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2020-10-14 光明日報

50多年前,在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廣大科研工作者培育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創造了成功發射「兩彈一星」的科技奇蹟。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有利於激勵廣大科研工作者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幹、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始終將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作為最高追求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錢學森的「我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全體中國人民服務」,郭永懷的「我們要成為祖國力學事業的鋪路石子」,王淦昌的「我願以身許國」,生動詮釋了他們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正是帶著這種精神投入研發工作中,創造了中國科技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50多年前,廣大科研工作者之所以能在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培育和發揚了「兩彈一星」精神,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將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把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轉化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實際行動之中。

「計利當計天下利。」愛國主義既是一種真實的情感,也是一種具體的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因此,真正的愛國者,就是像以「兩彈一星」元勳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一樣,總是以實際行動來體現和證明自己的愛國情、報國志、強國行的。「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專心、守職、盡責,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新突破,爭創新優勢,不斷創造出不負黨、不負國家、不負人民、不負歷史的新業績。

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自信自豪地挺起民族脊梁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世紀50至70年代,在技術空白、物質匱乏、環境惡劣的條件下,廣大科技工作人員白手起家,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研製出「兩彈一星」,用汗水和血肉挺起了民族的脊梁,震驚了全世界。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科技創新正加速推進,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創造人類未來的主導力量。新時代,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蛟龍」入海、航母入列、北鬥組網到高鐵疾馳、超算飛轉、5G商用、疫苗研發等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但我們仍然面臨很多「卡脖子」的技術問題。骨氣志氣最有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正視被封鎖被打壓的現實,「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氣魄,用「寬肩膀」「鐵肩膀」的力量挑起歷史重擔,咬定青山不放鬆,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自主創新最有底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我們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以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加強基礎研究投入,重視人才培養,「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激發人民群眾的自主創新活力,努力把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建成實至名歸的創新強國,自信自豪地挺起民族脊梁骨。

全力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兩彈一星」的成功,是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結果。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繼續弘揚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精神,有利於激發全國各族人民攜手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實踐表明,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的拼搏進取精神是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考驗、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活力源泉。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社會矛盾交織疊加的嚴峻挑戰也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弘揚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精神,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攥指成拳,團結最有力。我們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就充分證明,只要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迸發出不可戰勝的偉力。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們必須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寶貴精神財富,「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作者:張衛明,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新時代傳人
    50多年來,「兩彈一星」精神激勵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發憤圖強,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奏響了一曲又一曲動人凱歌。她強調,讓「兩彈一星」精神煥發時代光芒,是廣大青年英才的時代使命。要進一步樹立遠大理想、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之責,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譜寫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人生篇章。
  • 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原標題: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徵途中創造的奇蹟。
  • 「中物院」的年輕人:「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原標題:「中物院」的年輕人:「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在四川省綿陽市涪江畔,有一座設施齊全、文明美麗的現代化科學城,這裡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中物院」)。
  • 莆田:學習「兩彈一星」精神 牢記初心使命
    青海「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為學員們開展了豐富的現場教學,設置《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精品黨課,學員們也用歌聲重溫了激情燃燒的歲月。莆田市駐京黨工委副書記戴寶石說:「歷史記錄過去、啟迪未來。共產黨員不變的是內心的執著和堅定,我們要取得各項事業的成功,需要的是百折不饒的意志和行動,『兩彈一星』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傳承和發揚的,要把這種精神在廣大流動黨員身上流傳下來」。
  • 首屆「兩彈一星」精神高層論壇開幕
    中新社記者胡貴龍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 (胡貴龍潘雨潔)「『兩彈一星』精神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珍貴的時代價值,是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精神動力。青海是『兩彈一星』重大成果誕生地之一,有理由、有條件弘揚和傳承好這種精神。」17日,中國新聞社原副社長、「兩彈一星」精神研究院名譽院長周秉德表示。
  •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助力英才「騰飛夢」
    論壇開幕式上,大家圍繞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這一主題作了精彩紛呈的主旨演講,多層次、多角度展現了對「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詮釋。周秉德會長、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原主任張偉星等15位老同志,被聘為「兩彈一星」精神傳承特邀顧問。
  •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第十四期主題:「兩彈一星」精神】  【光明日報社主辦 上海市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協辦】  1964年10月16日15時,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
  • 「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蘊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形成於20世紀50至70年代,是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在自主完成原子彈和氫彈爆炸、飛彈飛行和人造衛星發射的過程中,自覺培育踐行的一種崇高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突出體現,是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中華民族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
  •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紀燦雄攝/光明圖片【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第十四期主題:「兩彈一星」精神】【光明日報社主辦 上海市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協辦】1964年10月16日15時,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 從「兩彈一星」到「863」計劃,科學精神一以貫之
    參觀者在「周恩來與兩彈一星當時,全國形成了科技攻關協作網,創造了有時代特色和中國特色的高效率和高水平。「兩彈一星」元勳們在創建歷史偉業的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杜祥琬回憶,以鄧稼先為代表的「兩彈一星」元勳們,深知中華民族曾歷經磨難、飽受屈辱,當國家將這份任務交給他們時,他們的回答幾乎都是這樣一句話,「我願以身許國」。當然,成功背後還有很多無名英雄。
  •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及核工業精神巡迴宣講報告會在太原舉辦
    4月10日,在中輻院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之際,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核工業科技館承辦的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及核工業精神宣講團巡迴宣講(太原片區)報告會在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國際報告廳隆重舉行。報告會分英明決策、發展原子能事業,艱苦創業、「兩彈一艇」驚天地,兩彈元勳、以身許國,不忘初心、核鑄強國夢四個篇章。
  • ...主題教育蓋達組織開展弘揚老科學家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活動
    為推動老一輩科學家對黨忠誠、不計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及其培育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繼續在新時代,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背景下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科學院「攻堅克難 愛國奮鬥」黨員主題教育基地在中國共產黨第99個生日來臨之際,系統梳理17位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過的「兩彈一星」元勳人物簡介,設計製作學習素材在官網、官網發布。
  • 「兩彈一星」精神「花甲又青春」:做隱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
    圖為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論壇開幕式現場。 張添福 攝中新網西寧9月7日電 (記者 張添福)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論壇7日在青海西寧開幕。期間,與會者考察「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題教育展館、觀看話劇《永懷之歌》、聆聽理想信念教育報告《「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同時,參加「兩彈一星」的時代價值、「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與踐行、「兩彈一星」紅色資源的有效運用三個邊會。圖為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宇燕致辭。
  • ...開始的地方——火箭軍某部參觀原子城紀念館感悟「兩彈一星」精神
    近日,位於西北高原的火箭軍某部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利用野外駐訓時機,組織官兵徒步拉練來到青海省原子城紀念館,感悟「兩彈一星」精神,追尋強國興軍徵程。簡介:青海原子城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它是我國建設的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因孕育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而被世人譽為「原子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都誕生於這裡。
  •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全息能源與中物院老科協攜手「追風逐日」
    隨著56年前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彈一星」精神逐漸成為指引一代代國防人為國防事業崛起而前赴後繼的精神力量。「兩彈一星」精神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品格,也是所有人做大事必備的一種精神信仰。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無論對於新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是各個行業領域的創新創業發展,都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
  • 第二炮兵官兵關於「兩彈一星」精神的四問四答
    作為「兩彈一星」精神的傳人,如何在貫徹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中樹立起新一代軍事科研人的好樣子
  • 「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與體現
    原標題:「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與體現 20世紀50年代,面對帝國主義核威脅、核訛詐,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果斷決定研製原子彈、飛彈、人造地球衛星。在為「兩彈一星」事業進行的奮鬥中,廣大研製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一種崇高的精神,這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 ...記物理科學學院306-308聯合黨支部召開學習「兩彈一星」精神...
    2018年4月19日下午5點半,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學園2-114教室,物理科學學院306-308聯合黨支部聯合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宣講團開展了以「兩彈一星」精神為主題的黨員大會。會議由支部書記張萍主持,共有20名支部黨員和3名支部入黨申請人參加。
  • 紫金e評:讓新時代北鬥精神更加閃耀
    &nbsp&nbsp&nbsp&nbsp紫金e評:讓新時代北鬥精神更加閃耀&nbsp&nbsp&nbsp&nbsp偉大事業催生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
  • 上海市百名將軍活動中心成立10周年暨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公益...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上海市百名將軍活動中心成立10周年暨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公益捐贈儀式」前天在西郊賓館舉行。儀式上回顧了上海市百名將軍活動中心成立10年來的點點滴滴,慰問了老將軍、「兩彈一星」功臣和中國極地科考功臣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