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結構原理及其發光過程解析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IV OLED)又稱為有機電雷射顯示、有機發光半導體(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UIV OLED)。與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不同類型的發光原理。OLED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雲(Ching W. Tang)1979年在實驗室中發現,由此展開了對OLED的研究。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電、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但是,在價格(較大顯示面板)、壽命、解析度暫無法與液晶顯示器匹敵。

  

  有機發光二極體依色彩可分為單色、多彩及全彩等種類,其中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製備最為困難;依驅動方式可分為被動式(Passive Matrix, PMOLED)與主動式(Active Matrix, AMOLED)。

  oled的原理

  OLED是指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其原理是用ITO玻璃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分別作為器件的陽極和陰極,在一定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陰極和陽極注入到電子和空穴傳輸層,然後分別遷移到發光層,相遇形成激子使發光分子激發,後者經過輻射後發出可見光。輻射光可從ITO 一側觀察到,金屬電極膜同時也起了反射層的作用。

  oled的結構

  基層(透明塑料,玻璃,金屬箔)——基層用來支撐整個OLED。

  陽極(透明)——陽極在電流流過設備時消除電子(增加電子「空穴」)。

  有機層——有機層由有機物分子或有機聚合物構成。

  導電層——該層由有機塑料分子構成,這些分子傳輸由陽極而來的「空穴」。可採用聚苯胺作為OLED的導電聚合物。

  發射層——該層由有機塑料分子(不同於導電層)構成,這些分子傳輸從陰極而來的電子;發光過程在這一層進行。可採用聚芴作為發射層聚合物。

  陰極(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不透明,視OLED類型而定)——當設備內有電流流通時,陰極會將電子注入電路。

  

  oled的發光過程及原理

  OLED發光的方式與LED類似,有一個稱為電磷光的過程。

  

  OLED發光的具體過程如下:

  1、OLED設備的電池或電源會在OLED兩端施加一個電壓。

  2、電流從陰極流向陽極,並經過有機層(電流指電子的流動)。

  3、陰極向有機分子發射層輸出電子。

  4、陽極吸收從有機分子傳導層傳來的電子。(這可以視為陽極向傳導層輸出空穴,兩者效果相等。

  5、在發射層和傳導層的交界處,電子會與空穴結合。

  6、電子遇到空穴時,會填充空穴(它會落入缺失電子的原子中的某個能級)。

  7、這一過程發生時,電子會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

  8、OLED發光。

  9、光的顏色取決於發射層有機物分子的類型。生產商會在同一片OLED上放置幾種有機薄膜,這樣就能構成彩色顯示器。

  10、光的亮度或強度取決於施加電流的大小。電流越大,光的亮度就越高。

  

  OLED技術可以分為小分子和高分子兩種主要類型,其結構也並不相同。但是,無論是小分子OLED,還是高分子OLED在薄而透明的具有導電性能的氧化銦錫(ITO膜)陰極與金屬陽極之間都有一個有機發光材料層——這是一種類似於漢堡包的夾心蛋糕式的結構。這個結構層中包括了:空穴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

  其中,陰陽兩極構成的結構式一個標準的晶體二極體的結構,具有單向導電性,適度電壓下的電流驅動。OLED發光本質是電流驅動的。當電力供應至適當電壓時,正極空穴與陰極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依其發光層配方不同產生紅、綠和藍RGB三原色,構成基本色彩。

  

  具體而言,當組件受到直流電(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順向偏壓時,外加之電壓能量將驅動電子(Electron)與空穴(Hole)分別由陰極與陽極注入組件,當兩者在傳導中相遇、結合,即形成所謂的電子-空穴複合(Electron-Hole Capture)。——實際上真正移動的是電子,電子對空穴的填充,可以看做是空穴的移動:這也是典型的PN結電晶體工作方式。

  電子移動過程中,電子填充到空穴位置的整個過程,相當於電子獲得能量(電能)並飛離原來原子的附屬,然後被空穴捕獲,並釋放出原來獲得的能量(光能)。這一過程中若電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態電子成對,則為單重態(Singlet),其所釋放的光為所謂的螢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發態電子和基態電子自旋不成對且平行,則稱為三重態(Triplet),其所釋放的光為所謂的磷光(Phosphorescence)。

  

  無論是螢光還是磷光狀態,當電子的狀態位置由激態高能階回到穩態低能階時,其能量將分別以光子(Light Emission)或熱能(Heat Dissipation)(OLED物質分子團的震動)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當作顯示功能。

  Oled的發光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步:1、OLED設備的電池或電源會在OLED兩端施加一個電壓。 2、電流從陰極流向陽極,並經過有機層(電流指電子的流動)。3、陰極向有機分子發射層輸出電子。4、陽極吸收從有機分子傳導層傳來的電子。(這可以視為陽極向傳導層輸出空穴,兩者效果相等。5、在發射層和傳導層的交界處,電子會與空穴結合。6、電子遇到空穴時,會填充空穴(它會落入缺失電子的原子中的某個能級)。7、這一過程發生時,電子會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8、OLED發光。

  其中,光的顏色取決於發射層有機物分子的類型;光的亮度或強度取決於施加電流的大小。電流越大,光的亮度就越高。OLED分子是依靠接收的空穴電子對的數目來發光,電流大意味著同時移動的電子和空穴數目多——這是一種典型的電流驅動模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OLED與LED的發光原理區別
    在這種背景之下,OLED應時而生,為廣大商家開闢新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那麼OLED和LED的區別到底在哪,它們的發光原理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LED用的是金屬材料,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材料,兩者的發光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在於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己本身會發光,是採用發光二極體陣列組成.
  • 如何看懂OLED與LED發光原理的區別
    在這種背景之下,OLED應時而生,為廣大商家開闢新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那麼OLED和LED的區別到底在哪,它們的發光原理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LED用的是金屬材料,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材料,兩者的發光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在於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己本身會發光,是採用發光二極體陣列組成.亮度要比LED液晶高,厚度更薄,是今後LED液晶屏的替代品.LED液晶屏需要背光源
  • OLED結構原理、發光過程及分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5717.htm  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到OLED技術的工作原理,OLED有哪些類型,OLED同其他發光技術相比的優勢與不足,以及OLED需要克服的一些問題。
  • OLED發光原理、結構及關鍵技術深度圖文解析
    深度解析OLED結構及發光原理關鍵技術。OLED的原文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意思就是「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其原理是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其組件結構比目前流行的TFT LCD簡單,生產成本只有TFT LCD的三到四成左右。
  • 深度解析OLED結構及發光原理關鍵技術
    OLED的原文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意思就是「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其原理是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其組件結構比目前流行的TFT LCD簡單,生產成本只有TFT LCD的三到四成左右。
  • OLED發光原理和OLED面板結構及OLED關鍵技術深度圖文解析
    【導讀】:OLED的原文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意思就是「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其原理是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其組件結構比目前流行的TFT LCD簡單,生產成本只有TFT LCD的三到四成左右。 深度解析OLED結構及發光原理關鍵技術。
  • LED燈的結構以及發光原理解析
    打開APP LED燈的結構以及發光原理解析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19-09-19 16:44:17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
  • 淺談OLED的結構發光原理及驅動方式
    打開APP 淺談OLED的結構發光原理及驅動方式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0-29 17:39:30 OLED,中文直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
  • OLED的發光過程分析
    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到OLED技術的工作原理,OLED有哪些類型,OLED同其他發光  OLED的結構  基層(透明塑料,玻璃,金屬箔)——基層用來支撐整個OLED。
  • OLED的結構原理及優缺點
    主動方式下,OLED單元後有一個薄膜電晶體(TFT),發光單元在TFT驅動下點亮。主動式的OLED比較省電,但被動式的OLED顯示性能更佳。  第二節、OLED的結構、原理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
  • 螢光燈的發光原理及其優缺點
    螢光燈的發光原理及其優缺點螢光燈是一種氣體放電燈,它是工業、商業、家庭照明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的原理是利用低壓汞蒸氣和螢光粉發光。這是一張螢光燈管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到管壁上有汞和螢光粉的存在,當通入電流時,稀有氣體中會產生放電,並激發螢光粉發光。
  • 你了解OLED發光過程嗎?應從哪些方面對OLED的發光機理開展研究?
    ③電子-空穴的複合及發光。OLED器件的關鍵就是電子-空穴的複合,可用Langevin理論模擬這一電荷的複合過程。有機發光的機理尚未完善,人們還在不斷的研究中。有機發光的顏色取決於發射層有機物分子的類型,生產商會在同一片OLED上放置幾種有機薄膜,這樣就能構成彩色顯示器。
  • oled透明屏寬視角技術更具創意節能環保
    oled透明屏更具創意,更具科技元素,全高清、寬視角,色彩更飽滿,節能環保。現在越來越多的oled屏被廣泛應用,教育oled屏,會議室oled屏,商場oled屏,指揮中心oled屏很多場合都適合,越是高端就越能彰顯它的優勢與特色。
  • OLED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7397.htm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到OLED技術的工作原理,OLED有哪些類型,OLED同其他發光技術相比的優勢與不足,以及OLED需要克服的一些問題。
  • Led燈及其發光原理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置於一個有引線的架子上,然後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LED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發光二極體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組成的晶片,在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之間有一個過渡層,稱為p-n結。
  •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解析和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打開APP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解析和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發表於 2017-05-25 14:41:03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光電傳感器(光電開關)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它可以檢測出其接收到的光強的變化,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
  • 製造高效OLED器件,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是OLED發光機制、發光色彩
    OLED的發光原理與LED相似,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LED是利用三、五族材料(如Ga、In、P等)的電子及空穴結合過程的能階轉換產生光子發光,使用不同的材料會釋放不同的能階而產生不同顏色的光。
  • PDP等離子顯示解析,PDP等離子顯示結構原理及OLED與PDP的優缺點比較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離子顯示板,臺灣地區稱為電漿顯示)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它採用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屏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屏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
  • LED燈發光原理、結構、產品分類匯總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LED是英文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體)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置於一個有引線的架子上,然後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 淺談手機的新型顯示屏OLED發展歷史及發光工作原理
    二、OLED的發光原理 OLED的發光原理與LED相似,是利用外加偏壓使電洞和電子分別由正、負極出發,並在有機發光層相遇而產生發光作用,其中陽極為ITO導電膜,陰極則含有Mg、Al、Li等金屬,其基本結構如(圖四)所示。而OLED發光的顏色取決於有機發光層的材料,故廠商可由改變發光層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