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成效凸顯

2020-11-26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 莊白羽 通訊員張繼文報導 北京-廣州-香港視頻會商專線的建設和連通為香港天文臺更好地了解全國天氣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撐;香港天文臺與上海颱風研究所、華東區域氣象中心合作推動了世界氣象組織登陸颱風預報示範項目的順利實施。11月13日,記者從2012年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上了解到,近兩年來,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通過密切溝通、共享信息,推動雙方在天氣預報預警技術、氣象探測、氣象服務等多方面取得了合作進展。

  據了解,自2010年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舉行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以來,在雙方深入合作的基礎上,中國氣象局已實現國際通信伺服器與香港天文臺數據伺服器的數據通信,中國氣象局支持香港天文臺的CMACast系統安裝調試工作已完成並正式投入業務運行;粵港雙方已將區域數值預報合作納入政府合作框架,並每年定期舉行氣候會商與研討,加強了汛期降水及熱帶氣旋活動的預測分析。同時,雙方通過多次互訪與教育培訓,提高了預報員在定量降水預報、強對流短時臨近預報等方面的能力,分享了氣象服務以及防災減災的經驗。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沈曉農表示,近年來,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在氣象各領域深入合作,取得顯著成果。未來,中國氣象局將加強統籌協調,與香港天文臺進一步深化合作,推進完成雙方合作項目,不僅推動華南、香港的氣象事業發展,也全面提升我國的氣象業務服務能力。

  「兩年來,雙方的交流更加活躍,合作更加深入,有力促進了香港和國內氣象事業的發展」。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對中國氣象局給予香港天文臺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並希望未來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及時和適用的氣象服務。

  目前,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已在氣象探測、氣象通信、天氣預報警報技術、氣象服務、氣候變化、人員互訪、科學研究和科學試驗、教育與培訓等8個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雙方均表示,希望未來兩年能在上述領域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雙方氣象科技的共同發展,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

  中國氣象局國際合作司、預報與網絡司,上海市氣象局及廣東省氣象局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今年5月,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與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在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期間,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氣象服務、航空氣象及全球氣象預警系統建設、加強氣象科普宣傳等事宜進行了交流。1996年,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籤署了氣象科技長期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了雙方的合作機制,每兩年輪流舉行一次高層會議。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高層管理人員會議在廣州舉行
    陳建軍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永 楊群娜 通訊員楊鳳報導 11月26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高層管理人員會議。會議回顧了上一次高層會議以來的合作進展並商討未來合作重點。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以及中國民用航空局氣象中心、空管辦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1996年,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籤署氣象科技長期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雙方的合作機制,每兩年輪流舉行一次高層會議。2001年,雙方籤署《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進一步完善了合作機制,確定了主要合作領域。
  • 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籤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
    陳建軍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董永春報導 11月6日,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在廣州籤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廣東省氣象局副局長鄒建軍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後籤署了該協議。通過協議,粵港兩地將繼續深化氣象合作,開拓在數值預報模式、天氣預報預警、氣候變化研究、大氣綜合探測等領域的廣泛交流,共同促進兩地氣象事業發展。
  • 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10月28日,三方在京籤署合作協議,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代表三方在協議上簽字。民航局將作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建設和運行的主體單位,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將分別在國家氣象中心、香港天文臺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技術支持中心和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備份中心。  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表示,航空氣象服務承擔著為民航飛行安全與正常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 香港天文臺:洋裝穿在身 心是中國心
    1975年,香港天文臺與國家氣象局(現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籤署協議,建立了一條連接北京和香港的氣象電報電路,讓香港與內地多了一條寶貴紐帶。  1984年,中英兩國發布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這份聲明指出,1997年7月1日,中國將恢復對香港地區(含香港島、九龍及新界)行使主權,並確定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回歸後的基本政策方針,即「一國兩制」。也是在這一年,香港天文臺與廣東省氣象局籤署有關建立自動氣象站的合作協議。
  •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來訪的香港天文臺長李本瀅
    11月30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了來訪的香港天文臺臺長李本瀅,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委員會副主席、香港天文臺助理臺長岑智明等一行。雙方認為要進一步加強交流和合作,特別是氣象觀測信息的交流。    鄭國光感謝香港天文臺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所做的工作,認為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的成功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國氣象局會全力以赴為即將在香港召開的東亞會提供支持,同時也希望香港天文臺一如既往地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和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氣象保障服務提供支持和幫助。
  • 致力深度融合 服務大灣區發展——專訪香港天文臺新任「掌門人...
    2019年,憑藉臨近預報服務,香港天文臺獲得2019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和第十九屆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在航空氣象領域,2018年7月,香港天文臺與中國氣象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共同建立的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運作,主中心位於北京的中國民用航空局,而香港天文臺作為備份中心,致力為亞洲區內航空業界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
  • 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共議航空氣象事業發展
    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莊白羽報導  4月19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岑智明和香港天文臺助理臺長劉心怡,雙方就推動氣象服務及航空氣象發展交換意見。
  • 深圳氣象局局長:要學習香港氣象服務的好經驗
    在2011年11月深港政府間合作會議上,在市長許勤和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林瑞麟的見證下,深圳市氣象局局長王延青和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分別代表兩地氣象部門,籤署了《深圳市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數值天氣預報技術長期合作協議》,揭開了兩地氣象部門合作的新篇章。
  • 內地與香港氣象部門的合作,這座無人島是起點!
    1982年11月,時任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途經香港時,時任香港天文臺臺長費愨向他詢問可否在香港以南、內地管轄範圍內的島嶼上建立一個自動氣象站。其觀測數據將有助於粵港兩地提升颱風季節的氣象預報預測能力。當時,距離中英兩國正式籤署《中英聯合聲明》,還有700多個充滿波折的日夜。在這一時間節點便提出粵港共建氣象站,承受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 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協議共推戰略合作
    莊白羽 攝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靜淅 張格苗 莊白羽報導 今後,氣象與民航兩部門將實現觀測與探測資料、預警預報和氣候資料的全面共享,併合作開發針對重點航路運行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產品。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在京籤署關於共同推進航空氣象戰略合作的協議,雙方將在上述航空氣象資源共享、業務融合、技術合作領域及共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等方面強化戰略合作。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代表兩部門籤署協議,並就共同提升航空氣象服務水平、擴大我國航空氣象國際影響力等交換意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主持籤署儀式。
  • 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
    莊白羽 攝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莊白羽 孫豪傑報導 12月25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籤署《氣象重大核心技術科技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加快突破制約我國氣象業務發展的核心技術難題,提高氣象預報預測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 香港天文臺網站增添中國風雲二號B衛星實時圖像
    華夏經緯網1月29日訊:據中新網報導,香港天文臺一直致力為市民提供更多天文知識,不斷推出新舉措,更新網頁信息。從28日起,天文臺將中國風雲二號B衛星(FY-2B)的實時圖像上載於網站,供市民觀看香港及附近地區的雲圖。據介紹,FY-2B衛星是一顆由中國國家氣象局操作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每小時會拍攝一至兩幅地球的雲圖。
  • 中國氣象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化局校合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報導 日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一行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展局校合作交流。雙方就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共商推進《中國氣象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戰略合作協議》落實。
  • 中國氣象局與湖北省政府開啟新一輪省部合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 唐悅 通訊員黃俊華報導 7月7日,中國氣象局與湖北省政府舉行省部合作視頻會議,並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在前期省部合作基礎上,共同推進湖北「十四五」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 深圳市氣象局首次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立項結果,深圳市氣象局陳訓來博士牽頭申報的「人工智慧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強降水臨近預報中的應用研究」獲得立項支持。該項目是深圳市氣象局首次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中獲得突破。
  • 香港天文臺臺長:將與內地共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天文臺正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打造服務亞洲乃至全球的「航空氣象中心」,打破西方的壟斷,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共享航空氣象信息。香港天文臺全天24小時對氣象、地震、輻射等多方面提供預報和監測,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政府公共服務部門之一。
  • 專訪香港天文臺「掌門人」岑智明|氣象業務資源共建共享造福兩地民眾
    2001年,香港天文臺與中國氣象局籤署的《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具有裡程碑意義,自此,兩地氣象合作進入新的高度。這些年,合作內容也從分享災害天氣預報技術,到對觀測、預警等氣象資源的共建共享。合作成果有兩點   最突出的合作成果:一是雙方分享了氣象服務經驗與理念。
  • 【CAAC·TV】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內容簡介: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