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偶腳得偶還可以搶救一下
本人作為一個硬核吃貨導師,正義感必須特別的強,三觀必須特別的正,必須看不上那些所謂美食營銷號慣用的一些炒作手段!
拍胸市超級蛋必須有貓!
炸個饅頭片也必須饞死個隔壁小孩。
某個食材如果不美容、不撞陽、不致癌都不好意思寫。
外景女主持人的嘴裡鋼筋都能入口即化,自來水都能越嚼越香。
最令人髮指的就是各種套路的「標題黨」,蹭熱點無下限,博眼球敢跳樓。
面對以上種種手段,本導師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因為咱就會個簡單粗暴的羅列一下!
下面就扒一扒這兩年經常讓不少吃貨都傻傻分不清的「標題黨」食材。
一、松茸與姬松茸
松茸和姬松茸完全就是兩個品種的東西,硬核科普一下:
松茸是真菌界-擔子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口蘑屬-鬆口蘑種。
姬松茸是真菌界-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蘑菇科-蘑菇屬-姬松茸種。
前者目前無法人工栽培,加之產量有限味道鮮美,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屬於「壕」級的輕奢級食材。
後者原產巴西,所以又叫巴西蘑菇,在國內已經大規模人工栽培,比平菇、金針菇貴點有限。
兩者味道上更是天差地別,松茸有特殊的鮮香氣息,巴西蘑菇也算風味獨特,我吃起來有股杏仁露的味道。下面的配圖加上本導師的手繪註解相信大家對二者的差別都能一目了然。
二、白鯧和金鯧
雖然名字裡也有個鯧字,樣子也是圓頭圓腦的,但金鯧魚的學名其實是布氏鯧鯵,和白鯧(銀鯧、中國鯧)在血緣上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
白鯧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人工難以養殖,大規格的價格都在每市斤百元以上。
金鯧則是近些年常見的海水養殖品種,價格實惠,至於味道和口感嘛。。。怎麼說呢。。。算是挺有嚼頭的吧!
下面的圖裡左邊白鯧右邊金鯧,不色盲的同學應該都能看得出這是一道送分題。
3、鮑魚與黃金鮑
近些年有種名叫 「黃金鮑」的東西在國內賣的風生水起,鮑就很「壕」了還有黃金加持,著實「標題黨」的厲害!可是這東西卻和鮑魚沒啥關係,大多是由寬口渦螺的螺肉加工的,牙口好的可以買來試試。
其實現在鮑魚養殖已經很普遍了,價格也比較親民,一隻小規格新鮮鮑魚的價格可能比一隻十三香麻辣小龍蝦的價格還要便宜。新鮮鮑魚料理起來也比較簡單,有興趣的吃貨自己在家可以試試,幹鮑的發制有點麻煩,非專業選手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下面的圖裡左邊黃金鮑右邊幹鮑魚,其實差異很大是吧。
4、雞樅和黑皮雞樅
和海鮮一樣,食用菌領域也是「標題黨」泛濫的重災區。前面說了松茸和姬松茸,這裡還得說說雞樅和黑皮雞樅。
雞樅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種食用菌,味道極為鮮美,因為是與白蟻共生的,所以人工養殖難度極大,加之鮮品儲運不易,就算在盛產雞樅的雲南也都是價格不菲的上等食材。
黑皮雞樅是卵孢小奧德蘑的商品名(名字聽著有點像開車),從分類學上來說和雞樅遠親都算不上。其口感脆嫩,雖然風味比不上正宗雞樅也還算是味道鮮美。只要你不是按照雞樅的價格買的,性價比也還可以。
下圖黑白分明,一目了然。
在飲食界類似這種標題黨的情況還有不少,比如蟹肉棒裡木有蟹肉,淡水三文魚不能做三文魚刺身(詳情請諮詢開水族館的生物男),更別說松鼠鱖魚沒有松鼠,驢打滾裡沒有驢,狗不理裡木有狗了!
憤慨之餘,我想問一下誰能幫我為這篇文章想個好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