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天文臺和船運界6月16日慶祝香港無線廣播船舶天氣預報百周年紀念。
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在當日的慶典上回顧該臺向航海人士提供天氣服務的歷史時表示,香港天文臺於1883年成立時的三大使命為提供氣象觀測(包括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根據天文觀測提供報時服務,以及地磁觀測。這三項使命為對香港的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的船運界的操作提供支持。
100年前,位於港島鶴咀的無線電報站開始運作,香港天文臺首次通過無線電報向船隻廣播船舶天氣預報,每日採用摩爾斯電碼向電報站傳送船舶天氣預報,以及在有需要時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報,由電報站於下午1時利用無線電報向鄰近海域航行的船舶廣播。2000年,電報站提供的船舶天氣預報廣播由香港特區政府海事處的自動廣播系統所取代。
岑智明說,隨著科技發展,現在香港天文臺的船舶天氣預報及警報服務已通過多種渠道發布,有關信息對保障國際遠洋航運、沿岸海域的漁業和鑽油活動,以及香港的水上運輸與康樂活動的安全和有效運作十分重要。
香港天文臺船運界聯絡組16日還舉行會議,討論該臺為船運界提供熱帶氣旋預警服務的最新發展、為具備發展潛力的北極航運路線探討氣象支持服務,以及在香港海域及相關海上加強天氣觀測。
據悉,在航運界的支持下,世界氣象組織的志願觀測船舶計劃目前約有60艘香港志願觀測船,向國際氣象界每年提供超過1萬個天氣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