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莊白羽報導 4月19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岑智明和香港天文臺助理臺長劉心怡,雙方就推動氣象服務及航空氣象發展交換意見。
鄭國光說,香港天文臺有著130年的悠久歷史,記錄天氣資料完整,所開展的很多活動一方面讓市民了解了氣象歷史,一方面增長了市民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意識。香港天文臺將氣象服務融入到市民生活中的理念值得學習。鄭國光也介紹了中國氣象局在氣象科普方面所開展的工作,特別是在中國科技館設立的「氣象之旅」科普展區。他還介紹了FY-2E加密觀測和衛星天氣應用平臺(SWAP),希望風雲氣象衛星監測產品能使香港人民受益。
在談到航空氣象服務時,鄭國光說,我國航空事業發展迅速,但是要實現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轉變,氣象安全保障不可或缺。因此,航空氣象服務應立足本國,發展和優化自己的航空氣象服務。他還介紹了中國氣象局在航空氣象方面開展的工作和擁有的技術能力。
岑智明表示,香港天文臺願與中國氣象局攜手,加強區域合作,為提高我國及亞洲的航空氣象水平做出貢獻。希望繼續與中國氣象局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推進智能氣象服務的發展。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比較完善的航空氣象組織,逐漸構成了裝備有氣象雷達、衛星雲圖接收裝置、雷射測雲儀和移頻通信、氣象傳真機等先進設備的航空氣象臺站網,在航空天氣預報和服務方面開始有較大發展。
(責任編輯: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