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獲得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2020-12-04 山西晚報

山西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梁成虎)8月18日,山西晚報從省科協了解到,在剛剛公布的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中,太原理工大學李立博、崔豔霞,中北大學唐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上榜。

8月16日,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公布,太原理工大學李立博、崔豔霞,中北大學唐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上榜。

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近幾年國家優青的資助率均低於10%。根據統計,本年度共有來自196家單位的600位申請人入圍國家優青,資助強度為120-130萬元/項。山西的4位申請人均獲得130萬元資助。

優青獲得者介紹

李立博,男,博士,太原理工大學化工化學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新型多孔材料的製備、功能化,以及能源氣體的分離與純化相關方面的研究。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具有鐵-過氧陰離子位點的金屬有機框架物用於乙烷/乙烯分離》,成為太原理工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的論文,被譽為一次歷史性的突破。

崔豔霞,女,博士,太原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表面等離子體微納光子材料與器件;表面等離子體技術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發光二極體的出射效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項目及多項省部級項目。榮獲「香江學者」「山西省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山西省131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截止2013年底,發表SCI論文19篇,共被引用近200次。美國光學學會會員,擔任頂級國際學術期刊(如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Plasmonics)的審稿人。

唐軍,男,博士,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納米材料、微/納電子機械系統和微慣性傳感器件。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項目、973計劃專項、總裝預研、山西省人才項目、省基金等重大項目近20項,累計經費1500多萬元。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5項,授權42項,出版英文著作1部。在Scientific Reports、Sensors and Actuators A&B、Optics Letter等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139篇(SCI收錄64篇,EI收錄24篇)。先後在本研究領域內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做Oral報告6個、Poster 8個。獲山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是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陳成猛,男,博士,研究員,中科院山西煤化所709課題組長、中科院炭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山西省石墨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先進炭材料與器件研究工作,主持項目20餘項。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Chem Commun、J Mater Chem和Carbon 等刊物發表SCI論文118篇,他引4700餘次,h因子31。授權專利18項,出版英文專著1部,主持制定國際和國家標準7項。榮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獎、中國顆粒學會青年顆粒學獎,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科院北京分院「啟明星」優秀人才等稱號。

相關焦點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濟南大學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濟南大學教授周偉家成為濟南大學第一位自主培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濟南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周偉家教授申報的「金屬-碳基電催化劑」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濟南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歷史性突破。
  • 2018年國家傑出青年名單出爐,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覃勇...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8年8月3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發布了《關於公布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2018年國家傑出青年花落誰家已正式揭曉。  從申請人入選名單來看,本年度共有200位來自112所中國名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人入選資助名單。
  • 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朱涵、王俊祿)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8日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優秀!樂清籍85後科學家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 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10名特別獎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朱涵、王俊祿)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8日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2019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地球科學類項目統計:南大位列第一!
    8月16日,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正式揭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的公告表示,今年決定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00項,共有來自196家單位的600位申請人入圍國家優青。統計得出:地球科學類2019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按照單位依託單位統計:南京大學共計7人,位列第一。
  •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 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他在2019年指導的一項有關電液體燃料的工作,被認為會對儲能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為電網級別電力儲存提供廉價高效的解決方案。2019年,陳擎教授作為中國青年科學家代表,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2019年四川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是他們
    7月13日上午,四川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科技廳、中科院成都分院、省國防科工辦在四川科技館聯合舉行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孫朝暉等10位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展現四川科技工作者的時代風採。頒獎現場頒獎現場10位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出爐!
  • 湖北三位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來源: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舉行。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
  • 香港多所高校的年輕學者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資助
    新華社香港9月22日電(記者張雅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日前公布結果,來自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的21名學者的項目獲選,每人獲120萬元人民幣資助金額。記者22日從香港相關高校獲悉,港大有7名學者獲選,科大有5人、香港理工大學有4人、香港中文大學有3人、香港城市大學有2人。這次獲選的研究項目涉及不同範疇,包括醫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工程學、電腦科學、地理學等。有關學者所獲的資助金額可直接在香港作研究經費,資助期限3年。
  • 香港理工大學四位學者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理工大學22日表示,該校四位青年科學家獲得本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每人將獲得120萬元人民幣,直接支持他們在香港進行研究,資助期限三年。據悉,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於2019年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該基金項目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男性未滿38歲,女性未滿40歲),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有望晉身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 人才政策顯成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難度超過面上項目
    海外青年人才加速回國的步伐科技興國,人才是第一要素,隨著國家和地方省份出臺人才項目,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的人數逐年上漲,尤其是國內頂尖高校作為人才儲備,對於高端青年人才的爭奪非常激烈,母校情懷,校友推薦,海外專場招聘會等形式,讓海外有志於從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博士和博士後面對優厚的待遇
  • 樂清籍85後科學家陳擎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2020年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
    啟動儀式上,10名「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獲得表彰。,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設崗位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省級一等獎4項等10餘項科技成果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名青年教師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日前,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去年4人入選後又有4人入選,分別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周福輝、機電學院副教授房曉龍、自動化學院教授彭聰、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薛敏。截止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12名青年教師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 國家優青625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果發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截圖從資助情況來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資助的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均在萬項以上,分別為14773項、1377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共計資助2260項,項目數量僅次於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百名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10人獲特別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 10 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國家優青項目再創新高!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果發布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均在萬項以上,分別為14773項、1377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共計資助2260項,項目數量僅次於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除上述3個資助數量較多的項目以外,重點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含港澳)、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重大項目,各資助737項、625項、102項、7項、1項,NSAF聯合基金、天文聯合基金、大科學裝置科學研究聯合基金項目的資助項目數量共計180項。
  • 山西交科集團周新星博士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交科集團研發公司周新星博士申報的《生物炭改性生物瀝青的流動誘導結晶及相分離機理研究》項目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為支持青年人才進行自主基礎科學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