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主辦、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承辦、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協辦的「第一屆城市計算夏令營」開幕式暨「城市計算與智慧城市論壇」在線上舉辦。
本屆夏令營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京東、滴滴出行等多位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領軍人物,集結了「城市計算」領域的頂尖導師陣容,夏令營通過線上授課的形式舉辦,主題聚焦於城市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在城市場景中的應用。
培養「城市計算」領域的頂尖人才 促進各界合作交流
在開幕式上,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京東城市時空AI產品部負責人張鈞波介紹了本次開幕式的嘉賓,他們分別是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黃鐵軍,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 IEEE Fellow張大慶,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出行研究院副院長、IEEE Fellow、智源學者葉傑平,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於志文,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城市總裁鄭宇,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姚乃勝,京東城市副總裁、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趙英,京東城市時空數據產品部負責人鮑捷等。
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黃鐵軍院長為開幕式致歡迎辭。黃院長介紹,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簡稱「智源研究院」,BAAI)成立於2018年11月14日,是在科技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北京市科委和海澱區政府推動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依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小米、字節跳動、美團、曠視科技等北京人工智慧領域優勢單位共建。黃院長介紹,城市計算是一個交叉學科,是計算機科學以城市為背景,跟城市規劃、交通、能源、環境、社會學和經濟等學科融合的新興領域。更具體的說,城市計算是一個通過不斷獲取、整合和分析城市中多種異構大數據來解決城市所面臨的挑戰(如環境惡化、交通擁堵、能耗增加、規劃落後等)的過程。城市計算將無處不在的感知技術、高效的數據管理和分析算法,以及新穎的可視化技術相結合,致力於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保護環境和促進城市運轉效率。智源研究院和京東成立的聯合實驗室其中一條重要職能就是加強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交流,此次城市計算夏令營正是在踐行這一職責。本次夏令營的正式學員將通過與這些行業大咖進行深入交流,系統地學習到城市計算領域的理論基礎和前沿動態。未來北京智源-京東聯合實驗室將繼續通過聯合學術界和產業界優質資源,進一步將前沿技術轉化落地,促進智能城市建設和新經濟產業發展。他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與京東共同探索一條「產學研用合作教育」新模式,培養一批具備懂業務、懂數據、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作為此次「城市計算夏令營」的承辦方,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城市總裁鄭宇著重為同學們介紹了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在城市計算領域所做的工作。自2018年11月成立伊始,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就邀請了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並分別邀請在視覺識別、智能製造、大數據處理、空間信息、城市規劃、數據智能處理等方向有頗深造詣的多位院士和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委員,組成了強大的智庫團隊,為智能城市的發展指引方向,為智能城市項目的落地提供人才保障。與此同時,研究院也一直在通過探索智能城市建設的新模式,深化產學研合作。目前已經在雄安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落地了多個智能城市標杆項目,並作為牽頭者,拿下了「國家中心城市數據管控與知識萃取技術和系統應用」項目,這也是2019年度「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專項中國家部署城市群創新應用示範的唯一項目。多年來,京東城市核心團隊一直在 「城市計算」領域進行深耕,目前已在KDD、IJCAI等多個數據挖掘頂級會議上發表了多篇重量級論文和多項產業落地成果,並連續多年擔任頂會中「城市計算論壇」的組織者,本次夏令營,也邀請到了20多位「城市計算」領域的頂尖專家,為學子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課程。鄭宇希望同學們能珍惜這次與業界頂尖學者們深入學習的機會,成為未來智能城市建設領域的中堅力量。
四大主題演講乾貨滿滿 大咖導師現場答疑
在「城市計算與智慧城市論壇」中,張大慶、葉傑平、於志文、趙英分別為同學們帶來了四場乾貨滿滿的主題演講,還在問答環節就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張大慶教授做了題為《基於WiFi的無線感知理論和智慧城市應用》的報告。張大慶教授分析了基於WiFi或4G/5G等無線信號進行感知的優勢,介紹團隊提出的菲涅爾區感知模型和系列感知技術,解釋了為什麼目前大多基於WiFi的定位和行為識別系統無法穩定工作。
他還展示團隊開發的基於WiFi的無接觸呼吸監測、手指輸入、入侵檢測、連續行為識別等一系列可應用於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的原型系統。
葉傑平教授做了題為《AI賦能智能出行新時代》的報告,分享了滴滴AI技術如何賦能智能出行的發展,加速智能出行時代的變革。
他認為未來交通/出行會在3個層面發生變革:底層是交通基礎設施,中間層是交通工具,最上面一層是共享出行。
在報告中,他還介紹了這些技術在實際出行中的典型案例,包括駕駛員語音助手、AI for social good平臺、基於強化學習的網約車派單解決方案等。
最後,京東城市副總裁、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趙英帶來了《用AI和大數據打造智能城市》的報告。
在報告中,趙英博士詳細介紹了城市作業系統2.0的建設理念和架構,著重對城市時空數據引擎、城市時空智能引擎、聯邦數字網關等核心技術進行講解,並分享了其在雄安新區塊數據平臺、南通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等實際案例中的運用。
前沿技術課程+應用實踐分享,跨越學術與產業鴻溝
在接下來的六周中,城市計算夏令營將繼續為正在或即將從事人工智慧與智能城市應用研究的學生,提供系統學習相關研究的方法和了解前沿研究動態的機會,並通過設置城市感知、數據管理、數據智能、城市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前沿技術課程,和業務場景、實訓平臺等應用實踐課程,為學員們提供一個全面了解和學習城市計算領域技術和實踐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