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小飛象」與「橘子皮」的故事

2021-02-19 海洋世界傳播

片中的小飛象Dumbo因為有著一對異於常「象」的大耳朵,使得觀眾對它印象深刻。

不知大家見沒見過長這樣的章魚——

它們

長著一對大大的「耳朵」

呼扇呼扇在海洋中「飛翔」

有著圓圓的眼睛

和圓圓的身體

來了來了,就是我,

接下來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我「寄幾」。

其實我的名字叫做

菸灰蛸

(Grimpoteuthis umbellata)

第三個字念(xiāo)

「小飛象」只是人們對我的愛稱哦~

我呢,隸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有須亞目、面蛸科、菸灰蛸屬,主要分布於北大西洋水深數千米的深海中(所以並不是很容易見到我喲)。

因為我長著一對大大的、像耳朵一樣的鰭,所以我們菸灰蛸屬也被形象地稱為小飛象章魚。


和你們平常見到的章魚不同,菸灰蛸八隻腕的大部分由腕間膜連接,張開來像極了一把雨傘的傘面,所以說我們菸灰蛸的種名(umbellate)就來源於「雨傘」(umbrella)啦。

對於菸灰蛸

你們了解的並不多,

這與我們來自深海

不無關係。

甚至連1883年描述菸灰蛸時所用到的三個樣品中最小的一個,在2003年都被證明不是菸灰蛸,而重新歸到了面蛸屬,足見人們對我們了解之少。

近年來,隨著深海科考的進行以及水下機器人在深海科考中的應用,我們的行為才逐漸被人們所觀察和記錄下來。

菸灰蛸的運動方式基本與章魚相同,不過我們也有一些特殊之處。

菸灰蛸喜歡在海床上活動和休息,短距離的移動可以依靠腕的交替運動達成。

當菸灰蛸在深海的海床上呆夠了的時候,它們會利用腕間膜的收縮將海水從腕間膜中噴射出來,並利用水流的反作用力從海床上「噌」地躍起,轉換為遊動狀態。

我們主要以腕間膜的收縮與擴張鼓動水流,形成推進的力量,加上「大耳朵」不停地扇動,以此獲取更大的動力,而且扇動的頻率可以高達每秒4~30下,可以說是相當拼命了,但我們的泳姿還是很歡快的~

我是面蛸,

我們的泳姿也差不多,

所以我又來客串示範了。

菸灰蛸的內殼呈」U」形,這讓菸灰蛸能保持固定的外形。

另外,菸灰蛸的身體大多透明且缺乏色素細胞,這讓我們也失去了隨著環境隱身的能力。

不過對於生活在水深數千米暗無天日環境裡的菸灰蛸來說,長這麼萌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求再多可就過分啦! 

大家可能在網上見過一種像橘子皮的小章魚,它是我的兄弟面蛸。下面把話筒交給它。

我是和菸灰蛸同科面蛸屬的

某種面蛸

(Opisthoteuthis sp.)

我們面蛸分布的水深範圍較廣,從百米深到數千米深的水深都有分布,日本的一些大型水族館就有面蛸的展出(你們可以來康康我)。

我們的顏色比菸灰蛸豐富很多,五顏六色的~

好了

今天「小飛象」與「橘子皮」的故事

就到這裡了

我們下期見

綜合自物種日曆、維基百科、搜狐號

編輯:小能苗

排版:吱吱

審核:雷雷

相關焦點

  • 海洋科普(359)| 會發光的章魚:小飛象章魚
    這種章魚外形與迪士尼卡通片中的小飛象十分相似,因而人們將其稱為「小飛象章魚」。小飛象章魚是深海珍稀的章魚種類。小飛象章魚體長約為 20 釐米,各有 8 只觸角,還有兩隻巨大的突出物,看起來像大象的耳朵。小飛象章魚的「大耳朵」實際上是它們的鰭,可以幫助它們保持身體平衡,還可幫助它們遊動前行。
  • 當橘子發黴時,橘子皮上長的毛是什麼?
    原標題:橘子皮上長的毛是什麼?   當橘子發黴時,我們經常會在上面發現許多毛茸茸、青綠色或黑色的絨狀或絲絨狀物。這些絨狀或絲絨狀物看起來比較乾燥,仔細觀察可見絲狀結構,與橘子皮結合較牢固,並且伴有黴味,這些就是黴菌的菌落。橘子皮上最常見的黴菌是青黴、麴黴等。
  • 海洋科普(922)| 鯊魚中的魔鬼—劍吻鯊
    儘管是鯊魚中的魔鬼但從這像吸塵器一樣的奇異攝食方式突然覺得劍吻鯊有點莫名的「萌」了~推薦閱讀:海洋科普(921)| 白邊真鯊海洋科普(920)| 海洋「小飛象」與「橘子皮」的故事海洋科普(919)| 用臀部呼吸?
  • 吃過橘子後,橘子皮不要丟,帶孩子做三個簡單又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吃過橘子後,橘子皮不要丟,帶孩子做三個簡單又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吃過橘子之後,橘子皮不要丟掉,可以進行以下三個簡單又有趣的實驗喔!
  • 一場由橘子皮引發的「爆炸」
    碰巧了,橘子皮的汁液裡就有這種物質。當我們把橘皮汁擠到氣球上的時候,橡膠會立刻融化,於是氣球就爆炸了。現象拓展或知識應用到目前為止我們就完成了今天的實驗,還不快叫上爸爸媽媽,一起試試橙子皮、檸檬皮還有其他水果的皮,看看可不可以隔空讓氣球爆炸吧!
  • 人魚公主的寵物,羞答答的小飛象章魚
    潛水員剛開始拍攝到海底畫面,魚來魚往的,好像沒什麼特別,細細看,那有一個黃色小海洋生物!    移近鏡頭,黃色小海洋生物似一條章魚盯著鏡頭看,看到顏色那麼鮮豔海洋動物,原來這是小飛象章魚,它們的鰭長得很像大象的耳朵而得名!
  • 海底探秘|會發光的章魚——小飛象章魚
    小飛象章魚體長約為 20 釐米,各有 8 只觸角,還有兩隻巨大的突出物,看起來像大象的耳朵。小飛象章魚的「大耳朵」實際上是它們的鰭,可以幫助它們保持身體平衡,還可幫助它們遊動前行。小飛象章魚還會通過觸角底部的漏鬥狀結構噴射水流,藉助水流的推動和鰭的擺動在水裡翩翩起舞。  小飛象章魚雖沒有其他章魚那樣的黏性吸盤,卻懂得怎樣彌補這一缺陷。它們用一種能夠發出耀眼光亮的發光器取代吸盤,可以巧妙地利用這種發光器引誘獵物。
  • 橘子皮養花:可隨手丟棄的它,這般處理既能當肥料又能防蟲害
    導語:橘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水果,酸甜可口,營養價值高,橘子皮更是有敗火去熱的神奇功效。其實橘子皮對於養花來說也有神奇的效果,不要感到驚訝,下面先來看一下怎樣用橘子皮養護花卉吧。
  • 海洋裡的呆萌章魚:小飛象章魚
    它們因鰭長得像大象的耳朵,就以迪士尼的《小飛象》來給它命名了。小飛象的體長為20釐米左右,頭部呈袋型,較短,長寬之比約為7:5,皮膚光滑,肌肉鬆軟長有兩隻小「耳朵」和一個長「鼻子」。身體為半凝膠質,體前後收縮。觸手短小全部伸展開是一個小雨傘的現狀。
  • 「世界第八大奇蹟」——小飛象
    近日上映的真人電影《小飛象》由蒂姆 · 伯頓指導,攜《愛麗絲夢遊仙境》原班人馬共同打造。科林 · 法瑞爾、麥可 · 基頓、愛娃 · 格林等一眾明星傾情加盟。相比 78 年前的動畫片,本次真人電影中增設了不少人類角色,融入了兩個商業競爭對手和一個馬戲團人類家庭的故事,大刀闊斧地改變了劇情。當然,電影《小飛象》仍然延續了親情與友情兩大主題,小象與人兩個家庭的脈絡交融,共同編織出了這部新版的奇幻成長故事。
  • 「小飛象章魚」謎團解開 出生就長了對「象耳」
    菸灰蛸屬海洋生物「小飛象章魚」(Dumbo Octopus)因擁有一對類似象耳的鰭,因此以迪士尼動畫角色「小飛象」命名。但它如何發育出這對鰭一直是謎,直到最近,科學家才首度公布畫面,顯示小飛象章魚寶寶一孵化,就與生具來有一對成形的鰭,而且迫不急待在水中揮動「雙翼」。
  • 同樣是橘子皮,青皮和陳皮有哪些區別?青皮陳皮的功效有什麼不同
    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吃的水果就是橘子了,每一次吃完橘子,媽媽都叮囑我不要把橘子皮扔掉,要曬乾,留著以後泡水喝,那時候雖然不知道有什麼功效,但是從此就養成了曬橘子皮的習慣。每到秋冬季節,屋裡總能聞到橘子的味道。
  • 【每日一圖】美妙的小飛象章魚
    今天的美圖主角是一隻小飛象章魚。
  • 電影《小飛象》:觀感遠超期待
    原標題:觀感遠超期待 鑑定對象:《小飛象》 上映日期:2019年3月29日 在迪士尼小鎮看完《小飛象》首映,觀感遠遠超出了期待——蒂姆·波頓此前執導的《愛麗絲夢遊仙境2》和《佩小姐的奇幻城堡》讓人一言難盡,對這位導演也就沒了太大期待
  • 雞蛋殼,蘋果核,橘子皮不但能養花,還能……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雞蛋殼,蘋果核,橘子皮,這些最實用的清潔神器都被扔在你家裡的垃圾桶裡呢!快來看看這些寶貝都能怎麼用~ 雞 蛋 殼 清除水垢 熱水瓶,水壺這些東西用久了積滿厚厚的一層水垢,堅硬難除?
  • 科學家發現利用橘子皮能提取電池中90%金屬
    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利用橘子皮能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鋰離子電池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電池,即使在其不能使用的時候仍具有回收價值,因為含有許多金屬物質。
  • 科學家發現利用橘子皮能提取電池中90%金屬
    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利用橘子皮能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現在,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基於溼法冶金更有效更環保的回收利用技術,而其中的關鍵成分是來自橘子皮。科學家們嘗試用橘皮代替回收過程中的酸和過氧化氫。具體來說,科學家將烤乾的橘子皮磨成粉末,再與從柑橘類水果中獲得的檸檬酸混合。目前來看,可以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這一回收率與之前的回收技術相當甚至超過了它們。
  • 科學家發現利用橘子皮能提取電池中90%金屬
    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利用橘子皮能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現在,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基於溼法冶金更有效更環保的回收利用技術,而其中的關鍵成分是來自橘子皮。科學家們嘗試用橘皮代替回收過程中的酸和過氧化氫。具體來說,科學家將烤乾的橘子皮磨成粉末,再與從柑橘類水果中獲得的檸檬酸混合。
  • 迪士尼《小飛象》熱映,原型大象卻命運多舛死因成謎,令人扼腕
    迪士尼在1941年的時候,製作了一部以一隻耳朵超大的小象為主角的動畫片,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小飛象》。動畫講述了這隻因為天生耳朵大而被人嘲笑的小象在朋友幫助下學會用耳朵飛翔並成為馬戲團明星的故事。70餘年後,這個故事被拿來重做,並請來執導過《蝙蝠俠》、《剪刀手愛德華》等優秀電影並監製了《愛麗絲夢遊仙境2》的著名導演蒂姆·波頓擔任導演,以3D的形式重現小飛象的神奇冒險。或許有的人看完這部影片,會覺得很治癒系:整部電影充滿了一種親情、友情交織的溫暖,但依然不能否認的是,這個故事依然是孩子們的噩夢:當小飛象和它的母親被強迫分開的時候,這個噩夢就開始了。
  • 深海裡的可愛生物:大耳朵長鼻子的小飛象章魚
    這種動物被人們認識的時間很短,2014年1月,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在大西洋中部海域拍到了一組小飛象章魚的視頻,而後在墨西哥灣也發現了小飛象章魚的活動蹤跡。視頻的發布令小飛象章魚在網絡上快速走紅,引眾多網友圍觀。小飛象章魚先是在巖石表面徘徊,然後蜷縮著腿在海底緩緩遊動。隨隊科學家表示,小飛象章魚平均壽命為3至5年,它們的一生極其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