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國科大展出23位元勳肖像畫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在國科大舉辦。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推動大學生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在其圖書館舉辦「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展出全部23位「兩彈一星」元勳的個人肖像畫和群像。

中科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科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李樹深院士,國科大副校長董軍社等參觀「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白春禮指出,可以進行巡展,以擴大對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的宣傳。

本次展出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個人肖像畫和群像,均由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科院文聯理事、中科院美協秘書長楊華創作完成,其中,「兩彈一星」元勳個人肖像尺寸均為90x180cm,群像尺寸為215x315cm。作品採用大幅肖像特寫的形式,在繼承中國傳統水墨精神與技法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寫實繪畫的精髓,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突出表現人物的精神氣質,增強作品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楊華介紹說,23位「兩彈一星」元勳艱苦奮鬥、密切合作,共同創造出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卻沒有留下一張合影。這不僅是他們自己的遺憾,更是歷史和人民的遺憾,群像創作就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群像畫面採用具有歷史滄桑感的色調,還原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展現出元勳們以身許國、意志堅定的精神風貌,也寓意中國科技強國之路勢不可擋。

據悉,此次在國科大的「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將持續到10月初,旨在營造科學與藝術融合的校園文化氛圍,對莘莘學子進行「兩彈一星」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薰陶與教育。(完)

相關焦點

  • ...主題教育蓋達組織開展弘揚老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
    為推動老一輩科學家對黨忠誠、不計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及其培育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繼續在新時代,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背景下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科學院「攻堅克難 愛國奮鬥」黨員主題教育基地在中國共產黨第99個生日來臨之際,系統梳理17位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過的「兩彈一星」元勳人物簡介,設計製作學習素材在官網、官網發布。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畢業於國內哪些大學?有什麼樣的學歷?
    策劃|冷絲欄目|絲說大學人物從學歷學位看,「兩彈一星」23位元勳中,本科學歷3人,約佔13%;碩士研究生6人,約佔26%;博士研究生14人,約佔61%。他們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名牌大學。元勳們在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受到了系統正規的尖端科學教育,國內的清華大學排在第一位。因接受非常正規的高度等教育,這就為即將到來的「兩彈一星」研製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從就讀學校看,「兩彈一星」23位元勳所受的本科教育,全為國內外一流高校。
  • 天空FM|| 他追尋「蘑菇雲」的路程——紀念「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
    >1999年9月18日,包括錢三強在內的23位科學家被授予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先輩們參與「兩彈一星」研製的崢嶸歲月,必將激勵我們弘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最根正苗紅的大學:23位兩彈元勳11位曾在此任教
    一本《科教報國追求卓越——中國科大老一輩科學家精神事跡彙編》出現在「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專題集中學習會上。建校61年來,從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到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從「兩彈一星」,到「墨子」「悟空」,從建成我國高校中第一個大科學工程,到全面參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國科大始終腳踏實地、不畏艱難,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用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鐫刻了學校的聲譽坐標。
  •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及核工業精神巡迴宣講報告會在太原舉辦
    4月10日,在中輻院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之際,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核工業科技館承辦的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及核工業精神宣講團巡迴宣講(太原片區)報告會在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國際報告廳隆重舉行。報告會分英明決策、發展原子能事業,艱苦創業、「兩彈一艇」驚天地,兩彈元勳、以身許國,不忘初心、核鑄強國夢四個篇章。
  • 從「兩彈一星」到「863」計劃,科學精神一以貫之
    參觀者在「周恩來與兩彈一星」全國巡迴展現場拍攝展出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模型。「兩彈一星」元勳們在創建歷史偉業的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杜祥琬回憶,以鄧稼先為代表的「兩彈一星」元勳們,深知中華民族曾歷經磨難、飽受屈辱,當國家將這份任務交給他們時,他們的回答幾乎都是這樣一句話,「我願以身許國」。當然,成功背後還有很多無名英雄。「當時,大家的共同心願就是把個人的一切都獻給這一崇高事業。
  • 于敏去世,23位「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健在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包括于敏院士在內,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隨著于敏院士的逝世。目前「兩彈一星」獲得者、著名科學家僅剩3人健在,他們是: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
  • 「兩彈一星」元勳屠守鍔:潛心為國鑄長劍
    央廣網6月15日消息(記者王銳濤 黃翔)「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名家談軍事》系列節目《「兩彈一星」元勳》第十四篇——《屠守鍔:潛心為國鑄長劍》。從屠守鍔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作為中國飛彈的總設計師,為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奮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精神。像屠守鍔這樣的「兩彈一星」的元勳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的大國重器做出了非凡的貢獻,他們對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當屠守鍔接過國家領導人授予他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時候,無數人在那裡拼命地鼓掌,這正是對他身上這種民族精神的褒獎!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已有17人離世 媒體解析其功績(1)
    原標題: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已有17人離我們而去記者/李洪鵬 據央視報導,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
  • 程開甲走了,兩彈一星元勳在世僅餘4位—新聞—科學網
    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有4位在世。1999年,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為他頒發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對於這些崇高的榮譽,程開甲有他自己的詮釋:「功勳獎章是對兩彈一星精神的肯定,我們的成就是所有參加者,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去完成的。」
  • 又一位兩彈一星元勳逝世,隱姓埋名20年完成壯舉,還剩幾位在世?
    已故的兩彈一星元勳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趙九章等十八位英雄,在此讓我們祝願先生們一路走好,中國定將實現偉大復興。現在,又有一名兩彈一星元勳逝世,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英烈,歌頌他的功績。我國元勳程開甲院士於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稱得上是福壽綿長。程老先生一輩子都在為中國軍工事業而努力,哪怕是退休都一直擔任中科院與總裝備部的常任委員、專家顧問,為東風飛彈的產生同樣做出貢獻。
  • 區中小學「兩彈一星」科學家豐功偉績巡展活動拉開序幕
    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12月21日,由富陽區老科協搜集整理的「兩彈一星」科學家豐功偉績巡展啟動儀式,在富春六小舉行。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章清,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任有法和富春六小師生共800餘人參加。
  • 兩彈一星元勳在世僅餘4位
    2018年11月17日,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有4位在世。玻恩共帶過彭桓武、楊立銘、程開甲和黃昆4位中國學生,他們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彭桓武、程開甲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黃昆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玻恩身邊的4年,程開甲結識了狄拉克、海特勒、薛丁格、繆勒、鮑威爾等科學巨匠。
  •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一共23個人,是南方人多還是北方人多?
    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由中共中央、 國務院及中央軍委製作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授予給鄧稼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按姓氏筆畫排序)23位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 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新時代傳人
    紛紛表示,深深地被兩彈元勳的事跡所感動,被「兩彈一星」精神所感染,一定要做「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在愛國奉獻中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在砥礪奮鬥中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在自強自信中爭創一流業績,在協同創新中勇攀科技高峰。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到底有多偉大?
    清明節,寫字紀念下偉大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兩彈一星是指核彈、飛彈和衛星,它們對新中國的意義恐怕無需贅述,這23位偉人就是背後的國之棟梁。這23位,即便放在國際上,又是個什麼地位呢?事實上,23位元勳中有21位都有留學經歷,16位是博士,最終學歷大都是國外頂級院校研究所。在那個年代,從航空航天、核物理、高新材料、力學等專業優秀畢業,世界頂級學校和頂級專業,這23位本身已經是世界頂級的人才。例如錢學森,1938-1947年發表了幾十篇在該領域內舉足輕重的文章,可以說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在超高速空氣動力學方向和他導師馮卡門共同是鼻祖級存在。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超過一半都曾受業於這位大師,老了被冤枉
    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超過一半都曾受業於同一位大師如今人們仍在津津樂道於兩彈一星的輝煌過往。然而賢有人知道包括著名的王淦昌、趙九章、秦三強、錢學森、鄧稼先、王大珩等在內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超過一半都曾受業於同一位大師,而這位大師卻被歷史遺忘了近半個世紀之久。
  • 「兩彈一星」元勳少年時的生活場景
    在山東省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曾為原子彈爆炸做過卓越貢獻的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故居正式對外開放,永懷教育學院同步舉行揭牌儀式。當天,中國科學院力學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代表、郭永懷的學生、郭氏家族親屬等,紛紛前來緬懷郭老,參觀永懷故居,向郭永懷雕像敬獻鮮花,了解郭永懷的成長軌跡、走近他的精神世界
  • 「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蘊
    作者:唐洲雁、楊雪純(均系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明確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 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50多年前,在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廣大科研工作者培育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創造了成功發射「兩彈一星」的科技奇蹟。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有利於激勵廣大科研工作者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幹、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輝煌篇章。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始終將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作為最高追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