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一年竟有424天!

2020-12-10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轉眼間2020年餘額已經所剩無幾,尤其是今年給人的感覺過得尤其之快,仿佛轉眼間又從去年的冬天到了今年的冬天。然而,面對成堆的科研壓力和滿地的頭髮,總是在一年的最後這段時間希望時間過得慢一些,一年能多出幾個月供我們揮霍。在早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期,一年竟有424天!相對於今天多出了兩個月的時間,相對應每天的時長也有縮短。這一驚人的發現竟然是通過對古生物學的觀察得出的。

生長習性指的是生物長期與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活習慣和生態習性。生態習性是生物的固有屬性,生活習性是生物能良好生存的生活環境。所以,生物的習性變化很大程度可以反映環境的演化,當這一方法運用到古生物上將會起到巨大的作用。生物的生長離不開生活環境的制約,地球的自轉、公轉、氣候變化、四季交替等變化都會在生物上產生周期性的影響。

樹有輪,節有節。不同生物的習性可以記錄複雜的環境變化,不同的環境變化也可以在生物身上留下深刻的記錄。很多生物表面都有著類似於「樹木年輪」的記錄,清晰地記錄著地質歷史時期滄海桑田的變遷。早在90年前,馬廷英(1933)就注意到珊瑚的生長線反映了海水水溫的季節性變化,他發現遠離赤道的珊瑚在結構上反映季節變化更明顯,這為古生物學在研究環境演化上起到了先驅性的作用。化石對時間記錄的研究,直到上世紀70年代被尹贊勳院士定義為「古生物鐘」,用以探討對地球環境的記錄,這一名稱也得到了學術界的一致認可。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人們是如何認識古生物鐘,又是如何通過古生物鐘破解地球演化的驚天大案的。

01 古生物鐘

植物的開花結果,動物的冬眠甦醒,自然界的生物如同完成自己的使命一樣,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生物活動。仿佛每個生物心中都有一個永動的鐘表,隨時提醒你到了什麼季節該完成什麼工作。當這些生長活動反映在生物身上可能會產生有周期性的痕跡,如同樹木年輪一樣,這樣的痕跡就被叫做生物鐘

樹木年輪

年輪與氣候變化

現代深海單體珊瑚

而古生物化石身上也同樣具有的生長周期的痕跡,這些生長痕跡隨著生物體被石化成化石而被完整的保留下來,這些痕跡就被稱為「古生物鐘」。古生物鐘記錄了這些生物當時的生長信息,為我們解讀地質歷史時期環境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而珊瑚化石往往保存完整,如同現代珊瑚一樣,珊瑚對海水環境要求苛刻,而且生長極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常有人用珊瑚化石發育情況試圖恢復古氣候帶。且珊瑚的生長紋層具有周期性規律,可以反映季節的變化,具有與樹輪相似的特徵,因此珊瑚也被稱為「海上樹輪」。且珊瑚早在奧陶紀就出現並快速發展壯大,且化石往往保存完整。因此,研究地球歷史環境的變化,珊瑚常常是個有利的工具。而對珊瑚化石的研究甚至解決了連物理學家都沒有說明白的地球自轉問題。

單體珊瑚化石

日射脊板珊瑚化石

02 地球自轉謎題

我們都知道,地球每繞太陽公轉一周,便經歷了365個晝夜,準確來說一個恆星年是365日6時9分10秒,自從人類記錄時間以來,每年以來一直如此,未曾更迭。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從18世紀開始,地球物理學家和天文史學家逐漸發現了問題。

通過長期對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長期觀察發現,月球公轉的速度越來越快,有一個緩慢地加速度。最初人們認為,這種引起緩慢加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因為月球自身的加速,或是因為地球自轉變慢。拉普拉斯認為月球的加速是因為太陽對月球軌道偏心率的作用,使得月球在黃經上有個加速度,產生了長周期的攝動;也有人認為地球自轉的減慢是因為長期太陽潮汐的摩擦。一時間眾說紛紜,沒有定論,這一爭論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人類通過300多年對日長的精確記錄和分析發現,每一百年每天就會增加1.6毫秒。照這個增長速率,12億年前,一天僅有18.8個小時。這也說明了地球自轉的速率正在逐漸降低。

地球老了,她轉得越來越慢了。但是始終沒有物理學家可以拿出準確證據來證明這一現象。

03 珊瑚告訴了我們一切

當天文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面對這一問題苦於無法證明之時,古生物學家拿著珊瑚化石站了出來,打破了這一困境。

1963年Wells發表了一篇重要的Nature文章,他發現現代珊瑚中一年生長了大約360條很細的生長線,並指出這些生長線實際上可能是每天生長周期的標誌。Wells又研究了產於泥盆紀和石炭紀保存良好的標本,他發現石炭紀珊瑚每年生長線為385-390圈,而泥盆紀珊瑚有每年400圈生長線左右(385-410條之間)。這與用天文學方法求得的各地質時期每年的天數大體相等。據計算,寒武紀每晝夜為20.8小時,泥盆紀21.6小時,石炭紀21.8小時,三疊紀22.4小時。白堊紀23.5小時。現在一天是24小時。如果我們知道了每年天數的變化,就可利用觀察化石生長線得知的每年天數來確定其地質時代。這篇文章一經問世,引起了天文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等多方面學者們的一致好評,從實際上證明了地球自轉逐漸變慢、日長增加的事實。

對珊瑚生長紋的研究(Wells, 1963)

Wells通過古生物估算結合同位素定年結果做出了如下的圖,其結果正好與天文學推算出的每年的日數演化完全符合!

隨後,Scrutton在1965年又討論了珊瑚化石生長脊的意義。一個朔望月指的一個月的周期,代表著一次潮汐的變化,反應於海水的環境,作用於珊瑚的生長結構。每一個朔望月珊瑚便會生長出一個溝間帶,每經歷一個春秋便會生長出一個脊。於是Scrutton在一個較好的中泥盆世珊瑚標本中發現,兩個隆起的脊之間正好有13個溝間帶,也就說明了一年有13個月,正好對應了所計算得到的,中泥盆世每年有13.04個月,一年399天。

除了珊瑚之外,很多化石也存在著明顯的生長紋路。

例如,雙殼類動物,在雙殼的殼飾上有明顯的生長紋。Bonham(1965)在研究太平洋中比基尼島附近的大硨磲(Tridacna gigas)時,在切面發現有兩處生長層是由於50年代的兩次核爆炸的放射性條件下長出的。在隨後的研究中,通過刻槽標記的方法發現了雙殼按節律生長的規律。但可惜的是,雙殼在閉合的時候會阻礙殼的生長,所以無法通過雙殼的生長紋來準確判斷過去時長的變化。

雙殼生長紋

頭足類生物具有更為明顯的生物紋路。鸚鵡螺就是典型的頭足類生物,其從4億年前的奧陶紀就已經存在,到現代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中仍有存活個體,所以能較好地與過去樣品對比。現代鸚鵡螺殼內的每兩片隔膜之間生長線數量基本一致,平均有30條生長線,與太陰月(29.53日)基本吻合。而對奧陶紀以來的鸚鵡螺殼內生長線數目變化進行對比,也發現每月的生長線數量是呈不穩定的遞減過程,這也說明了地球自轉速率減慢。另外,菊石、角石、箭石等滅絕的頭足類動物也發育較好的生長紋。通過對古生物鐘和生長紋的研究,研究人員還總結出奧陶紀以來地月參數的變化,得出月球正在遠離地球的結論。

但是,最新的研究卻認為鸚鵡螺此類的動物的紋層並不能反映環境周期性的變化,通過現代實驗室培養條件下對鸚鵡螺培養觀察發現,鸚鵡螺的每個氣室並不是相同時間生長出來的,隨著氣室的增多所需要的生長時間也會變長。比如,在生長初期,鸚鵡螺形成一個腔室大約只需2星期,而最後幾個腔室的形成則均需要耗時6個月。而鸚鵡螺殼上的條狀螺紋,也僅僅是裝飾作用,與周期性變化無關,所以頭足類的生長紋路用於判斷每年的天數上並沒有太大用處。

現代鸚鵡螺

鸚鵡螺殼切面

香花菊石化石切面

四川條狀角石切面

04 疊層石延續傳奇

雖然許多生物生長紋路在研究每年天數上並沒有多少積極作用,但人們對古生物鐘的研究並未停滯,中國古生物學家隨後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元古宙廣泛分布的疊層石是極其有力的工具,在中國北方前寒武的碳酸鹽巖地層中經常看到具有層狀構造的巖石,那便是原始藻類不斷地膠結沉降形成的有紋層的一類化石,一層層規律生長的疊層石宛如書畫一樣記錄著數十億年前前寒武紀環境的變化。直至今日在澳大利亞鯊魚灣等地還有著持續生長的疊層石,這些藻類生物最早在38億年前就已經出現。最早是由Pannella(1972)肯定了疊層石的古生物鐘作用,疊層石紋路複雜很難區分哪些是每天的變化層或是每月的變化層,只有疊層石具有日生長紋才能夠判斷遠古時期的日平均長度。通過將今論古的思想,對比了現生藻類的生長規律發現了疊層石生長是有日節律的。於是Pannella通過細緻觀察,將疊層石的生長紋分為了五級。

澳大利亞鯊魚灣疊層石

疊層石生長紋分級

隨後,曹瑞驥(1991)在天津薊縣霧迷山組發現了一種藻席Pseudogymnosolen疊層石交替生長的生物礁,發現了疊層石指示日、月、季的三級周期,並首次推算出12億年前地球每月的天數為40~49天。據此,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通過對五臺地區的沉積巖研究推論,五臺山滹沱群沉積時期平均每年有460多天。曹瑞驥對周口店地區鐵嶺組疊層石的研究和天津地礦所朱士興和黃學光教授對天津薊縣霧迷山組疊層石紋層的C、O同位素值測定得知,10億年前地球的一年至少有516±20天、12.9±0.5個月,一個月有40多天,一天只有16.99±0.66小時。由於疊層石年代古老的原因,這使得對每年日長的判斷延伸到了前寒武時期,極大地推進了古生物鐘的發展。

疊層石良好的生長紋

還有很多類似的古生物鐘值得去探討,不過受限於樣品數量和年齡不適用研究地質歷史時期每年天數的變化,但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古環境意義。例如,生物牙齒的橫切面、鯊魚的脊椎骨切面、龜鱉的甲殼生長紋、帶角生物的切面、腕足生物的殼飾等等都可以看到一層層生長的痕跡。這些生物鐘在記錄著這些生物的生命歷程的同時,也見證了地球環境的變化。或許單個生命反應的這些變化是微小的,或許沒有規律可言,但是累積的記錄,從量變再到質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前寒武紀有生命以來,地球想告訴我們的一切。

一些生物的生長紋

05 一些猜想

對於古生物鐘是否能記錄地質環境的變化,尚有一些爭論。有人堅持內生論,指的是某些生物體從遺傳上就帶有一種像鍾一樣的而且能夠周而復始的循環周期,不受外界的影響(如生物周期說)。而外生論則堅持生物所以能夠像上好了弦的鐘表,本要原因是受到了外來的有節律的刺激信號,溫度、水分、地球自轉等都是信號的來源。儘管大量的事實和統計學數據都支持在了外生論這一方,但是古生物鐘的科學成因目前仍是古生物學家努力的方向。

基於對地球自轉速率變化的推導不難得出地球自轉越來越慢的事實,但是如果我們將時間再往前推,試著討論12億年前地球的特徵,會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情。由於每年天數的變化與時間竟有著良好的線性關係,所以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自轉速度可能是非常非常快的,甚至一天可能只有4個小時,一年將會有2190天!另一件可怕的事情是,如果我們把推算的時間往未來延伸,會發現地球終有一天會進入暮年,她不再能自由地自轉,變成了一個僅隨太陽公轉而失去了自理能力。當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位置時,停止了自轉,將有一面永遠是極地,一面永遠是炎熱乾旱!那時候一天可能要100多個小時,生物的作息也會發現劇變,每個人的工作時間被無情地延長了好幾倍(當然那時候可能人類已經找到了新的棲息地……)。當然,這一切的假設都比較玄幻,有很多的前提條件,比如我們常常會認為地球公轉的時長是確定的,太陽的性質是始終沒有變動的等等,這就會引起一些估算上的誤差。實際上,46億年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這其中眾多的變數是目前很難猜想的。

究其原因,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地越來越慢呢?這件事情始終沒有定論,很多人認為可能是由於長時間太陽潮汐對地球的摩擦力,使得地球不斷減速;也有人認為地球自身能量的消耗,地球正在老去;也有人認為由於地幔最深處後鈣鈦礦的導電性差異的原因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有周期性變化的,每十年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但是終歸沒有定論,對於地球,甚至只是自然界,人類還有著很多的未知沒能解決,需要更多地球科學家不斷地努力,前僕後繼地去解決更多的秘密。

參考資料

圖片均來自網絡和文獻

  • Cao, Ruiji. Origin and order of cyclic growth patterns in matministromatolite bioherms from the Proterozoic Wumishan formation, North China[J]. Precambrian Research, 1991, 52(1):167-178.

  • Ma T Y. On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growth in Some Palaeozoic Corals[J]. Proc. Imp. Acad. Tokyo, 1933, 9:407-409.

  • WELLS, John W . Coral Growth and Geochronometry[J]. Nature, 1963, 197(4871):948-950.

  • 馮偉民, 葉法丞, 譚超,等. 神奇的古生物鐘[J]. 生物進化, 2015(2):22-38.

  • 謝翠華. 奇妙而古老的時鐘——古生物鐘[J]. 化石, 1979(3):13-15.

  • 尹贊勳, 駱金錠. 從天文觀測和生物節律論證古生物鐘的可靠性[J]. 地質科學, 1976(01):3-24+105-106.

  • 朱士興, 黃學光. 13億年前疊層石的生長節律和地-日-月動力學[J]. 微體古生物學報, 2003.

美編:ZYN

校對:李玉鈐

相關焦點

  • 震驚,一年竟有424天
    然而,面對成堆的科研壓力和滿地的頭髮,總是在一年的最後這段時間希望時間過得慢一些,一年能多出幾個月供我們揮霍。在早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期,一年竟有424天!相對於今天多出了兩個月的時間,相對應每天的時長也有縮短。這一驚人的發現竟然是通過對古生物學的觀察得出的。
  • 古時一年竟有424天!
    然而,面對成堆的科研壓力和滿地的頭髮,總是在一年的最後這段時間希望時間過得慢一些,一年能多出幾個月供我們揮霍。在早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期,一年竟有424天!相對於今天多出了兩個月的時間,相對應每天的時長也有縮短。這一驚人的發現竟然是通過對古生物學的觀察得出的。
  • 震驚,一年竟有424天!
  • 超級細菌竟在外太空存活3年! 震驚科學界
    ▲超級細菌竟能在外太空存活3年。(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實習記者高琳景/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將地球上的「超級細菌」菌株附著到國際太空站外部,沒想到3年後竟發現超級細菌還活著,讓許多科學家和微生物學家震驚不已。
  • 一年有多長? 為什麼一年有365天?
    一年有多長? 為什麼一年有365天?時間:2016-04-24 14:09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年有多長? 為什麼一年有365天? 年,是一種計時單位。一年有多長呢?幾乎所有的地球人都能答得出來,一年有365天。
  • 天有異象!新加坡驚現「水龍捲」,連央視都震驚了~
    最近新加坡的天脾氣有點爆啊!狂風、暴雨、雷暴還不夠,今天早上還召喚來了水龍捲……這是前兩天雷神炸雷炸太嗨,不小心把天炸漏了嗎?一大早,新加坡的天就不消停,全島多個地區烏雲密布下起大雨。水龍捲在新加坡並不罕見,一年咋說都會露臉兩三四次來博眼球。水龍捲一般由暴雨所致,由於雲層下的氣壓較低,強力旋轉的氣柱會把海水吸上來,卷上天空灰暗的雷雨雲,然後緩緩的移動。水柱旋轉的速度可達每小時28公裡,一般只持續10多分鐘,而且一著陸便因失去氣旋的條件而消失,不會對陸地上的人造成危險。
  • 明年竟有384天 有人可以過兩次生日!
    停,別急,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明年竟有384天,有的人可以過兩次生日哦!翻開日曆本,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此次雞年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2018年2月15日結束,共計384天。看到384這個數字,有市民提出了質疑:「農曆年的天數和公曆年不一樣我能理解,但這回差了整整19天,真的不是在欺負我讀書少麼?」
  • "一年360天",不能成筆糊塗帳!
    38       一年有365天,這連幾歲的娃娃都知道。
  • 地球一年是365天,那太陽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一年又是多少天?
    地球一年是365天,那太陽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一年又是多少天?首先「年」只是一個時間單位,定義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自轉一圈是一天。只要我們假設:所有天體繞更大天體旋轉一圈為它的「年」,題主的想法才能成立。
  • 基於CAV424的電容式壓力傳感器測量電路設計
    1 CAV424工作原理  1. 1 測量原理  CAV424是專門用於電容檢測轉換的集成晶片, 其工作原理圖及外圍連接圖如圖1所示。這個電壓差值通過後面的有源濾波器濾波為直流電源信號(整流效應), 然後送到可調的放大器, 調整RL 1和RL 2的值, 可得到所需要的輸出電壓值。如果2 個電容C X1和C X2值相同, 那麼經過整流和濾波得到的一個直流電壓信號就是零。如果測量C X2電容改變了△C X2, 那麼得到的輸出電壓與之是成正比的。
  • 一年多幾天該多好?曾經,地球上一年有424天!
  • 震驚了!下山時手一揮 男子竟被蝙蝠咬傷了
    原標題:震驚了!下山時手一揮 男子竟被蝙蝠咬傷了 威海網訊(記者 張穎)4日上午,市民小陳來到四〇四醫院急診科求醫,他的右手頭一天下午被蝙蝠咬傷。小陳告訴醫生,3日下午,他去山上幹活,傍晚開始下山,半路上忽然看到遠處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向自己飛來,他揮手想將它趕走,不料右手竟然被咬了一口。小陳一看,這黑乎乎的東西原來是一隻蝙蝠。小陳回家後,發現手上有3個小口,被咬的部位已經開始出血,傷口處還有些紅腫。他找來碘酒和香皂水清洗傷口,做了一些簡單的處理。
  • 樹枝進眼一年多竟未發現!
    原標題:樹枝進眼一年多竟未發現!   近日,來自蕪湖的52歲的王先生因眼部不適前往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就診。
  • 一年365天中有多少個星期天?
    一年有365天,而一個星期有7天,如果看日曆的話,你會發現星期天通常使用紅字來標記。星期天是一個星期的第一天,也是不用去學校的休息日,那麼,一年365天中,到底有多少個星期天呢?由於一個星期有7天,那麼用365除以7看看吧?得到的商是52,餘數是1.因此,一年365天中,星期天有52個。但是,也有些年份需要再加一天,既一共有53個星期天,那就是1月1日為星期天的年份。如果新年第一天是星期天的話,那麼最後一天(12月31日)也將是星期天,這樣一來,一年就有53個星期天了。
  • 為什麼一年有365天?什麼是平年閏年?
    一年有多長呢?幾乎所有的地球人都能答得出來,一年有365天(火星人表示反對,它們一年有687天那麼長)。那麼大家知不知道,為什麼地球上的一年有365天呢?  日」是根據地球自轉周期確定的,「月」是按照月相變化周期確定的,「年」則是按照地球公轉周期確定的曆法,根據精確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365.2422天(也可以說是365天5時48分46秒),我們稱之為一個回歸年。
  • 地球一年是365天,太陽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一年又是多少天?
    首先來確認一下年的定義,一般我們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稱之為地球年約365天,當然還有火星年,金星年,因其公轉時間不一樣,時間也有所區別,比如火星年為687天(地球日),而金星年則只有224天(地球日)!年的定義搞清楚了,那麼太陽年的也可以確定下來了!
  • 78歲稻盛和夫接手破產日航,被人說晚節不保,卻用424天創造奇蹟
    在日本有四位企業家被稱為「經營之聖」,分別是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以及京瓷和KDDI創始人稻盛和夫,而稻盛和夫更是如今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創造的奇蹟無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僅用了424天就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這件事對很多企業都有著借鑑意義。
  • 有人認為老師一年365天,竟然有165天都在放假!
    這個計算的人呢,認為咱們老師一年365天,竟然有165天都在放假!相信不少老師看了,都會大吃一驚,「天哪,自己這麼幸福為什麼自己都不知道!」那麼,他是怎麼算的呢?1:暑假將近2個月,計56天2:寒假近1個月,計25天3:全年的雙休日總計77天(除去寒暑假的重複雙休日)4: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勞動節各1天,共4天5:十一黃金周3天
  • 豬年只有354天 但再接下來一年有384天 咋回事?
    之後的農曆庚子鼠年,因為有個「閏四月」,這一年共有384天。天文專家特別提醒說,正月初一是農曆生肖年的開始,具體到農曆己亥豬年,在2019年2月5日至2020年1月24日之間出生的小孩都屬豬。天文專家趙之珩解釋說,現在世界通用曆法有3種:陽曆、陰曆和陰陽曆。
  • 泰拳傳奇JWP約翰-韋恩:洛基重拳威力無比,將震驚世界
    澳大利亞三屆泰拳冠軍JWP約翰-韋恩是除了兩位當事人之外,最興奮的參與者,他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泰拳冠軍,與播求、雅桑克萊等頂級拳手都有過交鋒,有著147場比賽的豐富經驗。自從去年退役之後,JWP就將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洛基身上,希望能將他培養成澳大利亞新一代泰拳領軍人物。「我在泰國看了洛基的比賽,他在鐵籠泰拳賽中高掃KO了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