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宇宙138億年歷史壓縮成一年,人類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2020-12-04 奇點先驅

筆者-小文

宇宙的歷史很漫長,而相較於宇宙,無論是地球還是人類都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知道,宇宙現在的歲數是138億年,但如果將這138億年壓縮成一天,那麼人類又是在這一年的哪個時候出現的呢?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根據推測,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但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處於一片「無」的狀態,這裡的「無」指的是無生命、無時間、無空間。

眾多科學家都支持宇宙爆炸論,不過,宇宙生成的所有物質都是需要材料的,而這個原材料就是奇點。

自從這顆緻密炙熱的奇點爆炸之後,宇宙便開始計時了,如果將宇宙138億年的歷史壓縮成一年的話,日曆上的每一秒就相當於438個地球年。

進一步演算的話,宇宙年每一小時的時間就相當於現在158萬個年頭,一天以24個小時算的話也就是3780萬年。

在宇宙年中,1月1日這天,宇宙發生了大爆炸。大量的高溫物質被濺射到了宇宙的各個角落,而隨著宇宙的膨脹,這些物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五個月之後,銀河系誕生了。但此時的銀河系還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麵團,直到4個月之後,這團麵團終於發酵成型,而太陽系也出現了。

在9月14號這一天,太陽系迎來了最重要的一位家庭成員——地球,這是太陽系內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但此時的地球正被巖漿所包裹著,外表如同煉獄的它讓人難以想像它的將來。

11天之後,地球迎來了第一個單細胞生命,這是地球生命的考段,具有重要的意義,並且單細胞生命不負眾望地快速發展起來,生命開始由簡單走向複雜。

12月24日,恐龍出現了,地球上最兇惡的霸主。但它們僅僅在宇宙年上度過了4天而已,在12月28日,恐龍被一顆小行星滅絕。

時間飛逝,來到了12月30日。這一天裡,靈長類動物出現了,作為人類的祖先,它們在非洲大陸上活躍著。直到12月31號的午夜,第一個學會直立行走的人類才出現在世界上。

相關焦點

  • 把宇宙138億年歷史壓縮成1年:看完懷疑人生
    如果把138億年的宇宙歷史壓縮到一年,人類出現在哪個月?5月?9月?著名科普作者、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伊甸園的龍》中提出的宇宙年曆,會讓你驚掉下巴。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大事件,都出現在什麼時刻吧!如果把138億年的歷史壓縮到1年裡,很明顯時間加速了。
  • 如果宇宙的歷史壓縮到一年,人類出現在哪個月?
    億年的宇宙歷史壓縮到一年,人類出現在哪個月? 著名科普作者、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伊甸園的龍》中提出的宇宙年曆,會讓你驚掉下巴。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大事件,都出現在什麼時刻吧!如果把138億年的歷史壓縮到1年裡,很明顯時間加速了。
  • 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生命歷程,壓縮到1年時間,地球經歷了什麼?
    文/行走天涯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生命歷程,壓縮到1年時間,地球經歷了什麼?宇宙誕生,至今已經138億年的時間了,和宇宙的生命歷程相比較起來,地球不過只孕育了46億年的時間。更不要說只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時間的人類了,所以人類相比較地球宇宙萬物來說都非常的脆弱跟渺小。那如果人類想用短暫的時間去窺探宇宙神秘的百億年時光,人類該如何做才好呢?科學家嘗試過將138億年的宇宙時間壓縮到一年。看看在這一年時間裡,地球都經歷了怎樣不可言喻的過程呢?看完你有可能會懷疑人生。
  • 把宇宙時光壓縮成一年,人類出現在幾月?看完整個人都驚呆了!
    ,茫茫宇宙至今已有138億年歷史,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所有文明的發祥地。如果把138億年的宇宙歷史看成一年,人類出現在什麼時候?是一年中旬的5月?還是臨近秋天的9月?抑或是年末歲尾的12月?著名科普作者、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伊甸園的龍》一書中提出的這「宇宙年曆」,把138億年的宇宙史「壓縮」為一年12個月,宇宙歷史進程中所發生的每一件大事都能在這一「年」裡找到與之相對應的一天。
  • 把138億年的宇宙時光壓縮到1年 最後一天晚上10點半才出現人類...
    如果138億年的宇宙歷史壓縮到一年,人類出現在哪個月?5月?9月?著名科普作者、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伊甸園的龍》中提出的宇宙年曆,會讓你驚掉下巴。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大事件,都出現在什麼時刻吧!    如果把138億年的歷史壓縮到1年裡,很明顯時間加速了。
  • 宇宙138億年壓縮到1年:看完震驚人生
    如果138億年的宇宙歷史壓縮到一年,人類出現在哪個月?天文學家提出的宇宙年曆,會讓你驚掉下巴。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大事件,都出現在什麼時刻吧!如果把138億年的歷史壓縮到1年裡,很明顯時間加速了。在這個日曆裡,日曆的每一秒相當於438年,日曆上的一小時相當於158萬年,日曆上的一天相當於3780萬年。
  • 宇宙歷——如果把宇宙的歷史壓縮進365天,會是怎樣的?
    宇宙歷的概念是由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提出的,這種按照時間順序的排列把宇宙138億年的生命歷程映射在了一年的尺度之中。在這個序列之中,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月1日的零時,我們現在所處的時刻就是12月31日的午夜12時。
  • 若把宇宙138億光年發生的事情,壓縮在一天完成,人類在第幾分鐘
    138億年對於人類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畢竟在宇宙誕生之前,宇宙中什麼都沒有,太陽系的出現也不過是46億年前的事情。而人類的出現則要更加不值一提了,畢竟相較於地球上的時間而言,人類出現的時間都是非常靠後的。
  • 如果把138億年宇宙事件壓縮到1年,12月31日將是最重要的一天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自大爆炸以來,我們的宇宙已經存在了138億年。這個時間跨度是如此之長,遠遠超出了地球人類的正常體驗,以至於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無法透徹理解整個過程。說起幾千年,幾百萬或數十億年前發生的事件,似乎深奧難懂。但這些事件彼此之間因果關係和差異,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看的話,其實與過去的一年中發生的情況一樣。
  • 把13800000000年壓縮成24小時,會是什麼感覺?| 太空科普
    138億年前,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經過一百多億年的歷史演變,逐漸形成現在這個實時變化又相對穩定的宇宙環境。138億年的時間太長,讓我們對宇宙的形成與發展感覺很陌生。如果把138億年壓縮成一天,在每個時刻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 把13800000000年壓縮成24小時,會是什麼感覺?
    億年前,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經過一百多億年的歷史演變,逐漸形成現在這個實時變化又相對穩定的宇宙環境。138億年的時間太長,讓我們對宇宙的形成與發展感覺很陌生。如果把138億年壓縮成一天,在每個時刻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00:00 宇宙大爆炸宇宙在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
  • 把46億年歷史的地球,壓縮成一天,那麼會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很多人對地球上面這四十多億年的歷史都是很感興趣的。所以這些感興趣的人都會去找一些資料來看看地球上面這麼多億年的時間裡面都發生了什麼。而在凌晨十一分的時候,就有另外一顆在距離太陽跟地球一億五千多萬公裡的地方的原始行星,會被地球這個星球給吸引過來,最後會跟地球碰撞到一起,這個碰撞之後,會讓大部分的地殼被噴出太空裡面來,在自身的影響之下,成為了一個球狀的東西,就是月球了。這一次的碰撞會讓地球傾斜一點,就這樣地球就出現了一年四個季節了。
  • 138億年!這個年齡是否適用宇宙中所有的觀察者?
    ——尤瓦爾·涅曼說到的宇宙的年齡,我們可以根據宇宙的各個階段的膨脹歷史和宇宙中存在的古老星團推斷出,我們的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這個138億年是大爆炸以來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所經歷的時間,既然時間是相對的,那麼對於宇宙其他部分的觀察者來說宇宙的年齡意味著什麼?
  • 人類如何確定宇宙誕生138億年?
    138億年,而且科學家們對這個數字非常有信心。但在過去一直是錯誤的(過去有很多宇宙年齡的數據,如200億歲,150億歲,137億歲,30億歲等等),現在最精確的138.17億歲可能又錯了嗎?當我們觀測宇宙的時候是否有可能犯類似的錯誤?讓我們來看看歷史問題,然後跳到現代的情況去了解更多吧。
  • 138億年宇宙誕生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在1915年被正式提出的,並且這個相對論應該是廣義的相對論,那麼從這個時候開始,在天文學便產生了急速的發展,畢竟天文學的領域得到了進一步的細緻化,其中被細緻化的一大節則是宇宙學,那麼宇宙學究竟是研究些什麼東西的呢?
  • 太空科普——把13800000000年壓縮成24小時,會是什麼感覺?
    138億年前,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經過一百多億年的歷史演變,逐漸形成現在這個實時變化又相對穩定的宇宙環境。138億年的時間太長,讓我們對宇宙的形成與發展感覺很陌生。如果把138億年壓縮成一天,在每個時刻會發生哪些事情呢?00:00 宇宙大爆炸宇宙在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
  • 宇宙是如何在138億年的時間裡膨脹到460億光年的
    如果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光速確實是我們的宇宙速度極限,我們能看到多遠?答案似乎很明顯:138億光年,因為一光年是光一年能走的距離,沒有什麼能比這更快。不幸的是,就像很多顯而易見的答案一樣,當你把你的邏輯常識應用到它們上面時,事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如果你看你能看到的最遠的東西,然後問「它有多遠」,答案要遠得多:460億光年。
  • 穿越138億年 宇宙第一波親吻人類
    北京時間3月18日凌晨,一場跨越138億年的「考古發掘」終於有了結果,你可能需要深深深呼吸,才能一口氣讀下來這個重大發現——當宇宙年齡大約只有萬億分之萬億分之萬億分之一秒時,它被猛烈撕開時留下的痕跡。不是依靠考古鏟,而是一臺架設於南極的望遠鏡;發掘地點不是地下皇宮,而是茫茫宇宙中。當天,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宣布,他們首次觀測到原初引力波存在的證據。原初引力波來自138億年以前,宇宙開始爆炸的那一刻。
  • 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壓縮成一天會有多精彩?科學家作出模擬
    筆者-小文 科學家結合碳-14 檢測法以及人類祖先的化石推算,人類這種生物是在距今約500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的,而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就已經在宇宙中存在46億年了。
  • 科學家稱宇宙直徑930億光年,但年齡只有138億年,前後不矛盾嗎?
    在現在的科學論證中,科學家早前提出的宇宙直徑約為930億光年的說法受到了普遍認同,在經過一系列的數據演示和推算之下,宇宙930億光年的直徑是目前比較可信的一種推斷。當然這只是人類以目前的技術來探測到的宇宙邊界,但宇宙的直徑絕對不止930億光年,而且宇宙每時每刻都在加速膨脹,這個邊界更是難以預測。但是和宇宙的年齡相比,宇宙至今約有138億的歷史,按照光走一年的距離為一光年來算,宇宙現在應該只有138億光年的直徑才對,為何是930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