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紀第一縷曙光」之爭白熱化
今天(10月29日),臨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專程趕來的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在會上宣布:新世紀第一縷陽光將照射在臨海市括蒼山上。而兩天前,北京天文臺名譽臺長、中科院院士、中國2000年委員會主席王綬琯也在北京宣布:祖國大陸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照射點在溫嶺市石塘鎮。
-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迎來新臺長
地處江蘇南京、享有「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之稱的紫金山天文臺已於近日迎來新臺長。趙長印趙長印,男,1966年10月出生,籍貫陝西省周至,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1993年4月參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南大再添一名「天文臺臺長」!
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工程經理部經理,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首席科學家,國防科工局空間碎片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白金明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白金明,1988~1991年在南京大學就讀,獲理學碩士學位。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圖)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共議航空氣象事業發展
鄭國光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莊白羽報導 4月19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會見香港天文臺臺長、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岑智明和香港天文臺助理臺長劉心怡,雙方就推動氣象服務及航空氣象發展交換意見。
-
香港天文臺臺長:將與內地共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天文臺正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打造服務亞洲乃至全球的「航空氣象中心」,打破西方的壟斷,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共享航空氣象信息。香港天文臺全天24小時對氣象、地震、輻射等多方面提供預報和監測,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政府公共服務部門之一。
-
清代的天文臺臺長—— 欽天監正
欽天監正,相當於國家天文臺臺長。由於曆法關係農時,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變和人事變更直接對應,欽天監正的地位十分重要。秦、漢以來至南朝,以太史令掌天象曆法。唐代設太史局,後又改司天台。宋、元設有司天監,與太史局、太史院是平行並置的機構。元朝還設有回回司天監。明、清則改名為欽天監。每歲冬至日呈奏明歲大統歷,移送禮部頒行。現知明代欽天監除刻印過《天文刻》外,主要是負責印造每年奏準的《大統曆日》。
-
明朝「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告訴你!
真正開始研究西方星座理論,並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科學家,是明朝的一位「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故事的開頭我們從當時的「國家天文臺」——欽天監說起。 欽天監升職記 公元1470年,大明憲宗皇帝在位。
-
李春來、薛隨建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圖/簡歷)
李春來、薛隨建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圖/簡歷)2014-08-22 10:05:55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8月22日電(崔小粟)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幹部任職通知
-
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近期《開獎啦》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她便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1994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有關委員會批准,紫金山天文臺將新發現的3241號小行星命名為「葉叔華星」。(五)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遇到挫折了,氣不過就睡一覺。睡醒了以後呢,回頭想一想,是不是真的盡力了,是不是把所有該走的路都走過了?還沒有啊,然後第二天再去奮鬥。看到葉奶奶給的啟示,心中自然是欽佩她,但是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學習他人的長處為自己以後的路打好基礎。
-
香港天文臺臺長:極端天氣料增 全年雨量預測偏少
香港天文臺臺長:極端天氣料增 全年雨量預測偏少 2015-04-12 13:44: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去年6月至11月間的平均氣溫是130年來最高,呼籲市民要有心理準備,未來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會愈來愈多。 岑智明又指,今年底的巴黎氣候會議將是全球減排的關鍵,若未能達成協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高峰,本世紀末香港的平均氣溫會上升3度至6度,香港海平面界亦會上升,一旦遇到風暴潮,大澳等低洼地區可能會被水淹浸。
-
93歲的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我還想做成三件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今年已經93歲了。她近日在「造就Talk」中回顧了上海天文臺的發展歷程,並講述了自己還想做成的三件事。 『開啟中國獨立的世界時工作』 上海天文臺原先是做時間工作的,是東亞地區很重要的一個時間服務臺。
-
香港天文臺臺長:今年全球極端天氣頻密出現
中新社香港3月18日電 18日,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預料,全球暖化所引致的極端天氣出現頻率,今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趨於頻密,故提醒香港市民要保持警覺。當天,岑智明在香港一個記者招待會上作出上述的預測。
-
地球「兩大眼睛」只剩中國「天眼」
天文學界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這兩個消息都和中國有關。好消息是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正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工作。壞消息是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發生了坍塌,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實質終止。
-
香港天文臺:洋裝穿在身 心是中國心
1883年夏季,香港天文臺正式創辦,杜伯克博士任天文臺首長天文司。很多人疑問,這個臺站以氣象觀測的目的創立,為何稱之「天文臺」?事實上,香港天文臺創立之初的職責包括授時、氣象觀測、磁場及水文觀察,與天文毫無關係。可是,由於「Observatory」一詞有「氣象臺」和「天文臺」兩個意思,當時負責翻譯的華人將其錯譯為「天文臺」,便一直沿用至今。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訪問紫金山天文臺
2018年1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一行訪問紫金山天文臺,就雙方共建2.5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進行協商討論,並對中國科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科教融合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來訪的香港天文臺長李本瀅
11月30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了來訪的香港天文臺臺長李本瀅,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委員會副主席、香港天文臺助理臺長岑智明等一行。 鄭國光感謝香港天文臺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所做的工作,認為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的成功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國氣象局會全力以赴為即將在香港召開的東亞會提供支持,同時也希望香港天文臺一如既往地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和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氣象保障服務提供支持和幫助。
-
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何處?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昨日透露,由於有關測算尚未完成,紫金山天文臺將於10月28日公布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最早觀測地最終結果。 北京青年報引述紫金山天文檯曆算部何玉囡研究員的話說,「所謂第一縷曙光是指太陽上端邊緣和地平面相切只有一個交點。
-
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長:我的「大膽」與「魯莽」 | 造就Talk·葉叔華
葉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最早,上海天文臺是法國傳教士辦的,當時是參加了全世界統一的國際時間局合作,所以最後結果都是靠國際時間局。那麼為什麼離開呢?因為後來國際科學聯合組織接納了中國臺灣省,中國當然不能忍受。中國所有協會一起退出了國際科聯,天文學會也在其中。退出以後,不能再參加國際時間局的合作,要有自己做的世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