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溪撫仙湖是一個十分美麗的湖泊,湖面海拔高度為1720米,總的面積為212平方公裡,是我國第二大深水湖,湖水清澈,環境怡人。1992年,在一次科學考察中,科學家們發現撫仙湖底有一個驚世的古城遺蹟,一下子打破了撫仙湖的平靜。那些流傳的傳說如湖中飛騰的海馬,水下古城一再被當地百姓提起。
俗話說「深山有靈,深水有怪」。在民國《江川縣誌》記載了發生在清朝鹹豐九年六月的事情,有一天早晨,忽然有大風吹起,撫仙湖的湖面上波濤湧動,伴有雷聲,好像有天翻地覆之勢,過了一會,湖面風平浪靜,湖面如鏡,看見尖山對面撫仙湖深處有兩匹灰色的馬,在湖中竄起奔騰,雙雙馳騁至孤山,忽而又掉頭竄回,來回三次,又在原處消失,連續三天反覆出現這種情況。裡面記載的海馬,當地很多農民都見過。但是到現在,也沒人知道這種海馬是什麼動物,這個謎到現在還沒有解開。
這海馬的故事,還引起了一段離奇的故事,當時清朝鹹豐的社會動亂。回民起義已經進攻澄江城,正想打通南路與滇南起義軍勢力連成一片,然後再進攻江川。江川官府聽說撫仙湖出現海馬,認為仙湖出海馬是祥瑞,有「馬到成功」的意思。於是江川地方團練首領率部進駐尖山,認為有好兆頭一定能大獲全勝。哪知道他們過分相信祥兆,麻痺大意,反倒中了回民起義軍的計策而全軍覆滅。
撫仙湖還是一個」航空禁區「,曾先後兩次發生飛機墜機事件。抗戰時期,一架國民黨飛機執行任務後打算返回昆明呈貢機場,昆明與撫仙湖地區相聚約50公裡,這時飛機駕駛員已經看見機場跑道,並已和機場地面取得聯繫,可是飛機卻突然偏離航向,鬼使神差地撞到撫仙湖畔的老虎山上,機毀人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架軍用飛機飛臨撫仙湖上空時,突然失去控制墜落湖中。機上的兩名駕駛人員沒來得及採取任何應急措施就隨飛機沉入撫仙湖底。現在,這兩起飛機墜毀事件的原因仍然是一個不解之謎。
科學家在撫仙湖還發現了大量水下人工建築的古城遺蹟,目前已經發現的這個古城面積約為2.4平方公裡,裡面建築有些類似於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也有類似於古羅馬的鬥獸場。因為這些建築有的圖案和在雲南晉寧出土的古滇國青銅器的扣飾圖案非常相似,於是就有人懷疑撫仙湖下面的古城就是2000多年前古滇國時期的繁華城池。經地質,地震學家的研究證明,撫仙湖處在於地震,滑坡等地質災難比較嚴重的分布地帶,或許是因為地質的不斷變化,使這片桑田變滄海,把曾經繁盛的城市淹沒在深深的湖水中,留下一個難解的謎團。而水底的古城規模這麼大,蘊含的寶藏讓人無法想像的,現在還在湖底,期待著寶藏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