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2020-07-31 南大招生小藍鯨

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首次設立。作為中國五個國家級科學技術獎之一,極具含金量。近日,第三方機構發布了&34;榜單。據統計,一等獎設立64年來南京大學共有5位校友獲得榮譽,居國內高校第一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的獎項,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貢獻的中國公民。1956年第一次頒發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1956-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詳細名單

據統計,1956-2020年,南京大學共有五位本科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40屆校友王德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25屆校友秦仁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44屆校友馮康,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59屆校友閔乃本、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84屆王貽芳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南京大學一直以基礎學科研究和拔尖人才培養著稱,曾被譽為&34;,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重鎮。自然指數排名持續位居全球高校前列,最好成績為中國高校第1、全球高校第7。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3,並曾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3。

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先後有270多位南大學子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恢復高考以來,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1994年設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來,191位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資助,居全國高校第2

6月14日,中國科學網梳理分析了1949年(本科畢業年)至今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數據,發布了&34;,南京大學以總分278,位居中國高校第4位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當前,南京大學提出了&34;的奮鬥目標,堅持&34; 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深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積極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關注&34;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34;建設A類高校——南京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南京大學官微,中國科學院官網,TOP大學來了

相關焦點

  • 這份重量級榜單中,南京大學超越斯坦福、加州理工,雄踞全球第二
    近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統計節點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南京大學表現亮眼,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4位。
  • 2020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成「中國院士搖籃」
    2020年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公布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2020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名和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等榜單。
  • 華中科技大學全國第3,走出116位傑出醫學校友,附屬醫學院更硬核
    醫學發展是國家大計,近日,軟科發布了中國大學造就傑出醫學校友排名,華中科技大學以116名傑出醫學校友總數位列榜單第3。累計獲批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湖北省創新群體11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20項,省部級科技獎399項,其中一等獎87項。
  • 歷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第一獲獎人本科院校統計!
    從2000年至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有9次空缺,可想而知其獲得門檻及其苛刻。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看看,一等獎設立64年來第一完成人都是畢業於哪些高校。「TOP大學來了」小編按,截止發稿前為止,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獎至今,已累計有38人次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其中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的唐敖慶和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趙忠賢各有2次獲得一等獎
  • 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自2007年以來,在每屆增選的兩院院士中,有大半增選者都曾獲得過國家傑青基金的贊助。對於各個高校來說,由於當選人數比院士多,偶然性較小,在理工科領域覆蓋面較強,因此其本科校友的當選數量能較為客觀和全面的反映出各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
  • 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清華新聞網6月2日電(通訊員 田陽)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本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主要表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及團體,共評選產生10個獎牌獲獎團隊、28名獎章獲獎人選、258名獎狀獲獎人選。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分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獎狀。
  • 先後走出270多位院士!又一項榜單發布,江蘇這所高校實力超群!
    近日,中國科學網以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農業科學、醫學科學和管理科學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為依據,梳理分析了1949年(本科畢業年)至今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數據,形成了"基於院士成長數據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南京大學以總分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相關成果獲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016,排名第一)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項。授權發明專利80餘項,發表SCI論文近300篇。2017年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兼任中國腐蝕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高溫材料分會副理事長。
  • 湖南大學一學院先後產生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9日上午,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克儉、周福霖、周緒紅、聶建國、陳政清、鄭健龍歡聚湖南大學,參加該校舉行的院士顧問聘任儀式暨土木工程學院「十三五」規劃研討會。湖南大學新任黨委書記蔣昌忠、校長段獻忠先後為馬克儉、周福霖、周緒紅、聶建國、鄭健龍等5位不在該校工作的校友院士佩戴校徽,並頒發學校顧問的聘書。  此次受聘的5位院士以及在湖南大學工作的陳政清院士都為土木工程學科的著名專家。
  • 全國第一!南航要在全世界出名了
    19位,世界排名119位!和航天學院的7位同學最終榮獲團隊一等獎並在一等獎團隊中排名第一刷新了南航在此項競賽的最佳成績自動化學院姜斌教授團隊的「動態系統故障診斷、魯棒與容錯控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能源與動力學院徐驚雷教授團隊的
  • 5位清華校友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清華新聞網11月5日電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大會並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大會。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從全國823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所百年名校的2019年突破連連!
    前幾天,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再次迎來了新得主。1月2019年,南開5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入選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被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8人獲評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入選國家、教育部領軍人才項目,14人入選國家、教育部青年人才項目。2019年,競爭激烈的國家傑青項目評選中,南開大學5位教師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十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評選中,南開大學同樣也有5位教師入圍。
  • 金華70後院士潘建偉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近日,金華東陽籍科學家潘建偉獲得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獲獎者。1970年出生的潘建偉也是目前金華最年輕的一位兩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時才41歲。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校友為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物理學院院長高原寧(2000-2018年任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所所長)。清華大學1984級物理系校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戴宏傑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發布,南京大學躋身全國前三
    2020年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公布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南京大學憑藉優秀的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
  • 11位清華校友入選「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名單 16位校友在「最美...
    11位清華校友入選「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名單  16位校友在「最美奮鬥者」集體中榜上有名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近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泛開展先進模範學習宣傳活動,根據中央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最美奮鬥者」學習宣傳活動。
  • 全國第2!在這項中國醫科類大學排名中,南方醫科大學實力突出!
    近年來,南醫大實施科技強校戰略,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科技需求,實現了科技創新水平穩步提升。學校現擁有國家、省部級科研平臺86個,先後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級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5項、全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53項,獲獎總數居省屬高校第1位。4項科技成果入選全國年度科技十大進展。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全國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靠譜嗎?你的大學校友有多少是院士?
    院士增選每兩年一次,需要提名,提名資格一般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需要經過大概三輪嚴格的評選才能成為院士。其他國家也有院士稱謂,即國際院士,我國很多高校、科研機構也聘請有國際院士,很多國家的院士也很樂意在中國工作。
  • 山東大學兩教授同日當選院士!另有3位山大校友入選!
    2019年11月22日對山東大學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先後公布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