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唯一投稿方式--- zgylmr.org遠程在線註冊投稿。
導讀:隆鼻術中可供選擇的材料種類較多,材料的物理、化學等性質的分析及臨床案例總結是改進和臨床應用的重要依據。本周為大家推薦《微晶瓷注射隆鼻術研究進展及併發症防治》(《中國醫療美容》16年12期,作者孔祥峰,呂長勝)。文章如下。
微晶瓷注射隆鼻術研究進展及併發症防治
孔祥峰,呂長勝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整形外科醫院六科,北京 100144)
【摘 要】人類鼻部的外形在面部組織器官的空間結構關係中至關重要,密切地關係著面部容貌的外在美感。隆鼻術是傳統美容整形手術之一,通過使用美容填充材料對鼻部的外形進行改造,使鼻部呈現外觀的美感,從而達到面部結構的美與和諧。隨著微創整形理念的不斷推廣和微創整形技術、微創整形材料的不斷發展,採用微晶瓷進行鼻部注射填充已逐漸成為鼻部注射填充整形的常規方法。故筆者整理總結了近年來有關微晶瓷注射隆鼻術的研究進展及相關併發症防治的文獻報導並進行綜述,以期作為相關臨床工作的參考。
【關鍵詞】微晶瓷;隆鼻術;併發症
隆鼻術是整形美容外科手術中歷史較悠久的手術之一,主要通過使用美容填充材料對鼻部的外形進行改造,使鼻部呈現外觀的美感,從而達到面部結構的美與和諧。亞洲人與高加索人的鼻部外形相對比,所具有的特點是鼻部低平 ,皮膚較厚,鼻尖圓鈍,而對於我國非少數民族漢族人而言,其鼻寬大於白種人,鼻深小於白種人,鼻深寬指數小於白種人,鼻底三角形頂角大於白種人。這些差異都影響了面部的協調和美感。隨著時代發展,為了追求面部五官的美與和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求美者接受了隆鼻手術。有報導稱目前隆鼻手術量僅次於重瞼術,隆鼻術也有第二大美容術之稱。同時,隨著注射美容的不斷發展、革新和普及,選擇注射法隆鼻的求美者也越來越多。微晶瓷,即「羥基磷灰石鈣」,它由30%的羥基磷灰石鈣(CaHA)及 7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凝膠構成。Ca2+與 PO3-離子為人體內天然成分,且凝膠也可被人體吸收,故其具有較好的生物兼容性與安全性。目前微晶瓷在整形美容外科有廣泛的應用,如作為填充劑對由組織間比例不協調所導致的美感缺失進行修補、或對衰老的皮膚進行局部注射達到皮膚年輕化的目的、或對顱骨等骨組織小缺損造成的畸形進行修復等等。鑑於微晶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穩定性,使用微晶瓷在鼻部進行注射法隆鼻是臨床中一種較好的選擇。
1、微晶瓷2006年微晶瓷(Radiesse)通過美國FDA認證,首次被批准作為注射美容填充劑應用於「面部皺紋」以及「HIV相關的面部萎縮」的治療。隨後於2009年,微晶瓷再次得到進一步的認證和批准,由此開始大範圍應用于越來越多的整形美容治療。
在骨科等其他學科臨床工作中,早已將羥基磷灰石作為生物陶瓷人體植入物進行骨骼等組織修復作為修複診療的一種可靠方案,如將其應用於修復骨髓炎、骨腫瘤 、骨囊腫等疾病所導致的骨缺損。因其應用方向不同,故應用於其他學科的羥基磷灰石在組分比例和穩定性上與應用於美容填充的微晶瓷略有差異。
應用於美容注射的微晶瓷是一種合成的半固體注射美容填充劑,由30%的CaHA及70%的載體凝膠構成,其本質是羥基磷灰石鈣。因其中所含組分可參與體內物質循壞代謝,並且不易產生嚴重的免疫反應,故與其他合成類注射美容填充物相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論上可作為長效、非永久性注射美容填充劑進行面頰部、鼻部、頦部、額顳部、手部等全身多部位的注射填充。
在微觀層面,微晶瓷產品中的羥基磷灰石鈣微粒在由羥甲基纖維素鈉、水、甘油等組分構成的載體凝膠中懸浮,每一個CaHA微粒的大小在25-45um之間,通過使用注射器對靶向美容部位進行注射,這些小微粒可以被填充於正確的組織層次內達到美容效果。注射填充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吸收和代謝,起初作為載體的羥甲基纖維素鈉凝膠被分解掉,取而代之的是包裹著CaHA微粒的新生軟組織。與脂肪注射填充後發生液化吸收而產生體積虧損不同,微晶瓷的注射填充量應與實際需要量相同,其比例應為1:1,這也是微晶瓷與其他類注射填充劑有所區別的特點之一。
總結微晶瓷的特點,其作為注射美容填充劑的主要優越性體現在: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較長的美容效果維持時間。3.較高的安全性。但是儘管微晶瓷注射美容優點較多,由於局部解剖特點、微生物、注射技巧等因素的作用,仍存在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
2、鼻部解剖與注射技巧解剖結構是注射美容填充術的關鍵,掌握了鼻部的解剖結構方能在儘可能規避血管栓塞、出血、皮下結節等併發症的同時,獲得良好美容效果。微晶瓷作為注射隆鼻術的美容填充材料,與玻尿酸注射填充相比,除應儘可能避免因距離表皮過近而產生可見硬結外,在血管栓塞、表皮壞死、瘀斑淤血、注射過量、鼻梁露白、丁達爾現象等併發症防治方面目前並無文獻指出兩者在操作過程中有何明顯區別。但仍需更多研究予以進一步明確。
孔曉等學者提出,皮膚與骨,軟骨之間分為四個層:淺表脂肪層、纖維肌肉層、深脂肪層、骨膜或軟骨膜。鼻背部軟組織在鼻尖上點及鼻根部最厚,鼻骨點處最薄。鼻骨點以上部分皮膚薄且活動度大。鼻尖及鼻翼以外的軟骨區皮膚及皮下組織厚,不易推動。鼻尖和鼻翼所在部分軟組織較厚,位置固定很難推動。陳兵等學者提出,傳統隆鼻假體理想的植入層次是鼻背筋膜下疏鬆組織層與骨膜之間,而在鼻根部可少許植入在額骨鼻突的骨膜下。
如前文所述,因微晶瓷在注射填充後其體積變化很小,所以在鼻部進行微晶瓷注射填充時,注射填充量應與實際需要量保持1:1的比例。且不應距離表皮過近,應在骨膜層或軟骨膜層進行注射。有學者用同樣的注射方法(27G銳針、多隧道、均勻注射),將微晶瓷注射隆鼻與透明質酸隆鼻進行對比研究,發現二者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微晶瓷更適合鼻背部注射填充,玻尿酸更適合於鼻尖部注射填充。有學者提出微晶瓷隆鼻的注意事項,包括應將微晶瓷注射至深部層次,如皮下組織層與深度真皮層連接處或骨膜上層等。微晶瓷與透明質酸均具有長效、流體注射填充劑的特性,且均非永久填充劑,故有學者總結的透明質酸在鼻部的注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資借鑑。韓雪峰等學者指出鼻部的注射美容在不同區域應有不同的技巧和層次。鼻尖注射時推薦採取27G銳針雙側鼻尖點注射法,其效果優於鼻尖單點注射法。鼻小柱注射時推薦27G銳針由鼻尖向鼻小柱穿刺3-4次,並採取邊退邊注射法。鼻唇角注射時採用27G銳針,自鼻小柱和人中交界點進針,根據美學要求適量於骨膜層注射。鼻背注射時採用27G銳針於骨膜、軟骨膜適量注射。儘管如此,微晶瓷畢竟不同於透明質酸,故其注射隆鼻的臨床實踐技巧仍需臨床醫生不斷探索,不斷總結。
3、微晶瓷注射隆鼻的臨床應用傳統的隆鼻術,通過採用矽膠假體及膨體置入、鼻中隔軟骨或者耳廓軟骨或肋軟骨移植術等技術,能夠對鼻根低平、鼻長不足的患者進行鼻部整形,效果值得肯定。但此類手術,相較於微創注射整形而言,創傷大,恢復期長,容易造成副損傷,私密度差。且採取此類手術仍有可能不能獲得良好的整形美容效果,術後仍需根據情況進行擇期修復手術,如自體顆粒肋軟骨移植隆鼻手術等。但與此同時,隨著微創整形美容理念的快速傳播,及醫療美容消費者對整形私密度越來越高的需求,快速發展的微創注射美容技術正逐漸擴大其應用範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私密度更高,創傷更小,恢復更快的微創注射整形。而注射隆鼻術即為典型代表。
微創注射隆鼻也因其使用的填充材料不同而各有區別。如通過在身體其他部位選擇供區採集脂肪細胞進行自體脂肪填充隆鼻、如採用透明質酸進行注射隆鼻、如採用聚丙烯醯胺水凝膠注射隆鼻(此填充劑目前已被禁止使用)。各種微創注射隆鼻術各有優缺點,也都存在併發症可能。微晶瓷作為一種微創注射整形填充劑,同樣適用於注射隆鼻術,且因其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及穩定性,已受到部分求美者及整形醫生的青睞。
國內外目前已有較多的使用微晶瓷進行隆鼻術,或者針對其他隆鼻術後局部組織不對稱進行修復的案例。國內學者莊堅文從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的2年期間內收集中國臺灣地區16家醫學美容診所的所有採用微晶瓷注射隆鼻的患者資料,並進行微晶瓷注射隆鼻的併發症研究。共收集微晶瓷隆鼻者資料21,000例,其中能提供完整信息、可供資料分析的有19,278例。然而,臺灣地區的醫療美容患者量相較於中國大陸,乃至之於全世界醫美患者量均為冰山一角。微晶瓷注射隆鼻患者數量之大,其技術之普及,在此即可見一斑。
Schuster B於2015年發表文章指出,微晶瓷與玻尿酸隆鼻均可獲得良好效果,儘管微晶瓷的使用過程導致了3例併發症的發生,但除了1例併發症患者失訪外,其餘2例經過對症治療完全好轉。Schuster B認為,微晶瓷注射隆鼻預後的關鍵在於注射技術和併發症的嚴格防治。Tanaka Y於2014年發表文章稱,通過對40例日本求美者進行研究,發現使用微晶瓷注射填充隆鼻可以使東方人安全、有效地獲得良好的西式的鼻部外形。其中90%的求美者對微晶瓷隆鼻後的滿意度為「滿意」或「非常滿意」。而全部求美者均未發生明顯併發症。Jallut Y等學者經過7年的研究提出,與玻尿酸隆鼻相比較,微晶瓷更適合鼻背部注射填充,而玻尿酸更適合於鼻尖部注射填充。Rokhsar C等學者經過臨床研究後指出,微晶瓷注射隆鼻術後雖然短期內有水腫、瘀斑的情況出現,但這些情況一般5-7天均可消退,在他的研究中沒有患者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針對其他隆鼻手術導致術後鼻部外觀不對稱、不規則的情況,有學者採取局部注射微晶瓷進行畸形的修復。Stupak HD 等學者對13例其他隆鼻術後局部組織不對稱的患者採取了微晶瓷注射畸形矯正治療,經過平均2.5個月的前瞻性隨訪,患者滿意度為「好」和「極好」的佔85%,而通過照片對比,發現88%的患者鼻部外形有明顯改善。
由此可見,採取微晶瓷注射填充法進行隆鼻,或者,對其他隆鼻術後外形不滿意的患者進行鼻外形修復治療,對於大多數求美者而言,是安全而有效的,並且值得推廣和普及。但同時,未來仍需要更多的持續的研究不斷地對此進行驗證。
4、微晶瓷注射隆鼻併發症及防治微晶瓷作為隆鼻術的填充材料,雖然其擁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穩定性,能夠獲得較好的療效,但仍然存在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有國內學者發表文章指出微晶瓷注射隆鼻的併發症主要包括:皮膚瘀青、皮膚泛紅、組織感染、組織壞死、鼻梁露白、注射過量、太早消失等七種。其中消失過早的比例最高,達到38.2%。除鼻部組織壞死外,其他併發症均可通過積極對症治療獲得較好的預後。一旦鼻部組織壞死,極有可能在局部形成嚴重的瘢痕,從而造成毀容。 除消失過早外,多半併發症的發生與注射整形醫生的注射技術相關。
2010年Sung MS等學者報導了一例因注射微晶瓷隆鼻導致眼動脈栓塞、眼部缺血、動眼神經麻痺的案例。2016年Cohen E等學者也報導了一例因注射微晶瓷隆鼻導致眼動脈栓塞的案例。由此可見,眼動脈栓塞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甚至失明同樣是微晶瓷注射隆鼻併發症防治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也有關於微晶瓷注射後發生異物反應而造成損傷的報導。[34-35]
因此,注射美容醫生必須在充分了解局部解剖原理及填充材料特性的同時,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操作,並且重視避免血管栓塞等防範措施。否則,一旦發生併發症引起醫患糾紛,所做的所有整形美容操作均得不償失。其併發症發生原因及防治總結於表I:
微晶瓷注射隆鼻併發症
可能的原因
併發症防治方案
恢復時間
皮膚淤青
小血管穿刺或擠壓破裂出血
冰敷、止痛藥物
1-2周
皮膚泛紅
注射部位毛細血管擴張性能差或毛細血管受壓缺氧後微循環受阻
溫敷、安撫,根據情況注射曲安西龍
數周不等
組織感染
消毒不嚴格、器械汙染、進針點皮膚痤瘡、感染
擠出填充劑,根據藥敏及時使用抗生素
視感染情況
組織壞死
注射量過多壓迫供血血管或直接注射入血管造成栓塞從而導致相應組織壞死
術前充分了解重要血管走形,一旦發生嚴重栓塞,及時採取搶救措施。但微晶瓷為半永久注射填充劑,一旦栓賽預後很差。如表淺小血管栓塞,則應注意術後局部防止瘢痕發生。
視受累組織血供情況
鼻梁露白
異物反應,組織水腫,鈣磷化合物向上浮現
以1:1的曲安西龍: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凸起部位,間隔2mm注射0.01cc
1周左右
注射過多
判斷失誤,注射過量
減壓,擠出填充劑。也可採取1:1的曲安西龍: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凸起部位,間隔2mm注射0.01cc
根據採取措施時間
太早消失
產品質量問題,個體鈣磷代謝不同
適當安撫,追加注射
追加注射即刻恢復
表I
5、展望微晶瓷作為注射隆鼻術的一種可選擇的注射美容填充材料具有一系列的優良特性,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夠維持較長時間的美容效果,與其他類別注射填充劑相比,在安全性方面也有著良好表現。目前並沒有文獻報導其併發症的發生概率及嚴重程度均明顯高於其他注射美容填充劑。故目前認為微晶瓷注射隆鼻是安全而有效的。
儘管目前應用此技術進行隆鼻已經可以得到良好的臨床效果,但對相關領域不懈地探索是任重而道遠的。首先,微晶瓷作為人工合成的美容填充劑,儘管已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仍有文獻報導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異物反應,隨著材料學及組織工程學的不斷發展,未來是否可以通過對微晶瓷的成分進行一定程度科學地調整,從而極大地減少異物反應的發生概率。
在鼻部進行注射填充整形,因局部解剖結構存在變異,或臨床醫生對局部重要血管認識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填充劑誤注射入血管造成栓塞,將會引起失明、腦梗,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透明質酸類填充劑在造成血管栓塞時,如及時發現並採取緊急措施,包括應用透明質酸酶、高壓氧艙、甘露醇降眼內壓等治療,尚存在挽回生命、挽回視力的一線生機。而目前情況下,並沒有針對羥基磷灰石鈣栓塞進行急救的相關特效酶製劑。因此,其導致的重要血管栓塞預後極差。羥基磷灰石鈣在人體內可以進行緩慢的代謝,隨著酶學的發展,未來或可有快速分解羥基磷灰石鈣的新型酶製劑,用以在意外發生血管栓塞時進行補救。但無論如何,做好併發症的預防工作,避免諸如重要血管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仍然顯得比任何補救措施都要重要。此外,採用不同材料的微創注射填充術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借鑑,以提升微創注射隆鼻的整體水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微晶瓷注射隆鼻術將會越來越安全、有效,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
理想的材料移植鼻成形術的應具備以下優點:材料容易獲取、量足、與鼻組織物理性質相近、易於雕刻成形、術後外觀自然逼真、組織相容性好、不引起炎症反應、不形成包囊、不吸收、不致癌、不傳播疾病、不降解產生有害物質、不引起自身免疫性反應等 ,然後滿足上述要求不僅僅依賴材料的優劣,更有賴於手術的規範及處理特點的闡明。如您對此深有感觸,歡迎通過《中國醫療美容》分享經驗。
同時,也歡迎大家對《中國醫療美容》微信、雜誌出版提出寶貴意見。除外本刊微信,您還可在知網、萬方閱讀《中國醫療美容》刊登的精彩文章。
編輯部電話:010-82755419
投稿系統:zgylmr.org
郵箱:ylmr@vip.163.com
中國醫療美容微信公眾平臺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