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嵩新歌《如果當時2020》上線,記得第一次聽《如果當時》還是在初中,因為知道了一個女生喜歡許嵩,回家後馬上翻出了不知道扔在哪裡的mp3,從網上下載了許嵩的所有歌曲,寫作業的時候聽,走路的時候聽,睡覺的時候聽,直到沒有他的歌無法入睡如今2020,大學時候許嵩的所有歌都能夠倒背如流,每每出新歌,也總會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充滿儀式感地點開,但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無限單曲循環了,現如今,那個經常半夜沒電的mp3不見了蹤影,那個女孩也不知不覺斷了聯繫,一如那過去的青春摸不到了影子。
可許嵩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生活裡,現在還是會經常聽嵩哥的老歌,前奏一想起就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夏天,當別人問到我最喜歡的歌手時,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說:許嵩,但腦海中湧現出的,已經不僅僅是那個夏天了,剛剛又循環播放了兩次這首歌,聽到和過去不同的地方會會心一笑,但也只是一笑罷了。以前一個室友特別喜歡許嵩,經常在宿舍放他的歌,印象裡,許嵩的歌大多是顯得有些冷清、有些慵懶,即使素未謀面,甚至都不是他的粉絲,也會覺得這個男孩很值得信賴。
一個浪漫又認真的男孩躍然紙上,滿足了學生時代對於愛情的憧憬。喜歡聽許嵩的室友性格也像許嵩的歌一樣,給人感覺平靜沉穩、不急不躁,而內心又是鬼馬精靈、很有個人主見。第一次班級春遊,班導組織的活動實在無聊(從那會,我就開始社恐),悄悄跟室友說不想參加後面的破冰活動了。室友問我,要不要去動物園,於是我倆找了個藉口跟班導請了假,直奔動物園。在動物園裡看動物看表演,各種嗨玩了半天,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聯繫漸漸少了,靠著朋友圈了解對方的近況。
因為換手機等等各種原因吧,學生時代的照片留下的不是很多,前幾天,看到許嵩重新唱了《如果當時2020》,戴上耳機的瞬間,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夏天,好像一推開門,那個喜歡許嵩的少年,就會坐在宿舍進門左手邊第一張桌子,聽著《素顏》、《如果當時》、《你若成風》,時不時跟著哼唱幾句,有些照片會弄丟,有些畫面會模糊,有些人會很難再見面,但是聲音的記憶真的會保留很久,久到十年之後依舊會把我們拉回過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擁抱。
這首歌很好聽,但是高潮部分的歌詞是有問題的,它是一個病句,「紅雨瓢潑泛起了回憶怎麼潛」無論怎麼斷句,都是不通順的。假如紅雨是主語,瓢潑在這句話裡是動詞,那它就是謂語,後面就是賓語,但後面剩餘部分根本不能作為賓語。假如紅雨瓢潑是一個整體,作為主語,那泛起就是動詞做謂語,那回憶是賓語,但偏偏後面又多了個「怎麼潛」,潛是動詞,賓語後面是不能跟動詞的。假如這句話是兩個半句,在後半句裡,回憶是主語,怎麼潛是謂語,那前半句的「紅雨瓢潑泛起了」。
紅雨瓢潑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充當主語,泛起肯定是謂語,那賓語去哪了?泛起了什麼?所以雖然我一直喜歡這首歌的旋律,但是不得不說這句歌,犯了語文病句裡的「雜糅」,硬生生把「紅雨瓢潑,泛起了回憶」和「回憶怎麼潛」這兩句話雜糅在一起。要麼就把「怎麼潛」去掉,要麼就把「泛起了」去掉,這個句子才通順。另外,一直不解「紅雨」是什麼意象?紅色的雨?坐等懂的人來解答。然後,還有人覺得這首歌戲腔不夠驚豔,我卻覺得,未必一定要驚豔,黃梅戲來自民間,它本就是平易近人的。
而地方戲曲的腔調,是故鄉的一部分符號,即使平淡也能勾起往昔回憶。這應該也是嵩哥創作如果當時的時候想到黃梅戲的原因。能將十幾年前的初衷實現,嵩哥應該也很開心吧。私以為嵩哥這首歌很有味道,很適合單曲循環,這版成熟一點,我依稀感到這是非遺進入人們生活的開始(至少對於聽許嵩的我等,的確是流行與黃梅戲的第一次碰撞),將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給流行音樂帶來更有內涵和味道的東西,讓那些不曾遺忘的記憶重新鮮活。所以大家多分享噢,讓更多人了解並願意分享,留下一顆傳承種子,我想這是嵩哥的初衷。