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0日 13:51 來源:江南時報
參與互動(
)
既像蜜蜂又像蜂鳥,採蜜不釀蜜,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
江南時報記者 徐昇
昨天,著名攝影家屠國嘯在南京鐘山風景區拍波斯菊時發現了幾隻怪模怪樣的昆蟲,既像蜜蜂,又像蜂鳥。它的體長跟一隻黃蜂相似,撲稜著翅膀飛來飛去,津津有味地吸著花蜜,還發出嗡嗡的聲音。屠國嘯發現,這種奇怪的小蟲在同一朵花上的停留時間不超過5秒鐘,然後「嗡」的一聲飛到另一朵花上,速度非常快。
江南時報記者 徐昇
「四不像」名叫蜂鳥鷹蛾
白的、粉的、紫的、藍的、紅色的……7月的夏花紛紛盛開,波斯菊、繡球花、草原松果菊、金絲桃、小果薔薇等,夏季最浪漫的花事開始了。多姿多彩的花朵之中,除了在花叢嬉戲翻飛的彩蝶,還有一種特別的小傢伙在花叢中採花蜜。它嘴巴像「蜂鳥」,有長長的虹吸式喙管,身體像黃蜂,翅膀則像蝴蝶,翅面暗灰褐色,前翅有黑色縱紋,後翅橙黃色。
攝影家屠國嘯發現,別看它身材很小,但是採蜜的本事不小。小傢伙翅膀的振動頻率非常快,經常是像直升機一樣懸停在空中,把長長的嘴伸到花蕊裡美美吸幾口。它時而在花間疾馳,時而在花前盤旋,在花蕊中一伸一縮,和小鳥一樣的尾翼左右擺動,頭上還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也能發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像極了「蜂鳥」。屠國嘯查詢資料得知,原來這是「蜂鳥鷹蛾」,俗稱昆蟲世界「四不像」。
在南京四季有花景區出現
「我國並沒有蜂鳥,蜂鳥是南美洲的特有物種,亞洲及我國均沒有分布。」昆蟲專家介紹,近年來我國不少地方報導發現了蜂鳥,看到蜂鳥在花叢中吸取花蜜。其實人們看到的是一些白天活動的天蛾科昆蟲。這些極像蜂鳥的昆蟲叫做蜂鳥蛾,又稱蜂鳥蝶蛾、蜂鳥天蛾,英文直譯為蜂鳥鷹蛾。蜂鳥鷹蛾都是在白天出現,在花叢中快速振動翅膀,每秒可達25到30次,盤旋於花前伸出長長的「吻」採食花蜜,它經常被人們誤認為是蜂鳥。
蜂鳥鷹蛾又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因為,蜂鳥蛾首先像蝶,它是蛾類,屬於天蛾科,為蝶類的同族「近親」。蟲體翅展50毫米左右。蜂鳥鷹蛾有很多獨特的習性和特徵。與蝶不同的是,它腹部粗壯,飛翔速度快,有結繭習性,成蟲越冬;與蜂不同的是,它採花不攜粉,採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與鳥不同的是,它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而它的兩根觸鬚也表明它跟蜂鳥不一樣。
「南京早就有蜂鳥鷹蛾了,它們並不是罕見的物種。」專家表示,夏秋季節,在南京一些環境好、花多的景區和公園,都可能找到它們的身影。這幾年,市民頻頻在玄武湖公園、下關碼頭等地發現蜂鳥鷹蛾。而且如今南京城市綠化越來越好,景區道路沿途大量種植花卉,幾乎四季都看得到花卉,這為蜂鳥鷹蛾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蜂鳥鷹蛾的喙管很特別
記者在一組關於蜂鳥鷹蛾的顯微照片中看到,蜂鳥鷹蛾的舌頭或者說「喙」,長得很像螺旋樓梯或者消防隊員的卷鬚狀水龍帶。它的舌頭由兩個柔軟的杆狀體組成,頂端的「肌肉泵」用於吸食花蜜。有了這根長長的吸管,蜂鳥鷹蛾就可以很優雅地吸食花蜜。它們會讓舌頭彎曲,而後小心翼翼地伸入以達到所需要的深度。有時候,蜂鳥鷹蛾伸出的舌頭可達到其身長的很多倍。
蜂鳥鷹蛾主要分布在美國南方地區,我國華北地區也會出現。它的天敵是鳥類,它們在幼蟲期,也就是處於繭的狀態的時候,容易被白天捕食的鳥兒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