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度的諾貝爾獎花落誰家陸續揭曉。這一次,兩位耶魯女性榜上有名!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於昨日揭曉,耶魯大學英語系客座教授Louise Glück獲此殊榮。
曾任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的教授Jennifer A. Doudna,亦成為摘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之一。
Louise Glück
「for her unmistakable poetic voice, that with austere beauty makes individual existence universal.」
「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Louise Glück的獲獎理由
Louise Glück是美國當代著名詩人、耶魯大學英語系客座教授,也曾在2003年至2010年間擔任耶魯青年詩歌獎的評委。她於2003-2004年被評為美國桂冠詩人,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家庭生活、親密關係是她寫作的主題和重點,同時也著重創傷、欲望以及自然書寫,並以書寫孤獨、苦澀和寂寞的坦誠態度著稱。
1985年,她憑藉《阿喀琉斯的凱旋》(The Triumph of Achilles)獲得美國全國書評界獎;1993年,她又因著名詩集《野鳶尾花》(The Wild Iris)獲得了普立茲獎;之後更是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波林根詩歌獎、國家圖書獎、美國國家人文獎章全國書評界獎。
《野鳶尾花》
Louise Glück|柳向陽 譯
在我苦難的盡頭
有一扇門。
請聽我說:那被你稱為死亡的
我還記得
頭頂上,喧鬧,松枝晃動。
然後空無。微弱的陽光
在乾燥的地面上恍惚不定。
令人恐怖:如果倖存
而知覺
埋在黑暗的泥土裡。
然後就結束了:你所懼怕的,作為
一個靈魂卻不能
說出的,突然就結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彎曲。那被我認作是鳥兒的
在低矮的灌木叢裡疾飛。
你不記得
從另一個世界到來的通道
我告訴你我可以再說一遍:一切
從遺忘中返回的,都要返回
去發現一個聲音:
來自我生命核心的
一眼偉大的泉水,深藍
投影在天藍的海水上。
The Wild Iris
Louise Glück
At the end of my suffering
there was a door.
Hear me out: that which you call death
I remember.
Overhead, noises, branches of the pine shifting.
Then nothing. The weak sun
flickered over the dry surface.
It is terrible to survive
as consciousness
buried in the dark earth.
Then it was over: that which you fear, being
a soul and unable
to speak, ending abruptly, the stiff earth
bending a little. And what I took to be
birds darting in low shrubs.
You who do not remember
passage from the other world
I tell you I could speak again: whatever
returns from oblivion returns
to find a voice:
from the center of my life came
a great fountain, deep blue
shadows on azure sea water.
Louise Glück於1943年在紐約出生,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2004年,她成為耶魯羅森克蘭茲駐校作家。以此身份,她在耶魯開設了關於詩歌的課程和研討會,經常能看見其融入校園生活的身影。她也是格雷斯霍珀學院(Grace Hopper College)的一員。
「耶魯祝賀這位不斷自省生活的詩人。在一卷卷詩集中,她不懈地探索挖掘自己的內心,思考自身所處世界的位置,在其筆下生出優美而賦有啟示意義的文字。我們也向這位不斷激勵我們的老師致以敬意,她將自己無私地奉獻給那些敬重她的學生們。」——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徳(Peter Salovey)
「Louise Glück是一位極具奉獻精神的老師,更是一位情感豐富獨特的詩人。她為我們的校園帶來了改變——她對本科生的熱情投入激勵著我們的教學工作;她深刻的人文主義詩歌啟示著我們探尋生活的奧秘。她在尋常中發現不尋常,在不尋常中講述尋常,她的詩作讓我們更清晰地洞見自己的思想。」——耶魯大學文理學院院長Tamar Gendler
Jennifer A. Doudn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genome editing.」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Jennifer A. Doudna的獲獎理由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研發出CRISPR編輯技術的兩位女性科學家——法國微生物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化學家Jennifer Doudna。
1994年至2002年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Jennifer Doudna曾任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的教授,並於2016年獲得耶魯大學科學榮譽博士。
Jennifer Doudna出生於美國華盛頓,但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夏威夷的希洛度過。她的父母並非科學學科的教授或從業者,Doudna對科學的興趣始於對家周圍雨林的探索。她第一次接觸生物化學,是父親送給她的James Watson的《雙螺旋》的複印本。後在其成長過程中,她逐漸堅定了想要成為科學家的決心,並於198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
2012年,這兩位科學家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她們的發現成為了基因技術最鋒利的工具之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耶魯祝賀Jennifer Doudna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從這張圖就可以看出Jennifer Doudna在得知此消息後多麼開心
耶魯大學近年榮獲過諾貝爾獎項的教授們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耶魯北京中心微信公眾號YaleCenter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