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鋼產業鏈:廢鋼佔十大再生資源回收量的59%、但發展緩慢,回收、加工是產業鏈關鍵環節
(一)循環經濟:政策支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十二五」年均增速12%,但廢物回收利用發展相對較慢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連結。
以《循環經濟促進法》為基礎,《循環發展引領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撐我國循環經濟進一步發展。200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強調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物」的消耗發展模式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2017年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循環發展引領行動》,旨在初步形成綠色循環低碳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城鎮循環發展體系,並基本形成綠色生活方式。以《循環經濟促進法》為基,《循環發展引領行動》等政策支撐我國循環經濟進一步發展。
二五」期間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以年均12%速度增長,但廢物回收利用發展相對較慢。根據2017年8月29日發改委聯合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布的《「十二五」期間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回顧》,「十二五」期間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以年均12%速度增長,2015年末產值超1.5萬億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96%,解決就業近3000萬人,專業從事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約3萬家,產業總體發展較快。但我國廢物回收利用發展相對緩慢。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以2005年為基數100,2013年我國廢物回收率指數僅為108.20,年均複合增速僅為0.99%,同期我國資源消耗強度、汙染物處置率和廢物排放強度分別達134.70、174.60和146.50,年均複合增速分別達3.79%、7.21%和4.89%;
根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預計到2021年,我國十大廢棄物回收利用總值將達9507億元,相較2016年大幅提升61.05%。根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2~2016)》統計數據,2012~2016年我國十大廢物五回收利用產值由5413億元增加值5903億元,年均複合增速僅為2.19%,其中2013~2015年連續三年出現下滑。預計到2021年,我國十大廢棄物回收利用總值將達9507億元,相較2016年大幅提升61.05%。
(二)廢鋼行業:我國再生資源回收主要組成部分,2016年回收量佔我國十大類再生資源的59%
1、產業地位:2016年廢鋼鐵回收量佔我國十大類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的59%,為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的主要組成部分
根據2017年5月2日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7》,截至2016年底,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等十大類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2.56億噸,同比增長3.7%,其中廢鋼鐵回收量達15130萬噸,佔比達59.00%,為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的主要組成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2013年以前公布的廢鋼鐵回收量數據主要是大型鋼鐵企業的數據,自2014年起,將中小型鋼鐵企業回收的廢鋼鐵、鑄造和鍛造行業使用的廢鋼鐵數量納入統計範圍。
2、產業標準:我國現行廢鋼標準為2004年頒布的國標GB4223-2004《廢鋼鐵》,按外形尺寸及重量要求可分為重型、中型、小型、統料型和輕料型五大類
根據盧春生等人於2014年發表於《中國廢鋼鐵》期刊上的《<廢鋼鐵>國家標準的發展與現狀》論文,我國廢鋼分類參照了俄羅斯、美國相關標準以及國內廢鋼需求企業實際情況,其中熔煉用廢鋼按照外形尺寸及重量要求可分為重型廢鋼、中型廢鋼、小型廢鋼、統料型廢鋼和輕料型廢鋼等五大類。
(三)產業鏈條:廢鋼回收——加工——貿易構成完整產業鏈,回收體系及生產加工工藝是關鍵環節
廢鋼經回收、加工、貿易最終成為轉爐和電弧爐冶煉原材料構成了完整的廢鋼產業鏈。廢鋼回收企業由國內廢鋼回收網點或從境外採購批量廢鋼鐵原料,按照國家《廢鋼鐵標準》經廢鋼加工生產線進行分選、淨化和加工生產出各種廢鋼鐵產品,再通過廢鋼貿易商將廢鋼產品銷售或配送給鋼鐵企業回爐煉鋼,貿易形式包括現貨交易和電子商務等。
廢鋼回收體系及生產加工工藝是直接影響廢鋼產量及品質的關鍵環節。根據我們於2018年3月17日發布的《煉鋼工藝發展路徑專題之二:短流程發展箭在弦上?--政策、環保帶來機遇,人才、技術仍有挑戰,提高廢鋼回收率是關鍵前提》深度報告,老舊廢鋼回收率成為影響我國未來廢鋼總產量的關鍵因素,2016年我國老舊廢鋼回收率僅為33.22%;另外,鋼水純淨度要求的提升對廢鋼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廢鋼鏽蝕程度和清潔度較高,還要求入爐廢鋼的重量和尺寸滿足要求,因此廢鋼的加工工藝將直接影響廢鋼品質。
因此在下文中我們將著重從廢鋼回收和廢鋼加工兩個角度,對我國廢鋼產業鏈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制約因素做詳細分析。
█ 二、廢鋼回收:無市場準入門檻、集中度非常低,規範、綜合、大型化企業獲政策支持,龍頭企業更為受益
(一)回收來源:老舊廢鋼是未來國內新增主要來源,2016年我國廢鋼回收率落後全球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根據我們於2018年3月17日發布的《煉鋼工藝發展路徑專題之二:短流程發展箭在弦上?--政策、環保帶來機遇,人才、技術仍有挑戰,提高廢鋼回收率是關鍵前提》深度報告,國內廢鋼又可分為自產廢鋼和社會廢鋼兩大類來源。其中自產廢鋼指的是在煉鋼、軋鋼和精整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以各種切頭和廢品形式存在的廢鋼;社會廢鋼指的是使用鋼鐵材料製成的各種機械設備、交通工具、農用機械、機具、建築物鈴材、軍事用品、生活用品等經過一定使用年限後的報廢品(老舊廢鋼),或是在生產這些鋼材產品時產生的廢品、邊角餘料及含鐵廢棄物(加工廢鋼)。
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廢鋼產量達9075萬噸,同比增長9.60%;其中自產廢鋼4430萬噸、社會廢鋼464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5.73%和13.57%,社會廢鋼產量增長更快。
(1)自產廢鋼:產生量基本穩定,2015~2016年全球自產廢鋼產量佔比在24.0%左右
自產廢鋼是在煉鋼、軋鋼和精整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以各種切頭和廢品形式存在的廢鋼,因此自產廢鋼產生量和粗鋼產量成正比。根據冶金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黃文等2016年發表於《冶金管理》期刊上的《世界廢鋼供需情況分析及未來研判》論文和英國商品研究所(CRU)統計數據,2015~2016年全球自產廢鋼產量佔比穩定在24.0%左右;同時隨著連鑄、連軋、無頭軋制等工藝技術不斷進步,鋼水收得率和軋鋼成材率不斷提高,自產廢鋼量產生率應為下降趨勢。總體來看,在我國粗鋼產量接近圓弧頂,連鑄、連軋技術逐步提高,預計我國自產廢鋼產生量相對穩定。
(2)社會廢鋼——加工廢鋼:產生量基本穩定,全球2013~2016年加工廢鋼產量佔比穩定於25.20%~25.70%之間,均值為25.45%
加工廢鋼是指在生產鋼材製成品時產生的廢品、邊角餘料及含鐵廢棄物,多為衝壓邊角料、車屑、料頭等,因此加工廢鋼產生量和鋼材消費量成正比。根據冶金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黃文等2016年發表於《冶金管理》期刊上的《世界廢鋼供需情況分析及未來研判》論文和英國商品研究所(CRU)統計數據,2013~2016年全球加工廢鋼產量佔比穩定於25.20%~25.70%之間,均值為25.45%;同時,隨著鋼鐵產品近終型加工製造技術的成熟、表面質量的提高、尺寸公差的減小和機械加工工業的技術進步、加工廢鋼產量佔比會逐漸減小。總體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鋼材下遊需求或將保持穩定,因此預計我國加工廢鋼產生量相對穩定。
(3)社會廢鋼——老舊廢鋼:成為未來國內廢鋼產量的主要來源,預計2020年我國老舊廢鋼發生量將達2.16億噸
老舊廢鋼將成為未來國內廢鋼的主要來源。由於老舊廢鋼是指使用鋼鐵材料製成的各種機械設備、交通工具、農用機械、機具、建築物鈴材、軍事用品、生活用品等經過一定使用年限後的報廢品,因此老舊廢鋼產生量和鋼鐵蓄積量成正比,老舊廢鋼發生率則決定了當年老舊廢鋼產生量。根據前文所述,在粗鋼產量和鋼材消費逐步達到穩態的情況下,我國自產廢鋼和加工廢鋼產量將相對穩定,因此老舊廢鋼將成為未來國內廢鋼的主要來源。
根據我們於2018年3月17日發布的《煉鋼工藝發展路徑專題之二:短流程發展箭在弦上?--政策、環保帶來機遇,人才、技術仍有挑戰,提高廢鋼回收率是關鍵前提》深度報告,若2020年前我國廢鋼回收率維持2016年33.22%的水平,則我們可測算得到2020年我國國內廢鋼總產量將達15047萬噸。
2、制約因素:2016年我國廢鋼回收率僅為33.22%,落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其中報廢機動車回收率僅為美國2005年水平的1/3
(1)總量上看,2016年我國廢鋼回收率僅為33.22%,仍落後於全球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根據我們於2018年3月17日發布的《煉鋼工藝發展路徑專題之二:短流程發展箭在弦上?--政策、環保帶來機遇,人才、技術仍有挑戰,提高廢鋼回收率是關鍵前提》深度報告,2016年我國老舊廢鋼回收率僅為33.22%;而根據同濟大學鄧小華等人於2004年發表於《北方環境》期刊上的《我國與發達國家資源再生產業狀況比較及分析》一文,美國廢鋼回收率由1980年的5.5%迅速提升至1997年的61%;而根據英國商品研究所統計數據,2011~2015年,全球折舊廢鋼產量由2011年的3.40億噸降至2015年的2.97億噸,廢鋼回收率也由2011年的57.6%降至2015年的44.3%。2011~2015年廢鋼回收率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業發達國家廢鋼需求減弱,鐵礦石價格走低進一步衝擊廢鋼市場。
(2)結構上看,報廢機動車回收率僅為美國2005年水平的1/3
以廢鋼來源之一的汽車拆解為例。一般載客型小微型汽車使用壽命在8年左右,中型載客汽車為10年,大型載客汽車約為12年,假設我國機動車壽命周期為10年左右,則2011~2016年我國機動車理論報廢量等於2001~2006年我國機動車新車銷量。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01~2006年我國機動車銷量分別為236.37萬輛、325.00萬輛、439.08萬輛、507.11萬輛、575.82萬輛、721.60萬輛;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統計數據,2011~2016年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量分別為56.62萬輛、60.04萬輛、82.70萬輛、127.92萬輛、170.00萬輛、159.20萬輛。
2011~2016年我國機動車實際拆解率均低於理論拆解率,且差距逐年擴大。根據表4數據,得出2011~2016年我國機動車理論報廢率分別為1.05%、1.35%、1.76%、1.92%、2.06%、2.49%;2011~2016年全國汽車拆解率分別為0.51%、0.48%、0.57%、0.57%、0.67%、0.62%。2011~2016年我國機動車實際拆解率均低於理論拆解率,且差距逐年擴大的趨勢。
2011~2016年我國報廢機動車平均回收率33.94%,僅為美國2005年水平的1/3。根據表4數據,我們可計算得到2011~2016年我國平均報廢機動車回收率僅為33.94%,且呈波動下降趨勢;而根據美國鋼鐵協會(AISI)於2007年發布的《Advancing Steel’s Competitive Edge2006~2007》報告,2005年美國報廢機動車回收率已達102%,遠遠高於2016年我國24.90%的報廢汽車回收率。
(二)回收體系:無市場準入門檻、集中度非常低,政策鼓勵規範化、綜合化、大型化廢鋼回收企業發展
1、行業現狀:沒有市場準入門檻,規模以上企業回收量僅佔回收總量的10-20%,「小、散、亂」問題突出
目前我國廢鋼回收參與者主要分為三個類別:私人廢鋼回收點、基本處理商(或分銷商)和二級處理商(專業廢鋼加工商)。私人廢鋼回收點從鄰裡和本地工業收集含鋼廢棄物品,經銷商使用簡單的加工設備對這種廢鋼進行分類、拆卸和包裝,專業廢鋼公司將廢鋼分類並處理成標準化產品,出售給終端鋼鐵冶煉企業。而對於報廢汽車和船舶等特殊廢鋼來源,只有經行政許可的專業廢鋼公司才能進行收集和處理。根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會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於2016年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沒有市場準入門檻,從業人員以「40、50」人員、殘疾人、農民工為主,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大部分企業多採取粗放式經營和管理方式、產業鏈條短、產品單一、生產工藝門檻低、增值水平低、同質化現象明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回收量僅佔回收總量的10-20%,小企業仍有相當數量,行業小、散、差的特點明顯,組織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較差。
2、政策影響:鼓勵規範化、綜合化、大型化廢鋼回收企業發展,「治限治超」抬升廢鋼物流成本有利於成本控制能力強的龍頭企業
規範化、集中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成為未來建設重點。2015年1月26日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供銷合作總社發布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目標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一批網點布局合理、管理規範、回收方式多元、重點品種回收率較高的回收體系示範城市,大中城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平均回收率達到75%以上,實現85%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範化管理、85%以上社區及鄉村實現回收功能的覆蓋、85%以上的再生資源進行規範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資源回收骨幹企業,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到2.2億噸左右。
獨立或依託鋼企的綜合性、大型化廢鋼回收企業是發展方向。根據劉立軍等人2017年11月發表於《資源再生》期刊上的《廢鋼企業發展戰略研究》論文,發達國家廢鋼回收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北美、西歐為代表的綜合性大型廢舊金屬回收集團公司,獨立於鋼鐵生產企業,由於實行專業化管理,在廢鋼回收成本方面具有優勢;第二種是日本依託大型鋼鐵企業建設的廢鋼回收商社,由於地理位置貼近鋼鐵企業,物流、供應鏈成本得以降低。2013年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12部委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鼓勵鋼鐵企業延伸產業鏈,重點支持鋼鐵企業參與國內現有礦山資源、焦化企業的整合,鼓勵鋼鐵企業重組符合環保要求的國內廢鋼加工配送企業。
「治限治超」抬升廢鋼物流成本,成本控制能力更強的龍頭廢鋼回收企業相對受益。2016年8月18日,交通部、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五部委聯合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狠抓車輛生產改裝和貨運裝載兩個源頭,專項行動從2016年8月18日開始至2017年8月31日,新一輪「治限治超」工作使得重卡實際的承載重量上限有所減少,重卡單車運力大幅下降;同期發布的還有國家新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對重卡的型號要求及年檢各方面進一步規範。「治限治超」將抬升廢鋼物流成本,成本控制能力更強的龍頭廢鋼回收企業或相對受益。
(三)龍頭企業:中再生為國內最大再生資源回收企業、葛洲壩綠園藉助兼併重組實現快速擴張,兩者市佔率合計僅8%
1、中再生:我國最大再生資源回收企業,16年廢鋼回收市場份額4.1%,與紐維爾合資夯實廢鋼裝備基礎
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中再生)是我國最大的專業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2016年廢鋼回收量佔全行業總回收量的4.1%。根據公司官網,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中再生)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社屬企業,公司在全國23個省(區、直轄市)初步建立起環渤海、東北、華東、中南、華南、西南和西北等七大區域回收網絡,擁有近50家分、子公司,建立了11個大型國家級再生資源產業示範基地、3個區域性集散交易市場、70多家分揀中心和5000多個回收網點。公司以廢鋼鐵、廢紙、廢塑料、廢家電、廢有色、廢不鏽鋼、報廢汽車等品種的回收加工利用為主營業務,擁有27家廢鋼經營分子公司及40多個廢鋼加工配送中心、70餘家廢紙打包廠、8家大型廢家電拆解廠、4家廢塑料加工廠、2家廢不鏽鋼加工廠、2家造紙廠、1家再生銅廠、1家再生鋁廠,初步形成了輻射全國,集回收、分揀、加工和成品銷售於一體的網絡體系。2016年公司實現廢鋼回收625萬噸,佔2016年行業總回收量的4.1%。
與全球廢鋼加工領軍企業紐維爾成立合資企業,實現廢鋼回收-加工全產業鏈布局,為公司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供裝備支持。2017年7月,中再生與美國紐維爾破碎機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中再生紐維爾資源回收設備(江蘇)有限公司。美國紐維爾作為現代廢鋼破碎機的發明者,具有50多年製造及銷售廢鋼破碎機的經驗,產品遍及全球。根據2016年國際回收局(BIR)統計數據,全球已建成廢鋼破碎機935套,其中800套為紐維爾提供或採用紐維爾技術製造,且紐維爾在我國進口破碎機市場份額超過70%。合資公司的成立將快速、有效的解決中再生龐大產業集群的多種需求,並為公司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供強大的裝備支撐。
2、葛洲壩綠園:廢鋼鐵回收處理能力達660萬噸,藉助兼併重組實現快速擴張
通過併購快速擴張廢鋼回收規模,目前已控制廢鋼資源量1000萬噸。2014年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註冊成立了中國葛洲壩集團綠園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集財務投資、控股管理和科技研發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高科技環保領軍企業、標杆企業。根據五礦經濟研究院劉立軍等人2017年11月發表於《資源再生》期刊上的論文《廢鋼企業發展戰略研究》,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併購行業內符合工信部準入條件的廢鋼加工企業,實現了快速擴張。目前公司控制廢鋼資源量約1000萬噸,目標2000萬噸,市場份額將達到10%,成為國內領先的廢鋼回收-加工-配送產業體系公司。目前公司已擁有葛洲壩環嘉、葛洲壩興業和葛洲壩展慈等三家與廢鋼回收有關的控股子公司。
擁有再生資源年綜合處理能力達 920 多萬噸,其中廢鋼鐵回收處理能力達660萬噸。根據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報,目前公司擁有再生資源年綜合處理能力達 920 多萬噸,是國內再生資源經營種類最豐富的企業,囊括廢鋼、廢紙、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玻璃、廢舊汽車拆解等,加工分揀後的種類達1000餘種。根據公司官網數據,葛洲壩環嘉、葛洲壩興業和葛洲壩展慈分別擁有260、300、100萬噸廢鋼鐵回收處理能力,合計達660萬噸。
█ 三、廢鋼加工:精料入爐、產業政策、稅收優惠驅動企業大型化發展,大型廢鋼破碎線企業迎發展良機
(一)廢鋼加工裝備:鋼企「精料入爐」要求倒逼大型廢鋼破碎線發展
1、加工工序及裝備:打包、壓塊、剪切、破碎是常用廢鋼加工工序
廢鋼回收加工過程常採用打包、壓塊、剪切、破碎等幾種方式使廢鋼鐵最終形成能被鋼鐵冶金企業利用的優質爐料。其中:
廢鋼打包:是指經多道壓縮,將輕薄廢鋼壓制體積密度為1.4~3.2t/m3的長方形包塊以便於裝運和冶煉。廢鋼打包既可在約700℃熱態下進行,也可在冷態下進行,目前廣泛採用高產量、現代化的冷態液壓打包機。
廢鋼壓塊:指經壓塊機將鑄鐵屑直接壓製成密度較高(通常在4.5t/m3)的圓柱體。若是長條狀鋼屑,則在壓制前先要將鋼屑破碎。
廢鋼剪切:即採用廢鋼剪切機將長條形的廢鋼剪斷至合適的長度以便於後續冶煉,目前廢鋼剪切機有鱷魚式廢鋼剪切機、雙刃鱷魚式廢鋼剪切機和門式廢鋼剪切機三種類型。
廢鋼破碎:根據破碎對象不同,破碎鋼屑的稱為碎屑機,破碎統料廢鋼的是廢鋼破碎線。其中碎屑機採用錘擊、軋輥或刀刃加工等方式將長條狀鋼屑破碎為長度在50mm以下的細碎鋼屑,再經過壓塊機壓製成密度較高的壓塊;廢鋼破碎線是將混雜的低質薄板廢鋼、汽車車體、自行車、家電製品、廢油桶等薄板件以及打包壓塊的廢鋼進行破碎、打卷、分揀、淨化處理,直接獲取進爐冶煉的優質廢鋼「精料」的先進廢鋼加工設備。
2、加工設備發展:起步較晚,鋼企「精料入爐」要求大型破碎線逐漸成為主流
我國廢鋼加工裝備起步較晚,打包機——剪切機——破碎機是我國廢鋼加工設備的發展路徑。根據三峽晚報於2015年5月19日發布的新聞《力帝科技:中國廢鋼加工設備行業的「領頭羊」》,我國廢鋼加工裝備起步較晚,歷經了三個十年的跨步發展。20世紀80~90年代,國產廢鋼打包機投入市場,標誌著廢鋼加工開始邁入機械化;20世紀90年代初,鱷魚式剪切機以及引進德國技術國產化門式剪切機研製成功;2001年後我國國內首條PSX-6080廢鋼破碎生產線在廣東番禺投產,標誌著國內市場上開始使用破碎機加工廢鋼。
為滿足鋼廠「精料入爐」的要求,採用大型廢鋼破碎線、大型剪切機加工廢鋼是大勢所趨。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機械設備、汽車、家用電器等更新周期縮短,成分複雜,有色金屬、非金屬以及垃圾等混雜物較多的社會廢鋼比重加大,因此為滿足鋼廠「精料入爐」的要求,採用大型廢鋼破碎線和大型剪切機加工廢鋼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我國廢鋼鐵產業裝備水平提高較快,形成了以工廠化機械加工為主的生產方式。根據國家商務部流通發展司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報告(2013)》,2013年底我國已有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和示範基地60家,已配置1000馬力功率以上的廢鋼鐵破碎生產線40餘條,大中型門式剪切機30餘臺。呈現出國內設備為主導,中外合資、國外設備為輔的格局。
(二)廢鋼破碎線:未來三年新增廢鋼加工能力9492萬噸、為2017年的1.36倍,市場容量為39.4億元
根據張建國等於2011年12月發布於《冶金設備》期刊上的《先進的廢鋼加工設備廢鋼破碎生產線》一文,破碎機核心原理是:在高速大扭矩電機的驅動下,主機轉子上的錘頭輪流擊打進入容腔內的待破碎物,通過襯板與錘頭之間形成的空間,將待破碎物撕裂成合乎規格的破碎物;廢鋼破碎線主設備包括鏈板式上料輸送機、廢鋼破碎主機、液壓單輥送料機、排料震動給料機、皮帶式出料輸送機、上吸式磁選機、出料輸送機、排料輸送機、除鐵機、迴轉式輸送機等。
1、發展現狀:2013年底我國已配置40餘條1000馬力以上廢鋼破碎線,僅佔全球廢鋼破碎線的5.71
根據張建國等於2011年12月發布於《冶金設備》期刊上的《先進的廢鋼加工設備廢鋼破碎生產線》一文,截止2011年全球已有700多條廢鋼破碎線在運行,國內廢鋼破碎線主要以湖北力帝(被天奇股份收購)和江蘇華宏兩公司產品為主。湖北力帝公司於2000年引進國外技術開發了735.5kW的廢鋼破碎生產線,江蘇華宏公司也研製開發出368kW~1655kW廢鋼破碎生產線。根據國家商務部流通發展司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報告(2013)》,2013年底我國60家廢鋼鐵加工配送中心和示範基地已配置1000馬力以上的廢鋼鐵破碎生產線40餘條。若假設2013年全球在運廢鋼破碎線與2011年一致為700條,則我國廢鋼破碎線數量僅為全球的5.71%。
2、市場空間:預計2020年前我國需新增廢鋼加工生產能力9492萬噸,為2017年我國先進廢鋼加工能力的1.36倍,市場容量為39.4億元
為測算2020年前我國大型廢鋼破碎線市場容量,我們做如下假設:
(1)2020年我國廢鋼總產量達15047萬噸,生產能力將達27463萬噸。根據我們於2018年3月17日發布的《煉鋼工藝發展路徑專題之二:短流程發展箭在弦上?--政策、環保帶來機遇,人才、技術仍有挑戰,提高廢鋼回收率是關鍵前提》深度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廢鋼總產量將達15047萬噸;假設廢鋼加工企業工作制度為兩班制,每班8小時,年運行300天,則廢鋼加工設備產能利用率為54.79%=2×8×300/8760(8760指全年小時數),則2020年我國廢鋼加工設備總生產能力為27463萬噸。
(2)2020年我國先進廢鋼設備加工能力將達16478萬噸。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發布的《廢鋼鐵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預計到「十三五」末,我國先進廢鋼加工設備加工能力佔比超過60%,則預計2020年我國先進廢鋼設備加工能力將達16478=27463×60%萬噸;
(3)2017年我國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的廢鋼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6986萬噸。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發布的《廢鋼鐵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加工企業為151家,年加工能力5000萬噸,平均每家加工企業年生產能力為33.11萬噸;「十三五」以來又有60家加工企業進入名單,假設這60家企業平均年生產能力也為33.11萬噸,則截止至2017年,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廢鋼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6986萬噸;
(4)2018~2020年我國需新增先進廢鋼加工生產能力為9492萬噸。2020年我國先進廢鋼設備加工能力將達16478萬噸,2017年底已有先進加工能力6986.60萬噸,則2018~2020年我國需新增先進廢鋼加工生產能力為9492=16478-6986萬噸,是2017年我國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廢鋼加工生產能力的1.36倍。
根據江陰雙馬重工裝備有限公司官網列出的廢鋼破碎線型號及對應產量範圍,我們可以得到主流廢鋼破碎線的年廢鋼生產能力。以PSX-1200廢鋼破碎線為例,其年生產能力達24.09萬噸。
根據上文假設,2018~2020年我國需新增先進廢鋼加工生產能力為9492萬噸,若不考慮原有廢鋼加工能力置換,以PSX-1200廢鋼破碎線年產量估算,2020年我國至少需新增PSX-1200廢鋼破碎線394條;以PSX-1200廢鋼破碎線及其他輔助設備造價1000萬元/條計算,2020年前新增廢鋼破碎線市場容量39.4億元。
( 三)發展方向:廢鋼加工向大型化發展,大型廢鋼破碎線企業直接受益
1、政策、稅收引導廢鋼加工企業向大型化、正規化發展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6年12月29日發布了《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修訂版,旨在加強廢鋼鐵加工行業規範管理,促進企業規範經營,用好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不斷提高廢鋼鐵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對廢鋼鐵加工企業的規模、工藝、裝備、環保等方面做了更為詳細的規定:
(1)規模:新建普碳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年廢鋼鐵加工能力必須在15萬噸以上;改造、擴建普碳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年廢鋼鐵加工能力應達到10萬噸以上;廢舊不鏽鋼及其它廢舊特種鋼加工配送企業年加工能力應達到3萬噸以上;
(2)場地:新建普碳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要求廠區面積不小於3萬平米,作業場地硬化面積不小於1.5萬平米;改造、擴建普碳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要求廠區面積不小於2萬平米,作業場地硬化面積不小於1萬平米;廢舊不鏽鋼及其它廢舊特種鋼加工配送企業廠區面積不小於1萬平米,作業場地硬化面積不小於5千平米;
(3)裝備: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應配有打包設備、剪切設備或破碎設備以及配套裝卸設備和車輛等,必須配備輻射監測儀器、電子磅和非鋼鐵類夾雜物分類設備等。廢舊不鏽鋼及其他廢舊特種鋼加工配送企業應配備成分檢測設備;
(4)工藝: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應選擇生產效率高、加工工藝先進、能耗低、環保達標和資源綜合利用率高的加工生產系統。必須配套有粉塵收集、汙水處理和噪音控制等環境保護設施,加工工藝和設備應滿足國家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用地項目目錄的有關要求;鼓勵企業積極開發使用節能、環保、高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逐步淘汰鱷魚剪式剪切機。
截止2018年3月28日,已有五批共211家廢鋼鐵加工企業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江蘇省符合條件的廢鋼鐵加工企業達29家,湖北、安徽、河北、山東、江西和河南省符合條件的廢鋼鐵加工企業也均超過了10家。
根據2015年6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對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政策進行整合和調整,對產品原料95%來自於所列資源,且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的廢鋼鐵加工企業給予30%的退稅優惠。
2、廢鋼加工企業向大型化發展,天奇股份、華宏科技等大型廢鋼破碎線生產企業直接受益
我國再生資源加工設備企業數量較多,但是成規模的企業數量卻是極少。目前,市場行中小型金屬打包設備和剪切設備等技術含量較低的設備大型企業佔據主導地位。而大型金屬打包設備、剪切設備和破碎鋼生產線等技術難度較大、進入壁壘較高,只有華宏科技、湖北力帝(天奇股份收購)等國內少數企業能夠生產製造。華宏科技、湖北力帝(天奇股份收購)是目前國內大型廢鋼破碎線行業領軍企業。
(1)湖北力帝(天奇股份)
力帝集團原名宜昌力帝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於2006年8月2日由覃林盛、代德新等48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2015年1月,天奇股份向天奇投資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力帝集團100%的股權,對價約為4.9億元。力帝集團主要從事再生資源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為金屬打包設備、金屬剪切設備、廢鋼破碎生產線等各類金屬再生資源加工設備以及部分非金屬打包、壓縮設備,目前主要應用於廢鋼回收加工、報廢汽車拆解、有色金屬分選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
根據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由於公司全資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廢鋼破碎生產線設備供不應求,訂單量劇增,且2018年第一季度亦為訂單的集中交貨期,一季度業績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長。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6874.15~8248.98萬元,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150% ~200%。
(2)華宏科技
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8月,一直致力於成為服務全球市場的可再生資源加工裝備專業製造商和綜合服務提供商。所生產的各類金屬打包、剪切設備、廢鋼破碎生產線系列,各類非金屬打包、壓縮設備系列,以及報廢汽車拆解設備系列等,應用於可再生資源產業的國家循環經濟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鋼鐵和有色金屬企業、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基地)、環衛等行業及領域的固廢處理。2011年12月20日,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根據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受再生資源板塊市場復甦的影響,公司訂單數量激增,在手訂單充足,報告期內大量訂單進入交貨期,進而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400~3000萬元,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95.14%至143.93%。
█ 四、投資建議:電爐鋼加速發展提升廢鋼需求,廢鋼回收龍頭、廢鋼加工設備企業迎發展良機
(一)政策扶持、環保高壓加速短流程發展,廢鋼作為短流程核心原材料迎來發展機遇
我們於2018年3月17日發布了《煉鋼工藝發展路徑專題之二:短流程發展箭在弦上?--政策、環保帶來機遇,人才、技術仍有挑戰,提高廢鋼回收率是關鍵前提》深度報告,認為政策扶持、環保高壓將加速我國短流程發展進程,廢鋼作為短流程核心原材料迎來發展良機:
政策方面,國家正在系統研究支持電爐鋼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允許退出轉爐建設電爐的項目可實施等量置換,鼓勵現有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企業,產業政策導向十分明顯;
環保方面,短流程在汙染物排放、噸鋼能耗以及環保成本方面擁有優勢。在鋼鐵行業特別是長流程煉鋼環保限產常態化、長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啟動的大背景下,長流程煉鋼產能置換為短流程已經成為可行的選擇之一。
(二)規範化、大型化是廢鋼回收和加工企業發展方向,綜合性廢鋼回收龍頭企業相對受益,同時驅動先進廢鋼加工設備廠商業績增長
《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以行政手段抬高了廢鋼加工企業準入門檻,同時國家對符合準入條件的廢鋼加工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規範化、大型化已確立為廢鋼回收和加工企業發展方向;同時,量小利薄的小型廢鋼回收加工企業或難以消化「治限治超」措施導致的廢鋼物流成本的抬升,成本控制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或更為收益;
鋼企「精料入爐」的要求也倒逼廢鋼加工企業採用更為先進的廢鋼加工設備,大型破碎線、大型剪切機等設備需求旺盛,驅動先進廢鋼加工設備龍頭廠商業績增長。
來源: 廣發鋼鐵新材料
富寶資訊免責聲明:
本文資源來自於網際網路,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轉載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準確性,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直接決策建議,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為目的,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後,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我的聯繫方式是,郵箱:hr@f139.com 電話:021-5265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