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網以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農業科學、醫學科學和管理科學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為依據,梳理分析了1949年(本科畢業年)至今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數據,形成了"基於院士成長數據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南京大學以總分278,位居中國高校第4位。
兩院院士校友數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一所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作為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先後培養了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生均培養傑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南京大學是C9高校中唯一未合併其他學校的高校,始終保持著原汁原味的精英化規模,一直以基礎學科研究和拔尖人才培養著稱,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重鎮。學校擁有15個雙一流學科和21個學科評估A類學科,學科數均居全國高校第六位。在反映高校科研實力的國際指標——自然指數(NATURE INDEX,2019)中最好成績為全國高校第1位、全球高校第7位。2018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生產力狀況排名和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均位居全國高校前三。
以"立德樹人、服務國家"作為根本辦學遵循,南京大學致力於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一流人才。2009年,南京大學啟動大類招生培養的探索,即"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將大學四年劃分為大類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三個階段,為大三、大四學生提供專業學術類(貫通研究生)、交叉複合類(調整專業方向)、就業創業類(直接走向社會)三條發展路途,實現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2014年,"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唯一獨立完成高校)。此後,二三三碩士生培養體系、四三三博士生培養體系也先後實施。
2014年,南京大學啟動悅讀經典計劃,對話經典大師,滋養人文情懷。2016年,南京大學入選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為南大學子的創新、創業提供國家平臺。2018年,學校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5個項目獲得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在對外交流方面,自上個世紀初建校以來,南京大學就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已與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巴黎高科、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280多所一流大學建立夥伴關係。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本科生赴境外知名高校交換學習或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十餘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為中美文化交流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幹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20作為"國際合作突破年",南京大學將制定全球戰略,繼續開放辦學,推進國際化進程。
未來,南京大學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為目標,直面錢學森的世紀之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努力為基礎學科領域培養更多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未來領軍人物和拔尖創新人才。
來源: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