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名人中與蘋果結緣的不止牛頓,還有他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

本周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節目將聚焦「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音樂會。

周一亮相的瑞典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泰特已年過九旬,依然活躍於指揮臺,如今將再度與樂團牽手。周二的節目中,英國指揮家馬修·豪爾斯將首度執棒芬蘭廣播交響樂團,完成自己的「新秀場」。

馬修·豪爾斯 ©publicradiotulsa

海頓《D大調第101交響曲「時鐘」》

這兩天的兩場音樂會將上演海頓的兩部交響曲《時鐘》和《倫敦》,都是同屬海頓最後12首交響曲「倫敦系列」,標誌著他交響曲的最高成就。

談及海頓,總與埃斯特哈齊王室密不可分。尼古拉斯親王對藝術非常狂熱,建有大量宮殿,有著極高的音樂品味,精通大提琴和中提琴等,也收藏大量珍貴的古董,其中包括400多個精美絕倫的鐘表。

皇家圖書館館長菲利普·喬治·巴德就負責打理王室的收藏品,直至1779年去世後,改由修道士約瑟夫·尼梅茨接任。尼梅茨寫有一本著名的埃斯特哈齊家族史,在豎琴、鍵盤、弦樂方面都有著極高的造詣,還精於機械設計。

由於志趣相投,尼梅茨和海頓這兩位同時受僱於尼古拉斯親王的才俊結為好友。尼梅茨的發明總令人眼前一亮,他曾製作一把音樂椅,當人坐上去後,就會奏出一首曲子,同樣,他也委託海頓為他的機械發條風琴譜曲。

尼梅茨的相關機械發明 ©khm.at

1793年,尼梅茨和海頓向埃斯特哈齊宮的新親王贈送了一隻精緻的音樂時鐘,這是兩人合作的產物。怎奈新親王對音樂毫無興致,多方邀約下,海頓不得不走上國際舞臺「自力更生」。

《D大調第101交響曲「時鐘」》的標題,正是來源於第二樂章慢板中,低音部的伴奏充滿著規則的八分音符節奏,營造出類似時鐘鐘擺的音色,滴答作響,讓人不禁感嘆靈感來源於生活,快樂隨處可聞。

英國名人中與蘋果結緣的

不止牛頓,還有他

接下去我們要說的這位20世紀作曲家傑拉爾德·芬齊,具有傳奇色彩。周日(9月20日)晚的節目中,我們將聆聽到他的作品《為雙簧管和弦樂四重奏而作的間奏曲》

芬齊於1901年7月14日出生於倫敦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義大利裔,母親是德國人,儘管有著這樣的家庭背景,但芬齊的音樂卻極具英國特色,也寫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宗教合唱作品。

在他只有七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身上的擔子變得更重。一戰爆發後,一家人搬遷到約克郡的哈羅蓋特,在安逸的環境中跟隨作曲家歐特斯特·法拉爾學習。

傑拉爾德·芬齊(1901-1956) ©takt1

但不幸的是,法拉爾和自己的三個兄弟在戰爭中先後離世,這讓芬齊痛不欲生,也使他本就內向的性格變得更加壓抑和消極。自1922年起,又來到格洛斯特郡的彭斯維克,繼續在英式鄉村的美景環繞中潛心作曲。在那裡,他拜讀了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絲》等)的著作,從中找到了心靈的寄託,並試著為詩歌進行譜曲,寫下了第一部作品——為男中音和弦樂四重奏而作的聲樂套曲《在小路和柵門旁》。

託馬斯·哈代(1840-1928) ©westbaycottage

但周遭環境的空寂,加上創作本身的孤獨屬性,芬齊總顯得鬱鬱寡歡。終於在1926年,他決定搬回倫敦,結識了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

事實上,芬齊很早就深受威廉斯音樂的影響,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威廉斯不僅在1928年指揮了芬齊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還為他在皇家音樂學院謀得一份教職,直至1933年芬齊結婚後辭任,來到威爾特郡的奧爾德本生活,又過上了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在那裡,他不僅繼續作曲,更化身為「農產品專家」,研究蘋果的種植,多達400餘種。得益於芬齊的這一無心插柳,很多珍稀的英國蘋果品種得到了拯救,免遭滅絕。如今的英國國家水果收藏館展示了他在園藝工作方面的傑出成果。

威爾特郡美麗的景觀 ©wiltshireweb

鄉村生活妙不可言,芬齊還打造了一個精緻的圖書館,收藏了大約3000卷英國詩歌、哲學和文學作品,還有一整套18世紀英國音樂的收藏品,包括書籍、手稿和印刷樂譜。

沃恩·威廉斯後來回憶道:「除了被遺忘的英國作曲家的作品,芬齊還熱衷於復興被遺忘的蘋果品種」。在農場中,芬齊夫婦還召集了一批音樂愛好者組成「紐伯裡弦樂演奏家」樂團,後來不少專業人士也加入其中,就包括今年8月14日剛剛離世的吉他大師朱利安·布裡姆。

朱利安·布裡姆(1933-2020) ©nytimes

隨著二戰的爆發,芬齊被徵召入伍,音樂事業一度中斷。但他卻照舊開放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將不少難民接納入自己的農場。儘管戰火最終煙消雲散,但芬齊卻在1951年患上了不治之症,儘管自知時日不多,卻依然忙著開展事業,不斷幫助著同行。他的兒子克里斯多福後來也成為了著名的指揮家,兒媳正是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的姐姐希拉蕊•杜普雷。

克里斯多福·芬齊與妻子希拉蕊·杜普雷

周日晚即將上演的這部《為雙簧管和弦樂四重奏而作的間奏曲》寫於1933至1936年,題獻給20世紀著名英國雙簧管演奏家萊昂·古森斯,1936年在倫敦魏格摩爾音樂廳首演。

樂曲開始,在「行板」的速度上,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分別依次進入,演奏了一串較長的引子,直到接近兩分鐘後雙簧管才以極輕的力度出現,吹奏出長線條的旋律。全曲充滿著濃厚的抒情性和田園情調,結尾處,在小提琴的泛音下,雙簧管又以更輕的力度詩意地吹出最後的長音,悠然結束。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收聽方式:打開收音機,調到FM94.7經典947,或是用手機打開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歐洲現場」,即可收聽。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首播時間:每天20:00-22:00 重播時間:次日0:00-2:00,10:00-12:00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

9月15日(周二)20:00放送

指揮:馬修·豪爾斯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

鋼琴:史蒂文·奧斯本

莫扎特 歌劇《魔笛》序曲

莫扎特《降B大調第27鋼琴協奏曲》

海頓 歌劇《荒島序曲》

海頓《D大調第101交響曲「時鐘」》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

9月16日(周三)20:00放送

指揮:哈努·林圖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

男中音:傑拉爾德·芬利

彼得·利伯森《愛與悲傷之歌》

布魯克納《d小調第九交響曲》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

9月17日(周四)20:00放送

指揮:尼可拉斯·康倫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

小提琴:佩卡·庫西斯託

卡列維·阿霍《交響舞曲》

託馬斯·阿德斯《小提琴協奏曲「同心路」》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

9月18日(周五)20:00放送

新赫爾辛基四重奏組

小提琴:蘿拉·維克曼

鋼琴:基裡·科茲洛夫斯基

貝多芬《A大調第六小提琴奏鳴曲》

貝多芬《c小調第七小提琴奏鳴曲》

貝多芬《降B大調第十三弦樂四重奏》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

9月19日(周六)20:00放送

鋼琴:尤科·萊武瑞

大提琴:託馬斯·努涅茲

大提琴:圖奧馬斯·萊託

巴赫 三首《前奏曲與賦格》

(C大調、c小調和升C大調)

(選自《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

巴赫《d小調第二大提琴組曲》

巴赫《C大調第三大提琴組曲》

巴赫 兩首《前奏曲與賦格》(B大調和b小調)

(選自《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2019-2020樂季

9月20日(周日)20:00放送

雙簧管:韓恩京

小提琴:保琳·弗萊明-赫利烏斯

中提琴:埃茲拉·沃

大提琴:託馬斯·努涅茲

單簧管:韓金

小提琴:艾琳娜·帕琪拉

莫扎特《F大調雙簧管四重奏》

伯恩哈德·亨裡克·克魯賽爾

《c小調第二單簧管四重奏》

傑拉爾德·芬齊

《為雙簧管和弦樂四重奏而作的間奏曲》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

主播/統籌:周婕

編輯製作:周婕、小鈴、晨曦、應玥、長纓

融媒體:應玥、晨曦

監製:舒強、顧振立、紅柳

撰文:x0

原標題:《947愛樂廳·歐洲現場 | 英國名人中與蘋果結緣的不止牛頓,還有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牛頓被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他因蘋果成了現代所有藝術家的爹
    和蘋果結緣的好像都是些了不起的偉大人物! 《聖經中》的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偷吃了蘋果被趕出伊甸園,牛頓被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賈伯斯弄出了暢銷全球的蘋果手機……
  • BBC公布英國百大名人:貝克漢姆與牛頓為伍
    據千龍網8月23日報導:據英國《太陽報》消息,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公布了英國歷史上的百位名人,皇室成員、科學家和軍人佔多數,但曼聯球星、英格蘭國家隊現任場上隊長貝克漢姆、喜劇大師卓別林以及甲殼蟲樂隊成員這類的文體明星也榜上有名。
  • 人體器官價位表發布 蘋果還有「腎」迷們被玩壞了
    人體器官價位表發布 蘋果還有「腎」迷們被玩壞了  原因是昨日凌晨,蘋果公司舉行了iPhone 6的新品發布會,除了iPhone 6還有iPhone6 Plus以及智能手錶iWatch。這是蘋果公司自2012年9月推出iPhone5以來首次大規模發布新品。  眾所周知,蘋果手機的新品上市時,售價往往會被炒高,因此讓網友吐槽,要想擁有新機,又得賣腎了。iPhone自從與「腎」結緣之後,就被廣大中國屌絲冠以「腎機」稱號。
  • 英國皇家鑄幣廠有個愛管閒事的老頭,他曾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教科書中,牛頓是一個強大的存在,一個蘋果砸中了他的頭,他卻報復了整個世界。萬有引力的發現,幾乎讓世界變了樣子,當然牛頓的成就可不僅僅只有這點,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物理和天文學的基礎。可以說他是一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自然學家,同時也是一個神學家、鍊金術士、金融學家。
  • 如果牛頓沒有被蘋果砸中腦袋,他能否發現萬有引力?能,一定能
    自然是「蘋果和牛頓」的故事! 蘋果原本只是普通的蘋果,但在「牛頓的故事」裡,蘋果卻是「上帝」丟下來的蘋果! 小學課本裡一直在說,牛頓在蘋果樹下乘涼,結果一顆蘋果砸中了他的頭! 我們被砸腦袋,大概就是摸著腦袋上的疙瘩心裡喊著:WC,疼疼疼……!
  • 浙江一手藝人用蘋果咬出名人剪影:邊觀察邊咬
    浙江一手藝人用蘋果咬出名人剪影:邊觀察邊咬
  • 英國有這樣一個全才他推動了世界科學的飛速前進,這個人就是牛頓
    名人簡介:全名: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
  • 英國頂級名校的那些中國名人都有誰?
    英國頂級名校的那些中國名人都有誰?在英國有著中國很多的留學生,他們學成後歸國後無論是在文學上還是經濟上給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都是誰呢?李嘉誠香港首富李嘉誠因為其渴求知識並熱心教育事業之心與劍橋的校訓不謀而合,而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稱號。
  • 牛頓如果沒有被蘋果砸中腦袋,他能否發現萬有引力?能,一定能
    關於牛頓的一生,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無敵是多麼寂寞,在他所處的時代裡,他就是科學學術領域的王者!那麼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當我們了解牛頓的時候,最開始都了解到了什麼呢?自然是「蘋果和牛頓」的故事!蘋果原本只是普通的蘋果,但在「牛頓的故事」裡,蘋果卻是「上帝」丟下來的蘋果!小學課本裡一直在說,牛頓在蘋果樹下乘涼,結果一顆蘋果砸中了他的頭!我們被砸腦袋,大概就是摸著腦袋上的疙瘩心裡喊著:WC,疼疼疼……!
  • 出淤泥而不染的寺廟:與田園詩人陶淵明結緣,卻禁止一種人入內
    出淤泥而不染的寺廟:與田園詩人陶淵明結緣,卻禁止一種人入內我國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而佛教在國內的傳播最廣,受眾最多。那麼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座中國最純潔、最出淤泥而不染的寺廟,也與諸多詩人結緣,比如田園詩人陶淵明等,這座寺廟也是一處佛家難得的淨土。它就是東林寺,就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景區,由於這座寺廟位於西林寺東面,因此得名東林寺。東林寺在東晉大元九年(384年)的時候就開始修建,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歷史悠久,這座寺廟的創始人就是佛學大師慧遠。
  • 《陰陽師》千鶴結緣冬櫻花怎麼得 千鶴結緣冬櫻花獲取方法分享
    導 讀 陰陽師千鶴結緣冬櫻花怎麼獲得?千鶴結緣冬櫻花獲取途徑是什麼?
  • 史上十大單身名人!達文西60歲才有男女之情,諾貝爾痛恨數學家
    我們從小的時候就學過世界名人的故事,像達文西、貝多芬、諾貝爾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故事我們也都各有了解,但是你知道這些名人們有哪些都是單身的麼?現在給你盤點一下史上十大單身名人!1、諾貝爾。達文西被譽為天才,他的畫作至今仍被流傳,而且中外各個學者研究了幾百年,也沒研究明白。除了藝術,他在天文、機械、物理、建築,甚至醫學等方面都有建樹。怎是一個全能的天才。達文西密碼至今還沒有人破譯。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天才,也是孤身一人幾十年。直到60歲才有男女之情,且一生只有一次。3、安徒生。
  • 世界上「最棒」的哥德式教堂,也是英國許多名人的安葬之地!
    西敏寺至今仍是英國王室加冕儀式的舉辦地,教堂內每天都會有很多活動,有興趣的不防可以來體驗一下威斯敏斯特教堂又名西敏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是英國國教禮拜堂,也是歷代國王加冕和王室成員舉行婚禮之地,威廉王子的婚禮就在此舉行的。
  • 那個蘋果並未砸中牛頓
    他的故鄉伍爾索普的莊園裡有片蘋果園,從牛頓臥室的窗戶就能看到搖曳的枝葉。     但是,接下來的場景並不是一個蘋果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頓頭上,由此讓這位科學家靈感一閃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英國皇家學會最新在網絡上公布的史料,這段科學史上的佳話可能只是傳說。一份寫於1752年的手稿表明,「的確有個蘋果存在」,只是沒有砸中牛頓而已。
  • 《陰陽師》千鶴結緣花語大全 千鶴結緣花語象徵匯總
    導 讀 陰陽師手遊千鶴結緣花語有哪些?千鶴結緣花都象徵著什麼?
  • 蘋果砸中牛頓的故事是真的嗎?
    2010年,為了慶祝英國皇家學會成立350周年,皇家學會把一部分科學著作原稿的電子版上傳到網上,其中就包括古文物研究者威廉·斯蒂克利於1752年出版的關於牛頓生活的回憶錄。在這本回憶錄裡,斯蒂克利還原了牛頓與蘋果的故事真相。書中記載:「午餐後,天氣很暖和,我們走進花園,在蘋果樹的陰涼下品茶聊天。當時只有牛頓和我兩個人。
  • 四川歷史名人中唯一「理科生」秦九韶 他的數學理論領先世界500年
    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秦九韶是其中唯一一位「理科生」。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教授姚樂野評價秦九韶(公元1208年—1268年)是所在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 和五月中旬結緣,四位化學家獲諾獎!還有大家熟知的居裡夫婦
    化學史的教育功能已被越來越多的化學教師所領悟並應用到教學中。科學研究的最高獎項是多少科學家孜孜以求的夢想。幸運的是,在歷史上和五月中旬這個時段結緣的科學家,共有四位化學家折桂!還有大家熟知的居裡夫婦,當然他們獲得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
  • 除了馬雲,還有一些深藏不露的名人也曾站在講臺上
    事實上,除了馬雲,還有很多「深藏不露」的名人也曾經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他們甚至在全球享有極高的聲譽。唯一不同的是,多數老師們堅守崗位一輩子,而他們則在執教數年後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 世界唏噓聲中送別霍金——「他回到了星辰宇宙」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 候濤 範凌志 李司坤】「最接近外星人的地球人走了」「他回到了星辰宇宙」「時間永留簡史」……14日中午,一則名人訃告在中國網友的朋友圈瞬間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