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 莊白羽 通訊員張繼文報導 北京-廣州-香港視頻會商專線的建設和連通為香港天文臺更好地了解全國天氣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撐;香港天文臺與上海颱風研究所、華東區域氣象中心合作推動了世界氣象組織登陸颱風預報示範項目的順利實施。11月13日,記者從2012年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上了解到,近兩年來,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通過密切溝通、共享信息,推動雙方在天氣預報預警技術、氣象探測、氣象服務等多方面取得了合作進展。
據了解,自2010年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舉行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以來,在雙方深入合作的基礎上,中國氣象局已實現國際通信伺服器與香港天文臺數據伺服器的數據通信,中國氣象局支持香港天文臺的CMACast系統安裝調試工作已完成並正式投入業務運行;粵港雙方已將區域數值預報合作納入政府合作框架,並每年定期舉行氣候會商與研討,加強了汛期降水及熱帶氣旋活動的預測分析。同時,雙方通過多次互訪與教育培訓,提高了預報員在定量降水預報、強對流短時臨近預報等方面的能力,分享了氣象服務以及防災減災的經驗。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沈曉農表示,近年來,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在氣象各領域深入合作,取得顯著成果。未來,中國氣象局將加強統籌協調,與香港天文臺進一步深化合作,推進完成雙方合作項目,不僅推動華南、香港的氣象事業發展,也全面提升我國的氣象業務服務能力。
「兩年來,雙方的交流更加活躍,合作更加深入,有力促進了香港和國內氣象事業的發展」。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對中國氣象局給予香港天文臺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並希望未來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及時和適用的氣象服務。
目前,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已在氣象探測、氣象通信、天氣預報警報技術、氣象服務、氣候變化、人員互訪、科學研究和科學試驗、教育與培訓等8個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雙方均表示,希望未來兩年能在上述領域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雙方氣象科技的共同發展,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
中國氣象局國際合作司、預報與網絡司,上海市氣象局及廣東省氣象局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