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麗江新聲音 做有價值的內容
花深竹石迷過客,露冷蓮塘問遠公。
盡日苔階閒不掃,滿園銀杏落秋風。
劉 熠 《贈古泉上人》
每至深秋,枯瘦的空氣裡總是流露著幾分蕭瑟的意味。天空高遠,湛藍的天空宛若一片汪洋大海,與滿樹的銀杏黃相接,匯成一幅鮮明的油彩畫。也有人說:沒在秋天賞過銀杏的人,是不足以談秋天的。
立冬過後,燦爛的季節依舊持續著黃袍加身的形象。麗江的古建配上銀杏的金黃,不知怎地,那種慵懶閒暇的感受就莫名的讓人駐足。透過陽光,樹上的銀杏葉閃著金色溫暖的光。
白沙壁畫
(圖片來源:白沙古鎮)
「一棵銀杏用五百年守望一座宮殿;一座宮殿將五百年凝固成一幅壁畫。」這裡,有一棵近500年樹齡的銀杏,枝繁葉茂。
(圖片來源:白沙古鎮)
這個季節,扇形的葉片變黃、捲曲、枯萎直至落葉滿地,像萬籟俱寂前的狂歡,縱使墜落也一樣耀眼而熱烈。
雪山路
四月的櫻花,正紅的楓葉,有人卻獨愛這碎金般的銀杏黃。如果說秋天有顏色,那一定就是銀杏的金黃。雪山路上的銀杏並不多,遲遲緩緩地走著,偶爾感覺就像是進行著一場漫長的約會,從容、安心、成熟;就連湛藍通透的天空也只能成為映襯。
雲大旅院
「雪山下的莊園」和立冬後的銀杏撞了個滿懷。落葉知秋,旅院操場上黃綠相間的銀杏像是比其他更「慵懶」一些,通透得不那麼著急,零星的綠葉好似有意作對般地探出枝頭。跌跌撞撞的大學時光總是白駒過隙,畢業了回憶起來卻還是會醉倒在操場的銀杏黃裡。
指雲寺
金黃的銀杏,朱紅的牆。在指雲寺,隨處可見的金黃掛滿了枝頭,像是一張名片,有的枝杆高高舒展,有的枝頭輕輕低垂。若是說起深秋季節裡最美麗的存在,這裡一定有它的姓名。
(圖片來源:麗江古城遊)
寺廟的鐘聲,嫋嫋炊煙,滿眼金黃,翩然而落的葉子,似在親身訴說著,這個秋天紅牆綠瓦,銀杏紛飛,一切都還不錯。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有意思的話
「杏者,幸也;銀杏,即迎幸也 」
一樹金黃,一樹秋,若匆匆的你還沒有欣賞到麗江的銀杏,節奏放慢一點,那黃綠相間的銀杏葉也在等你。
來源:掌心玉龍
主編:楊江芹 編輯:李麗明
初審:李麗明 二審:章麗清 終審:楊江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