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得主本吉奧:機器學習賦能智慧型手機追蹤新冠肺炎

2020-07-0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圖靈獎得主本吉奧:機器學習賦能智慧型手機追蹤新冠肺炎

7月9日上午9時30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正式開幕。2018年度圖靈獎得主、蒙特婁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Yoshua Bengio(約書亞·本吉奧)通過在線的方式帶來演講,他的演講主題是機器學習賦能智慧型手機預測新冠疫情傳染性風險。

Yoshua Bengio(約書亞·本吉奧)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度學習學者,被稱為加拿大AI「黑手黨」之一,與Geoffrey Hinton和Yann LeCun並稱為「深度學習三巨頭」。在30餘年的深度學習研究生涯裡,他發表了300多篇學術論文,累計被引用次數超30萬次。

本吉奧在演講中表示,新冠病毒的重要傳播特徵就是能夠人傳人。一個病例出現症狀,但往往他在出現症狀的前幾天就開始具有傳染性了。所以,醫療機構和政府的疫情防控部門迫切希望進一步擴大檢測報告內容。

「用人工進行操作是可以的,但問題是需要時間,這方面手機記錄跟蹤的信息可能會給醫療防控帶來幫助。」

他指出,標準數據跟蹤的問題是,只考慮了一個人核酸檢測陽性與否的兩元化信息「你知道你測為陽性之後,很可能具有非常高傳染性是幾天之後的事,如果減少這段延誤時間,可能大大減少病毒傳播。」

他希望疫情防控中,對於症狀的追蹤不是簡單兩元的事。「有時候症狀不一樣,症狀嚴重程度也不同,你需要考慮到好多點。你現有病情的狀況、年齡、性別都可能影響疾病的進程。」另外從那些已經確診的患者那裡收到的信息,你接觸過不同風險等級的人,這些信息和線索都需要進行整合。

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機器學習,把這些碎片信息整合起來,確定某人是不是已經被傳染了,或者處於傳染的哪個階段。

「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些有危險的人就可以根據這些預測出來的傳染性,向過去幾天所有見過的人發個簡訊,告訴他們要小心一點、需要待在家裡隔離,風險沒有那麼高的人則可以照常生活,而不需要接受強制隔離。」

本吉奧表示,手機收集數據的工具對於公共衛生管理來說是很珍貴,很有用的。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可以決定測試誰,風險更高的人或者有接觸史的人是不是需要進行優先測試。這些技術可以提供很多重要信息,比如預測是不是有可能出現大疫情,在人們去醫院之前就已經進行預測了,因為可以看到傳染概率在某些地區已經大幅上升了,這對公共衛生是有意義的。

回到機器學習這個話題。本吉奧提到,如果已經知道了整個接觸的圖表,我們可以做遠程預測,基於我們對每個人了解可以預測他的狀態,有很多辦法都需要某種形式的迭代,對應不同人的不同節點之間都可能會產生多次交流概率信息,直到針對每個人的風險能夠達成一個共識。

「所有迭代在算力、帶寬方面的成本可能會比較高,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如果機器學習預測器足夠簡單,另一種做法就是使用聯合學習,不需要擁有一個中央的訓練伺服器,每個人手機上都可以完成自我學習和培訓。」

手機上可能會進行很多的信息迭代和通信,中央伺服器和每部手機之間都會有大量參數進行交換。

本吉奧實驗的做法裡用的是混合方法,手機之間存在的風險信息流,同時手機和機器學習伺服器之間也存在數據和信息的交互,從而能夠進行共享同時更好訓練風險預測器。

Yoshua Bengio出生於巴黎,成長於加拿大,現居加拿大蒙特婁,在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計算機科學與運算系任教授。

Bengio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吳恩達曾表示Yoshua Bengio的許多理論研究對他有很大啟發。

2016年,Yoshua Bengio與Ian Goodfellow和Aaron Courville合著了《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該著作長期位居美國亞馬遜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類圖書榜首,被稱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必讀書目,還因封面圖案被親切地稱為「花書」。他還寫了另一本人工智慧經典之作《Learning Deep Architectures for AI》。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以「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為主題,以「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為特色,聚集全球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以及相關政府的領導人,圍繞智能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發表演講和進行高端對話。

開幕式還邀請到馬斯克、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張文宏以及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約書亞·本吉奧、曼紐爾·布盧姆、朱迪亞·珀爾等嘉賓,呈現全球首次大型會議現場真人全息投影,發布全球首支人工智慧合唱MV,實現首場實時3D雲嘉賓體驗,首創3D虛擬環境雲展覽——AI家園。

擴展閱讀:

澎湃新聞此前與約書亞·本吉奧的對話節選

澎湃新聞:簡單來說,你認為什麼是人工智慧?

Yoshua Bengio:計算機在新環境中做出好的決策,並根據它們所掌握的信息進行相應調整的能力。人工智慧渴望達到人類的認知能力,這通常是一些算法的靈感來源。

澎湃新聞:你認為「人工智慧」這個概念被過度使用了嗎?

Yoshua Bengio:是的,被那些把自己搭建的AI系統擬人化的公司(過度使用了),仿佛AI系統是與人類相當的智慧實體,但其實它們並不是。目前還沒有出現與人類智慧相當的實體。只是軟體做有用的事情,並不比烤麵包機有更多的自我意識。

但我喜歡「人工智慧」這個術語,因為它很好地描述了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在人工系統中,都存在著很多不同程度的智能,智能主體可能對某些事情很聰明,而在許多其他事情上很愚蠢。

澎湃新聞:你對人工智慧的倫理問題持什麼態度?

Yoshua Bengio:我認為人工智慧倫理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人工智慧領域的行動者需要有更強的意識並且在這方面受到更好的教育。學生和研究人員需要了解這些問題,這樣一來,如果他們在未來遇到必須做出選擇的情況,比如選擇做什麼項目,或者為哪家公司工作,他們就會考慮到倫理問題,並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當然,在AI領域布局的公司也需要了解倫理問題,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需要政府制定規則以確保公司或政府部門能夠做出正確的,而不是經濟或政治上有利可圖的事情。

公眾和媒體也需要知道這些倫理問題,以確保政府行為得當。

澎湃新聞:你對AI教育有什麼建議?你認為AI教學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Yoshua Bengio:我合著了一本書來回答這個問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澎湃新聞:你對剛進入人工智慧或者機器學習領域的學生有什麼建議?

Yoshua Bengio:大量閱讀,通過從零開始編寫基本算法來弄髒你的雙手,學習使用通用平臺,以及嘗試再現這個領域許多科學論文中的結果。

澎湃新聞:歷史上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歷過高潮和寒冬。在你看來,為什麼AI遇到了又一個熱潮?這種熱潮是可持續的嗎?

Yoshua Bengio:這次熱潮很大程度上是由工業界的巨大需求驅動的。大多數大技術公司都在使用人工智慧。隨著技術在社會許多領域中的擴展,這種需求只會繼續增長。

澎湃新聞:目前,美國、英國、歐盟、日本等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開展人工智慧研究,您如何評價他們在這方面的工作?

Yoshua Bengio:沒有評價,只想說讓人工智慧在世界範圍內民主化很重要。我們不希望地球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幾個國家,包括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他們的學生。同時隨著技術的改進,在例如醫療保健、人道主義、環境和教育領域中利用這些技術。

責任編輯:李躍群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相關焦點

  • ACM宣布深度學習三巨頭共同獲得圖靈獎
    【網易智能訊3月28日消息】昨日晚間,ACM(國際計算機學會)宣布,有「深度學習三巨頭」之稱的Yoshua Bengio、Yann LeCun、Geoffrey Hinton共同獲得了2018年的圖靈獎,這是圖靈獎1966年建立以來少有的一年頒獎給三位獲獎者。
  • 「智慧大腦」賦能新平臺建設 解放號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正式成立
    近日,解放號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正式在南京成立。中軟國際解放號攜手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對於信息技術應用場景的核心驅動能力,同時,通過解放號實現人工智慧新技術普惠,加速人工智慧技術產業產品化進程。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數字城市、金融科技等領域開展聯合創新,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產品化進程,引領產業智能升級。
  • 2007年圖靈獎得主愛德蒙·克拉克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打開APP 2007年圖靈獎得主愛德蒙·克拉克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新智元 發表於 2021-01-14 10:36:07 【
  • 2018圖靈獎授予三位「AI教父」,十年三次榮獲計算機界諾獎
    今天,美國計算機協會宣布,2018年圖靈獎(被稱為諾貝爾計算機科學獎)將頒發給三個人工智慧巨頭:傑弗裡·辛頓(Jeffrey Hinton)、延恩·勒昆(Yan Lekun)和約舒亞·本吉奧(Joshua Bengio)。三位獲獎者將分享由谷歌資助的100萬美元獎金的一部分。傑弗裡·辛頓(71):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谷歌大腦人工智慧團隊高級研究員。
  • 2007年圖靈獎得主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5歲
    2007年圖靈獎得主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5歲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24 13:30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2月23
  • 2018年圖靈獎發布 三位人工智慧先驅獲獎
    3月27日,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宣布,有「深度學習三巨頭」之稱Yoshua Bengio、Yann LeCun、Geoffrey Hinton共同獲得了2018年的圖靈獎,這是圖靈獎1966年建立以來少有的一年頒獎給三位獲獎者。ACM同時宣布,將於6月15日在舊金山舉行年度頒獎晚宴,屆時正式給獲獎者頒獎,獎金100萬美元。
  • 2007年圖靈獎得主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享年75歲
    Clarke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他的父親、2007年圖靈獎得主愛德蒙·克拉克(Edmund M. Clarke)因感染新冠肺炎於12月23日不幸去世。他在軟硬體驗證、自動定理證明、形式方法等方面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是模型檢驗方法的開創者之一,2007年獲ACM圖靈獎。愛德蒙·克拉克1945年出生,1967年在維吉尼亞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1968年在杜克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學位,1976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然後,克拉克教授在杜克大學任教兩年,於1978年加入哈佛大學並擔任助理教授。1982年,加入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
  • 圖靈獎獲得者價值不菲的演講,一文了解AI最前沿研究
    會上,2018年圖靈獎獲得者、蒙特婁大學教授Yoshua Bengio(約書亞·本吉奧)以視頻演講的形式發表了題為「機器學習與訓練框架,加速計算機仿真人類認知」的主旨演講。某種意義上可以說 ,這一輪AI的浪潮是由深度學習算法的成熟帶來的,作為全球深度學習的先驅,約書亞·本吉奧在演講中表示:「深度學習仍存局限,今天我們仍處於AI發展的嬰兒期。」
  • NeurIPS 2019讓圖靈獎得主做你的導師
    NeurIPS 2019讓圖靈獎得主做你的導師 滾動企業創業科技品牌商業創新信息商訊行動商業合作:17733203660投稿NeurIPS無門路?
  • 這7位圖靈獎得主
    通過5G新零售跨境拼搶模式,實現用戶、商家、消費者三方受益,打造新時代的共贏電商。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許多基礎研究的關鍵是ACM研究員。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是世界著名的重要計算機組織,會員是其重要榮譽之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由ACM頒發。
  •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及菲爾茲獎得主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以及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匯聚山城,展開一場精彩的智慧碰撞。   此次峰會是2019智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協辦。
  • 7位圖靈獎得主當選,新晉多位華人,2020 ACM Fellow公布
    在 95 名入選者中,包括多位華人,如杜克大學教授陳怡然、浙大教授任奎等,更有多名圖靈獎得主當選,可謂星光熠熠。此外,他尤其熱衷於研究資料庫、機器學習和理論計算機科學三者交叉產生的問題。他分別於 2013 年和 2015 年獲得了 SIGMOD 最佳論文獎,2016 年當選為 ACM 傑出科學家,2018 年獲得 PODS 最佳論文獎和 SIGMOD 突出研究獎。
  • 圖靈獎得主、神經網絡之父等在華開班,培養高校人工智慧人才
    圖靈獎得主、神經網絡之父等在華開班,培養高校人工智慧人才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8-04-03 14:44 來源:澎湃新聞
  • 清華舉行巔峰對話 圖靈獎得主暢談人工智慧—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楊遠帆)29日,2013年圖靈獎得主萊斯利·蘭伯特在清華大學人文圖書館報告廳,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劉雲浩等專家進行「巔峰對話
  •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20-11-2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圖靈獎得主 Edmund Clarke 因感染「新冠」逝世
    Clarke 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封訃告稱,他的父親、2007 年圖靈獎得主 Edmund M. Clarke 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享年 75 歲。2007 年度圖靈獎被授予給了 Edmund M.此外,他還是 1998 年 ACM Kanellakis 獎、1999 年 Allen Newell 卓越研究獎、2004 年 IEEE Harry H. Goode 紀念獎和 2008 年 Herbrand 獎的共同獲得者。2014 年,富蘭克林研究所向他頒發了鮑爾獎和科學成就獎,以表彰他在計算機系統驗證技術的構思和開發方面的領導作用。Edmund M.
  • 圖靈獎得主Edmund Clarke因新冠逝世
    據最新消息,2007年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家Edmund Clarke,因感染新冠肺炎,於北京時間12月23日上午不幸逝世。2007年,他與Ernest Allen Emerson和Joseph Sifakis一起,因在模型檢查方面取得的傑出貢獻而獲得圖靈獎。
  • 圖靈獎中的AI大神都有誰?丨智言智語
    1950年,他發表了題為《計算機與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的論文,首次提出了機器具備思維的可能性。圖靈還預言,到20世紀末,一定會出現可以通過圖靈測試的計算機。 回顧圖靈獎50年的歷史,我們欣喜地發現人工智慧一直是圖靈獎不斷鼓勵、不斷發現的重要話題。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曾呼籲更多女性學習計算機
    唯一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圖靈獎是什麼?近日,地球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圖靈獎得主艾倫去世,享年88歲,不少國外的媒體評論,這是計算界的一次重大損失,那麼艾倫曾經都為計算機行業做出過哪些貢獻呢?所謂的圖靈獎又是嘉獎了什麼?
  • 這7位圖靈獎得主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所以就在今天(2021年1月14日),當ACM的新入選Fellow名單公布,7位圖靈獎得主在列的事實,令人意外。而量子位進一步獲悉,原來這還是今年ACM專門新增了「特殊通道」,才讓這7位圖靈獎得主集體入選Fellow。他們當中有Unix作業系統、Go語言發明者,也有快速排序算法的提出者,堪稱程式設計師們的「祖師爺」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