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育好資源,請點擊藍色的「化學教育期刊」添加關注!
公告:《化學教育》官網啟用新網址http://www.hxjy.chemsoc.org.cn,建議大家認準網址及網站模樣,以免被假網站欺騙!
【請讀者和作者通過電子郵件與編輯聯繫】
人教社2019版《化學 選擇性必修 1 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實驗4-4(2):取兩個培養皿,趁熱倒入氯化鈉瓊脂溶液,並滴加酚酞溶液和鐵氰化鉀溶液,混合均勻,分別放入裹鋅皮的光亮鐵釘和纏有銅絲的光亮鐵釘,觀察並解釋實驗現象。
這組實驗是課本新增內容,希望學生能夠根據現象,強化保護鋼鐵的原電池原理——犧牲陽極法需要連接更活潑的金屬。同時,學生學會判斷金屬腐蝕時的正極區域和負極區域,在遇到其他相似問題時,進行遷移應用,準確分析實驗現象,形成模型認知。所以應該在觀察解釋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推理預測能力,強化模型認知,只有一組實驗顯然不夠。並且筆者在做鐵釘纏繞銅絲的腐蝕實驗時,發現出現藍色沉澱和紅色溶液的區域面積較小,實驗方法需要調整。
筆者拆解雙鹿1號碳性電池,取出鋅皮,採取了三種鐵上覆鋅的方法:
圖4是鐵釘中段覆鋅實驗的現象(3小時後拍攝),請學生觀察並進行分析解釋。
學生根據原電池原理進行分析:在上述體系中發生吸氧腐蝕,鋅皮是負極、裸露部分鐵釘是正極、氯化鈉溶液是離子導體。鋅皮上的反應(負極反應)為2Zn-4e-=2Zn2+,裸露的鐵釘上的反應(正極反應)為O2+4e-+2H2O=4OH-。所以圖4中鋅皮附近無變化,裸露的鐵釘附近溶液變紅。
根據以上分析,學生可以進行推理預測:鐵釘兩端覆鋅時,仍是發生原電池反應,鋅皮做負極失去電子形成Zn2+,其附近沒有明顯變化,裸露部分鐵釘做正極,O2得電子產生OH-,所以鐵釘頭部、尾部、中部均會變紅(見圖5)。同理,鐵環上覆鋅時,裸露鐵環附近變紅(見圖6)。圖5、圖6均為實驗開始3小時後拍攝。
經過以上分析,學生有了分區域認識金屬電化學腐蝕的意識,可以形成穩固的分析金屬腐蝕現象的思維模型。
如果按照課本實驗進行操作,在光亮鐵釘上纏繞銅絲,等待3小時後出現藍色沉澱和紅色溶液的區域面積仍較小(見圖7)。
筆者受課本第118頁實驗活動4《簡單的電鍍實驗》啟發,配製銅氨溶液做電鍍液,在鐵釘尾部鍍了一層光亮的銅(見圖8)。
將其放入滴加了酚酞溶液和鐵氰化鉀溶液的熱氯化鈉瓊脂溶液,2分鐘即出現比較明顯的藍色和紅色區域(見圖9),1.5小時後藍色沉澱和紅色溶液面積變大(見圖10)。圖11是4小時後的現象。
經過鐵上裹鋅皮實驗的分析,學生應用思維模型,根據裸露鐵釘是負極(電極反應2Fe-4e-=2Fe2+)、銅鍍層是正極(電極反應O2+4e-+2H2O=4OH-)推測出裸露鐵釘負極出現藍色沉澱,銅鍍層負極溶液變成紅色。
通過以上實驗,幫助學生認識到連接活潑金屬可以使鋼鐵受到保護,即使不是全覆蓋,鋅、鎂、鋁等也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如果連接不活潑的金屬銅,能加快鋼鐵的腐蝕,所以鋼鐵表面的銅鍍層應該有較大厚度,防止鍍層破損。
本實驗方案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分析金屬腐蝕現象的模型認知,形成化學學科思想方法,提高化學核心素養。實驗現象出現較快,而且充滿美感,不論是教師拍照、錄像作為課堂分析使用,還是作為學生課外興趣小組的實驗,都是非常合適的。
點擊:
【別錯過!】儘快訂閱2021年《化學教育》!
儘快訂閱2021年《化學教育》
精彩不能錯過,立即掃碼訂閱!
溫馨提醒
(1)若留家庭地址,請保證居住小區有自己的信箱且正常使用,以便郵政投遞;
(2)若留單位地址,請務必告知貴單位的信件收發室工作人員:訂閱了《化學教育》期刊,請協助接收、保管並及時通知您取閱;
(3)所有後續服務由「中國郵政」負責,請注意保留訂單號等訂閱信息。
化學教育期刊公眾號,致力於為化學教師提供優質的內容!版權屬於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編輯部。請長按二維碼識別添加關注。
微信徵稿:觀點評述、教學案例、教學心得、微課視頻、實驗視頻、趣味實驗、活動報導、科普文章、論文交流、人物事跡、試題評析等,新鮮、熱門、有趣、實用,統統都可以,讓分享促進你我成長,讓傳播增強化學力量!如果文章閱讀人數超過5000,朋友圈分享人數超過500,則贈送《化學教育》期刊!投稿郵箱:252107789@qq.com,郵件主題請寫明「微信投稿」。鼓勵原創,若參考了他人的文章,請註明來源,以免引起抄襲和剽竊的爭議。請保證自己擁有所投作品的著作權,並同意將著作權授權給《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