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統計節點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南京大學表現亮眼,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4位。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自然指數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82種來源期刊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在全球高校地球與環境科學學科單項榜單中,南京大學表現突出,位居全球第2位,中國第1。
南京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是國內外知名學科群。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起源於1921年成立的國立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地學系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是國內最早的地質系之一,培養出了我國第一個地質學博士,地質學科評估一直位列全國第一,先後有29位院士從這裡走出。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環境研究和教學的單位之一,南京大學環境學科門類齊全、優勢突出,擁有完整的創新人才培養-應用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化的科技創新鏈,原創性、高技術和跨學科研究成果豐碩,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三。
此外,南京大學也是我國現代氣象教育的發祥地。先後建立了我國最早的氣象學專業、我國第一個氣象學系、我國第一個氣候學專業、我國首個大氣物理專業等。
2016年,學校聯合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和環境學院等四個學院推出"地球系統科學與環境"實驗班,院系之間聯合組建教學團隊,開發全新的學科融合課程,實施交叉複合式人才培養,共同探究當前面臨的眾多自然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諸如資源緊缺、能源匱乏、環境汙染、災害頻發等)。
"以科學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始終貫穿於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未來,學校將以"加強應用、注重基礎、發展邊緣、促進聯合"為方針,以"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於解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指導思想,調整科研布局、加強科研組織,整體提高原創科研能力與水平,將南京大學建成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
來源: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