭桓武、程開甲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黃昆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在玻恩身邊的4年,程開甲結識了狄拉克、海特勒、薛丁格、繆勒、鮑威爾等科學巨匠。
  • 這4所211高校,王牌專業全國第一,認可度極高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不僅要看學校的綜合實力,還要看意向專業的實力。同一個專業,如果在某211高校是非常厲害的王牌專業,就可能比有的末流985高校的弱勢專業要有優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4所211高校,王牌專業均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一,非常有認可度,大家在填報志願時可以進行參考。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所學校位於陝西西安,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學科基礎雄厚,誕生於革命戰爭中,開闢了中國IT學科的先河。
  • 中國首個、國際先進,這9位女院士竟都畢業於江蘇同一名校
    南京大學,一所佇立於金陵城中的百年學府。一個多世紀以來,南大菁英輩出,走出了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這些英才之中也不乏傑出女性的身影。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看看那些南大走出的女院士——(按照院士當選年份)尹文英尹文英,昆蟲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生物系。早年從事魚類寄生蟲和魚病防治的研究,1960年後系統地進行原尾蟲的分類、形態、生態、胚後發育、生物地理、比較精子學和亞顯微結構等研究。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畢業於國內哪些大學?有什麼樣的學歷?
    策劃|冷絲欄目|絲說大學人物從學歷學位看,「兩彈一星」23位元勳中,本科學歷3人,約佔13%;碩士研究生6人,約佔26%;博士研究生14人,約佔61%。他們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名牌大學。元勳們在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受到了系統正規的尖端科學教育,國內的清華大學排在第一位。因接受非常正規的高度等教育,這就為即將到來的「兩彈一星」研製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從就讀學校看,「兩彈一星」23位元勳所受的本科教育,全為國內外一流高校。
  •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國科大展出23位元勳肖像畫
    「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在國科大舉辦。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推動大學生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在其圖書館舉辦「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展出全部23位「兩彈一星」元勳的個人肖像畫和群像。中科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科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李樹深院士,國科大副校長董軍社等參觀「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白春禮指出,可以進行巡展,以擴大對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的宣傳。
  • 近20年共當選77位兩院院士!地方高校出院士,太難了
    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是國內最高學術榮譽,當選者往往被認為是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科學家。2001-2019年,我國共增選十屆院士,共遴選院士1106人,其中科學院院士519人,工程院院士587人。而從院士們的當選單位來看,他們大多集中在國內最為頂尖的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等頂尖科研機構,其他類單位儘管偶爾也能分到「一杯羹」,但是並不多。據統計,2001-2019年,共新增科學院院士519名。這519名院士來自部屬高校的共有226名,佔比高達43.55%。
  • 盤點中國傑出校友最多的八大高校,北大居首,個個都是名校
    校友目前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一個有利資源,而傑出校友更是高校的一大筆財富,校友越來越影響著一所高校的知名度、影響著高校的發展。那麼我國哪些高校的傑出校友最多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下國內傑出校友最多的八大高校,看看這八所高校的校友天團到底有多強大。
  • 各大高校2019年兩院院士數量統計排名,這所雙非一騎絕塵
    在我國的科研領域,院士無疑是站在最頂端的那一批人,他們都是在某一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屬於泰鬥級別的人物。而一所高校院士的數量也是代表著這所高校科研能力的強弱,因此每年院士申報的時候也是優中選優,能入選院士真的代表這個人在科研領域做到了極致。而院士又分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學院士,不管入選哪一個都是非常厲害的。
  • 中國「出產」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 是這個地級市
    根據蘇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蘇州教育」於2018年5月發布的消息:「截至2018年,蘇州共計從17所高中走出兩院院士、外籍院士139位。」 早在2009年,江蘇當地媒體就報導稱:「蘇州籍兩院院士總數已達103人,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有學者稱蘇州是歷史上出名的狀元之鄉,如今又轉變成了院士之鄉。
  • 中國最有實力大學,曇花一現只存8年,卻走出了174名兩院院士
    ,也是民眾心目中普遍認為的最有實力的名牌大學,其實清華北大都不是我國最有實力的大學,而是一所曾設於昆明的綜合性大學,名叫西南國立聯合大學,也被稱為西南聯大,可能有的人對於這個名字有點熟悉,看過電影《無問西東》的應該都不會陌生。
  • 南京教育實力有多強?科教綜合實力全國第三、兩院院士近200人
    南京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 ,國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 ,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 ,居全國第三位,有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和浦口大學城三個大學城,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南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1%,人均受教育超過14年,從南京走出的兩院院士近200人。
  • 培養了6位兩彈一星元勳,爆紅影視劇在此取景,南京大學實力頂尖
    2019年自然指數內地高校排名、2018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活躍度排名南大均居TOP1;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國際化大學排名,南大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3位;20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南大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總上榜學科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5;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